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68篇
基础科学   1篇
  59篇
综合类   465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394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入侵昆虫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贸易的加速发展,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基因组学研究为阐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分子机制与生态适应性过程以及研发新型防控技术提供了新手段、新平台与大数据。本文综述了入侵昆虫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基因/基因家族、转座子/重复序列等基因组信息在决定昆虫入侵性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探讨了基因组学研究在助力害虫RNAi、昆虫不育技术(SIT)、化学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潜力,并展望了基因组学研究应用于入侵昆虫综合防控的前景。  相似文献   
32.
张屾  谷少华  李显春 《植物保护》2019,45(1):135-141
以已公布的棉铃虫线粒体DNA序列对来自4头棉铃虫雄蛹的DNA的三代测序数据进行筛选,获得了11条与线粒体DNA有同源性的三代read序列,并根据其中的read 66003鉴定出了一种膨胀的线粒体基因组。该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27 113 bp,其保守区域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以及1个AT富集区,与已公布的棉铃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相似。膨胀区域位于cox1基因编码区内部,大小为11 467 bp,经预测含有一个完整的真核基因(依赖ATP的RNA解旋酶)以及多种转座元件的片段,但与线粒体DNA无同源性,也无I类或Ⅱ类内含子存在的证据。对田间和室内棉铃虫DNA样品的PCR扩增未能检测到膨胀线粒体基因组的存在。以上结果表明膨胀片段可能是细胞核DNA序列通过偶然的水平转移事件而整合到线粒体基因组中的,且该种膨胀方式的发生概率极低。本文报道的膨胀线粒体基因组为日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学的研究提示了一种独特的变异方式。  相似文献   
33.
杨梅基因组SSR引物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杨梅(Myrica rubar Sieb. et Zucc.)基因组序列信息,研究了1 431条scaffold中SSR位点的分布特点。共发掘到二至六核苷酸SSR位点43842个,分布在623条scaffold中,共有194种重复单元。二核苷酸SSR位点有36 383个,占总SSR的82.99%;AG/CT的出现频率最高,为55.70%,占总SSR位点的46.23%。三核苷酸SSR位点有6 115个,占总SSR的13.95%。四核苷酸SSR位点有827个,占1.89%。五核苷酸SSR位点为245个,占0.56%。六核苷酸SSR位点为272个,占0.62%。设计合成了59对基因组SSR引物,多态性分析显示,高度多态性引物26对,中度多态性引物为33对;将其应用于杨梅优株早鲜856及其他13个主栽品种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引物在相似系数0.56处将14份杨梅材料分为两个群体,早鲜856与其他13个主栽品种在DNA水平上均存在差异,且与对照品种‘早色’的相似系数为0.86。  相似文献   
34.
以芥蓝(Brassicaoleraceavar.alboglabra)为材料,以ζ–胡萝卜素脱氢酶(ζ-Carotene desaturase,ZDS)基因为目标基因,建立其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体系。在BoaZDS的编码区近5′端选择靶位点,构建了CRISPR/Cas9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19个芥蓝转基因阳性植株,Sanger测序分析发现其中13株成功突变,CRISPR/Cas9载体在芥蓝上的突变效率为68.42%,且所有突变植株均表现出明显的白化表型。  相似文献   
35.
香蕉(Musa L.)是由2个二倍体野生种Musa acuminata Colla(AA基因型)和Musa balbisiana Colla(BB基因型)种内或种间杂交进化而来,其B基因组中带有重要的优良基因。利用与香蕉B基因组相关的gypsy-IRAP分子标记,成功开发了一对SCAR引物,适用于鉴定尖叶蕉(AAw)、长梗蕉(BB)、香牙蕉(AAA)、贡蕉(AAcv)、大蕉、粉蕉(ABB)、粉大蕉(ABB)、龙牙蕉(AAB)以及四倍体香蕉(AAAB)等是否含有B基因组。  相似文献   
36.
不同动物部分组织基因组甲基化程度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应用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检测和分析了猪、牛、羊、小鼠、鸡和鸭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结果表明,对CCGG位点,实验中检测的几种动物的甲基化程度多数在0.40 ̄0.50之间(不包括牛);不同动物来源相同组织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不同,相同动物不同组织基因组的甲基化模式具有特异性;同一种动物,组织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一般都高于血液基因组;另外,哺乳动物与禽类基因组甲基化程度未发现较大的差别,但哺乳动物基因组全甲基化位点较多,半甲基化位点较少。  相似文献   
37.
增铵对小白菜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营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铵态氮能提高作物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为研究增铵对植物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机理,采用了6个NO3-∶NH4 浓度比为5·0∶0·0、5·0∶2·5、5·0∶5·0、5·0∶7·5、5·0∶10·0和0·0∶5·0的处理对小白菜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5mmolL-1硝态氮存在时,适当添加一定量的铵态氮(2·5mmolL-1)小白菜生物量和叶面积分别增加39·6%和16·3%,叶面积与生物量显著相关(r=0·941,p<0·01)。营养液中铵态氮浓度与叶片SPAD值、活性铁及叶绿体蛋白质含量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4、0·954和0·964。适当提高铵态氮浓度增加小白菜产量的机制在于其促进了叶片扩展,提高了总光合面积,其原因可能是适当提高铵态氮浓度促进了叶片细胞分裂。进一步研究表明,提高铵态氮浓度提高叶绿素含量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促进了小白菜体内全铁的再利用,从而提高了叶片活性铁含量和叶绿体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38.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s an excellent resource for natural products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 Its microbial inhabitants, often associated with other marine organisms, are specialized in the synthesis of bioactive secondary metabolites. Similar to their terrestrial counterparts, marine Actinobacteria are a prevalent source of these natural products. Here, we discuss 77 newly discovered alkaloids produced by such marine Actinobacteria between 2017 and mid-2021, as well as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in their elucidation. While 12 different classes of alkaloids were unraveled, indoles, diketopiperazines, glutarimides, indolizidines, and pyrroles were most dominant. Discoveries were mainly based on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where microbial extracts were analyzed in relation to novel compounds. Although such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have proven useful in the past, the methodologies need adaptations to limit the chance of compound rediscovery. On the other hand, genome mining provides a different angle for natural product discovery. While the technology is still relatively young compared to experimental screening,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has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Together with synthetic biology tools, both genome mining and extract screening provide excellent opportunities for continued drug discovery from marine Actinobacteria.  相似文献   
39.
猪乙脑病毒HW株的全基因组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一种中枢系统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由蚊为媒介传播,以高热和狂暴或沉郁等神经症状为特征[1],猪患乙型脑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仔,公猪则患睾丸炎,仔猪呈神经症状,使养猪业遭受巨大损失。1988年我国学者方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