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4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油松毛虫一生取食针叶长度2065~2255cm,干重7.5057g。雌虫取食针叶长度2442cm~2780cm,重干8.8951~10.0119g;雄虫取食长度1688~1930cm,干重6.0988~7.0070g。 蛹重与食叶量密切相关:y=-0.6440+0.2633x。幼虫一生排粪2560粒,干重6.4503g。雌虫排粪2613粒,干重7.6703g,雄虫排粪2580粒,干重5.2300g。各龄虫粪大小及百粒虫粪重随虫龄而增大,并且比较稳定,可依此测定虫龄。这些测定结果为制定油松毛虫的防治指标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2.
朝阳市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由于独特的气候类型使许多树种无法生长,油松以其耐瘠薄、抗旱、抗寒以及根系发达的生物学特性,成为朝阳市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但油松生长缓慢、干形差,易形成"小老树",经济效益不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明显。国家和林业部门每年投入大量专项资金进行油松低产林改造。传统方式进行油松低产林改造采取全面截伐,即将长势不良的油松全部伐除,结果还是不明显,为了提高油松低产林的改造效率,我们利用油松根系发达、耐瘠薄、抗旱、抗寒、红松生长快、干形直、经济价值高等优势,以油松为砧木,优良油松苗为接穗,将两者进行嫁接,发挥其各自优势,来改造朝阳地区油松低产林,将会获得难以估量的巨大效益,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3.
在1983年4月至1984年10月两个生长季中,我们对河北隆化的一片油松人工林养分元素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同时,实测了林分养分元素的输入、输出量。实验林分养分总积累量(五种元素总量为575.46公斤/公顷,林木年吸收量为122.72公斤/公顷,归还量为69.9公斤/公顷·年,养分归还主要是以枯落物形式到达林地,这部分占总归还量的86%。以归还/吸收作为循环速率参数,各元素平均为0,57。林分养分的输入、输出主要受降雨和林地状况影响,由于实验地区年均降雨量较小(<500毫米),近几年又连续受旱,大气输入养分量及林分输出养分量均较小。林分的养分平衡,氮、磷略有盈余,钾、钙、镁有少量亏损。  相似文献   
24.
油松毛虫幼虫序贯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测定油松毛虫经济阈值的基础上,对4种序贯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4点:(1)以概率分布为基础的序贯抽样模型为:d_0=27.35043N-570.3982,d_1=27.35043N+570.3982;(2)Iwao(1975)的序贯抽样模型为:(3)Kuno(1968)的序贯抽样模型为:(4)高春先(1983)的复序贯抽样:以Iwao方法为基础,同时结合Kuno方法作出判断.当经济阈值m_0=30,D_0=0.20时,以概率分布为基础的序贯抽样的最大抽样数为复序贯抽样的10倍,Iwao的序贯抽样为复序贯抽样的3.75倍.由此说明复序贯抽样可以进一步减少样本单元数,提高判别能力.  相似文献   
25.
1987年生长季节,用氚水(~3H_2O)为示踪剂测定了33年生油松人工纯林的蒸腾。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林分的平均日蒸腾速率为2.7mm/day,最大值出现在8月初,为3.8mm/day。同时发现,林木的蒸腾速率与其生长势成正相关.此外,对氚水示踪法、水分平衡法、能量平衡法等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氚水法是野外测定森林蒸腾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2个油松天然居群中192个单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筛选出的20条引物共扩增出28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0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6.12%。用NTSYS-PC软件计算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92份油松材料间的SC值变化范围为0.5986~0.9654,平均为0.7379。采用UPGMA法,在SC值为0.76的水平上可将供试材料聚为3类。表明我国油松天然种群间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异,在分子水平上呈现出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27.
渭北地区18年生油松林生物量为71.410t/h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67.124t/ha。油松林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量为5.926t/ha·a,现实生产量7.992t/ha·a。  相似文献   
28.
黄土高原不同类型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理化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人工林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龄油松和刺槐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超过其幼龄林;成龄油松林和刺槐林土壤几乎无石灰反应;在树龄相同的条件下刺槐林对土壤培肥效应优于油松林。  相似文献   
29.
树冠截留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林冠截留过程分成两个不同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林冠对降雨的截留模型。该模型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人工林中的预报精度高。  相似文献   
30.
以配子供量、球果量数量性状对油松种子园去劣疏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对油松种子园内118个无性系的球果量、雄球花量及花粉量、花期同步性进行观测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和秩次排序处理。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球果量和雄球花量的差异显著,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壤条件与管理水平对球果量与雄球花量影响极显著,并筛选出球果量大、配子供量多的13、43、100号等16个优良无性系,将118个无性系分为4类,为种子园的留优去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