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GIS的杭州市山核桃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山核桃生产的实际情况,采用 GIS 技术、模糊数学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杭州市山核桃种植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首先采用特尔菲法从气候、地形、土壤条件3个方面选取生态因子,建立杭州市山核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再根据各生态因子对山核桃生长与品质的影响建立隶属函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市山核桃最适宜栽培面积占评价区域的30.54%,适宜栽培面积占46.52%,不适宜栽培面积占22.94%。该研究运用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与目前杭州市山核桃种植区的分布大体一致,较之传统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评价周期短、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更有利于小区域范围内生态适宜性评价等优点。  相似文献   
42.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浙江特有的经济林种之一,浙江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比较适宜山核桃的生长,但由于区域布局的不合理制约了浙江山核桃的发展。根据山核桃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山核桃栽培的气候区划指标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花期晴天数。综合考虑4个气候因子以及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等环境要素,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9个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应用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山核桃栽培区划的综合评估模型。结合浙江省土壤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屏蔽不适宜山核桃种植的地块,将浙江省山核桃栽培综合区划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等3个等级。结果表明:浙江省山核桃最适宜栽培面积约占评价区域的26.31%,适宜区栽培面积约占33.39%,不适宜区栽培面积约占40.30%。图1表3参17  相似文献   
43.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仁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辅助超声波提取其中的多酚,确定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采用FRAP、DPPH和ABTS 3种方法测定了山核桃仁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其总酚含量。结果表明,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料液比1∶50(g∶m L),乙醇体积分数30%,超声时间20 min,提取温度35℃。FRAP、DPPH和ABTS法测得山核桃仁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为108.94、184.71和175.92μmol Trolox/g。山核桃仁多酚是较好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44.
山核桃不同无性系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明山核桃无性系果实形态结构特征、内含物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及其变异规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山核桃无性系测定试验林11个无性系果实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山核桃果实除青果果长和坚果果长无性系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外,其它指标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种仁富含脂肪(52.64%58.51%)、蛋白质(55.07 65.50 mg·g-1)、可溶性糖(0.26%0.68%)和K、Ca、Na、Mg、Ze、Mn、Fe等矿质元素,种仁蛋白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各氨基酸含量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结论]基于山核桃营养成分特点,探讨了山核桃无性系选育利用方向,并综合筛选出大源4号、高岭8号和高岭4号3个优质果用无性系,徐坑89号高档食用油无性系及大源2号、大源4号2个高氨基酸无性系。  相似文献   
45.
集约经营对山核桃林地土壤腐殖质组分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并探讨土壤腐殖质各组分碳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山核桃林地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并分析山核桃林经营历史为5,10,15,20a的土壤样品的土壤腐殖质各组分碳含量,并与天然混交林(0a)进行比较。[结果]与天然山核桃—阔叶混交林(0a)相比,随着经营历史的延长,林地土壤腐殖质各组分碳含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表层(0—10cm),胡敏酸碳、富里酸碳和胡敏素碳含量均下降。与0a相比,集约经营5a后胡敏酸碳、富里酸碳和胡敏素碳含量分别下降了42.8%,23.9%和21.2%,而集约经营20a后,分别下降了45.3%,39.0%,32.3%。集约经营20a后,亚表层(10—30cm)土壤胡敏素碳含量上升了94.2%。[结论]集约经营降低了山核桃林地土壤表层和亚表层的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含量,同时也降低了表层土壤胡敏素碳含量,而提高了亚表层土壤胡敏素碳含量。  相似文献   
46.
杨建华  李淑芳  陈鹏  泽桑梓  苏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22-17525
在对云南省危害美国山核桃枝干害虫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列举了美国山核桃4种主要钻蛀性害虫——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mldi Hope、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六星黑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和荔枝拟木蠹蛾Lepidarbela dea Swinhoe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并对这4种害虫危害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其发生特点,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加强营林措施、物理和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一系列蛀干类害虫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7.
农户对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模式的意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业是浙江省林业特色产业之一,是产区林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传统经营模式已经引起生态性问题,推广山核桃的生态化经营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以山核桃主产区浙江省临安市、淳安县为案例,通过对5个乡镇152户农户的抽样调查和多群体的参与式访谈,深入分析了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其动因。结果表明,林农在经营决策中注重经济利益,经营成本、技术和资金是影响林农采用生态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林农意愿区间差别显著。推行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模式应从宣传教育、技术研发、林道建设、完善信贷等方面展开。图2表3参14  相似文献   
48.
美国山核桃的研究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倩 《天津农业科学》2010,16(5):137-139
介绍了美国山核桃的分布发展状况,阐述了它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及适宜的环境生长条件,同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以期为今后发展我国干果生产,促进其优质、稳产、丰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香榧和山核桃中铅含量水平及富集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香榧和山核桃生产基地、超市和农贸市场实地抽样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浙江省香榧和山核桃中铅含量水平。香榧有效样本数158个,铅含量平均值0.113mg/kg,符合NY5324--2006((无公害食品常绿果树坚果》标准要求(铅≤0.2mg/kg),含量范No.034~0.382mg/kg;山核桃有效样本数216个,铅含量平均值0.211mg/kg,符合NY5307--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标准要求(铅≤0.4mg/kg),含量范围0.013—0.409mg/kg。  相似文献   
50.
插穗母树年龄和粗度对薄壳山核桃硬枝扦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薄壳山核桃不同母树年龄和不同粗度对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采用1年生硬枝进行扦插试验.母树选择2、5、16年生和25年生,采用IBA-0.2 g· L-1处理插穗.插穗粗度设为≤0.5、0.5~0.8、≥0.8 cm3个径级,插穗用不同浓度的IBA、NAA进行处理.结果表明,2年生母树穗条的愈伤组织产生率和生根率分别为87.7%、14.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母树.插穗粗度≥0.8cm穗条的效果最好,其平均愈伤组织产生率和生根率分别达33.1%和9.7%.≥0.8 cm穗条的IBA1.0 g·L-1+NAA0.25 g·L-1混合液处理效果最佳,2个指标分别达43.0%和14.6%.相同母树年龄的插穗其愈伤组织产生率和生根率与粗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