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4篇
综合类   345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利用诱变育种技术快速地对红小豆种子进行遗传改良,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利用0.0%,0.3%,0.5%,0.7%,1.0%,1.5%的EMS对红小豆种子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5,10,15,20 h,以探讨不同浓度和时间EMS对红小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国;同时,还对其SOD,POD的活性变化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EMS诱变的最佳组合为浓度0.7%、处理时间20 h;EMS对种子及幼苗的SOD活性表现为明显增强,而POD的活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以耐旱性不同的2个红小豆品种JN-2(耐旱品种)和B-876-16(旱敏感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水、氮配合对不同生育期红小豆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水分条件下,2种供试红小豆在苗期和开花结荚期均表现为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施氮量为0.1 g/kg时,根际土壤酶活性最高,抗旱品种的变化幅度更大;相同施氮量下,2种红小豆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呈增加趋势,同样表现出抗旱品种增幅较大的现象。适当的干旱胁迫并少量施用氮肥(N用量0.1 g/kg),更有利于红小豆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龙江县素有红小豆种植习惯,种植面积大,是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品质和效益,达到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我们根据本地自然环境条件和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广适合我县的绿色红小豆生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红小豆多酚工艺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开发利用红小豆加工副产物中的生理活性物质,该研究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煮制红小豆水的多酚类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比较了5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红小豆多酚的吸附分离效果,从中筛选出HPD 600型树脂作为理想的吸附剂;研究了 HPD 600树脂对红小豆多酚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该吸附等温线与 Langmuir、Freundlich函数曲线的拟合程度非常高,且采用Langmuir模型的拟合效果略优于Freundlich模型。静态和动态吸附、洗脱试验结果表明:样品液浓度、温度、pH值、乙醇浓度、上样流速及洗脱流速等因素均对HPD 600树脂吸附分离红小豆多酚有影响。较理想的工艺参数为:30℃是较适宜的静态吸附温度;保持煮制红小豆水本身的多酚浓度0.96 mg/mL和pH值6.8,上样体积200 mL,上样流速1.0 mL/min进行动态吸附;吸附饱和平衡后,采用50 mL 60%乙醇溶液,以1.5 mL/min的流速进行动态洗脱。依此得到的红小豆多酚纯化液,其总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有显著提高,约为纯化前的2.2倍。  相似文献   
15.
采用1/2 Hongland缺磷营养液模拟低磷胁迫的方式,利用水培法研究了在低磷胁迫下,不同浓度硝酸镧(0,20,50,100 mg·L^-1)浸种对2个品种(保红8824-17和白红4号)红小豆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硝酸镧浸种增加了2个品种红小豆幼苗的株高、叶面积、鲜重、干重和根冠比、降低了茎粗,但2个品种随硝酸镧浓度增加表现的趋势不一致;随着硝酸镧浓度增加,保红8824-17的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D活性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白红4号的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下降,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上升;2个品种MDA含量都表现为随浓度的增加而先降低后升高,当浸种浓度为50 mg·L^-1时达到最低值;随着浸种时硝酸镧浓度的增加,保红8824-17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白红4号的叶绿素含量持续增大。综上所述,用硝酸镧对红小豆进行浸种可缓解低磷胁迫对红小豆幼苗生长产生的影响,最适浸种浓度为50 mg·L^-1。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红小豆生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小豆种植面积、单产水平、目前发展存在问题几个方面对黑龙江省红小豆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红小豆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价。认为随着国内红小豆需求的稳定增长和国家对小宗作物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红小豆在黑龙江省生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以山楂、板栗和红小豆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山楂栗子羊羹加工配方.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值为响应值,研究了白砂糖、琼脂、山楂泥和栗子酱添加量4个因素对山楂栗子羊羹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原料配方为:白砂糖166 g,琼脂9.5 g,山楂泥106 g,栗子酱133 g,红豆沙150 g.在该配方下得到的山楂栗子羊羹感官评分为89,与模型预测值89.597 6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现行干旱和土壤墒情评估都是以田间持水量为土壤有效水的上限,然后根据经验值划分评定,此方法不能体现较低土壤相对湿度在不同地区上的差异。因此,笔者把有效水下限(土壤凋萎湿度)应用到墒情评估工作中,改进了以往土壤墒情评定单一性。该方法充分利用各站点信息,评定结果在土壤有效性上直观、准确,对地方干旱监测和土壤墒情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今后更好地指导野生大豆保护与利用工作,总结了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资源收集与异位保存情况以及在饲草和育种方面的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一系 列问题,如原生境受到严重破坏,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利用研究水平有待于提高等;提出了加快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干旱区红小豆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了干旱区红小豆施肥效应和土壤供肥特性,以期为该区红小豆高产高效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红小豆产量高于不施肥处理,以N_2P_1K_1处理的红小豆产量和产投比最高。钾肥对红小豆的增产率最大,为13.7%~16.9%;其次是氮肥,增产率为6.1%~12.1%;最后是磷肥,增产率为0.6%~6.4%,即对红小豆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钾、氮、磷。由红小豆肥料效应方程可知,达到最高产量的N、P_2O_5、K_2O平均施肥量分别为98.5、109.0、97.5 kg/hm~2,产量为1 320 kg/hm~2,产投比为8.8;达到最佳产量的N、P_2O_5、K_2O平均施肥量分别为86.4、110.8、95.8 kg/hm~2,产量为1 302 kg/hm~2,产投比为9.0。此外,红小豆施肥试验期间,土壤地力贡献率为81.1%,土壤肥力中等,施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