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7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研究不同品种蓝莓花色苷的组成特点,以40个品种蓝莓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蓝莓果实中花色苷种类的数量及其相对含量。试验中共检测到14种花色苷,平均含量为841.40μg/g,但不同品种蓝莓花色苷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蔓蓝莓果实花色苷种类丰富,含量高,果实品质优良;矮丛蓝莓较为普通;高丛蓝莓花色苷种类少且花色苷含量低,果实品质较差。"M7-1"品种蓝莓花色苷含量最高,花色苷种类最丰富,表明可以通过育种和筛选技术获得花色苷含量高且种类丰富的优质蓝莓品系。  相似文献   
32.
【目的】茄子果色与商品果外观品质和价值密切相关,花青素是决定茄子果色的重要天然色素之一。通过基因表达和代谢物差异比较,解析上位基因互作调控茄子果皮花青素合成的作用机制,为不同果色茄子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花青素合成结构基因ANS突变的白果色母本19141、花青素合成关键调控基因MYB1突变的白果色父本19147及其紫红果色F1代E3316茄子为试验材料,对商品果期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广靶代谢组分析。【结果】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19141_vs_19147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最多,其次是E3316_vs_19141,两个比较组DEGs均在类黄酮途径富集程度最高;E3316_vs_19147筛选到的DEGs最少,未在类黄酮途径富集。广靶代谢组共检测分析到218个代谢物。E3316_vs_19141共检测到差异代谢物(DAMs)113个,E3316_vs_19147共检测到差异代谢物98个。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结构基因CHS、CHI、F3H、DFR和ANS,关键调节基因MYB1、AN1和AN11,修饰基因3GT、5GT、AT和OMT,还有转运基因AN9(G...  相似文献   
33.
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黑莓Boysen和Kiowa品种研究了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黑莓果实总多酚和鞣花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含量最高,发育过程中的前6天急剧下降,然后缓慢下降,但累计量逐渐上升,累积速率在果实发育的前期和后期较快,发育中期增长缓慢;总花色苷在果实成熟后期才开始形成,含量和累积量增长迅速,直至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利文斯顿雏菊的花色素成分及其稳定性,为草花花色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利文斯顿雏菊8个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特征颜色反应、显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确定其花色素成分,并分析温度和光照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利文斯顿雏菊花色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含黄酮和花色素苷,可能含异黄酮、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不含橙酮和查耳酮;白色品系只含黄酮和黄酮醇;粉红内白、橙色和黄色3个品系除含黄酮和黄酮醇外,可能还含异黄酮;玫红内白、玫红内黄和和西瓜红色3个品系含花色素苷、黄酮、黄酮醇等,且存在酰基基团,另外,玫红内黄品系还含二氢黄酮醇;粉红内黄品系含黄酮、黄酮醇和二氢黄酮醇;8个品系花色的黄酮类化合物中含醇羟基和酮羟基,不含酚羟基。温度对利文斯顿雏菊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60~80℃时,吸光度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光照对玫红内白、玫红内黄和西瓜红色3个品系的影响较大。【结论】利文斯顿雏菊不同品系花色素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种类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其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且不同品系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5.
试验研究黑穗醋栗品种亚德在其着色过程中花色苷积累与PAL、CHI、DFR和UFGT酶活性以及糖积累和叶绿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黑穗醋栗果皮中花色苷的积累伴随果实的生长发育而增高,采收时含量略有下降。发育前期果皮中的叶绿素含量在合成花色苷前达到最高值,果实发育后期,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而花色苷迅速合成,使果皮颜色由绿色转为黑色。蔗糖含量的增加与花色苷含量的积累高度相关。黑穗醋栗果皮中的PAL酶与花色苷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以岗稔果皮为原料,研究大孔树脂对岗稔果皮花色苷的吸附特性,优化岗稔花色苷的动态吸附条件。通过AB-8、D101和XAD-7HP等3种大孔树脂对岗稔花色苷吸附效果的比较,选用XAD-7HP大孔树脂,并研究其对岗稔花色苷的动态吸附情况。结果显示,岗稔果皮花色苷在XAD-7HP树脂上的最佳吸附解吸条件:吸附流速为1 mL/min,上样液的花色苷浓度为11.2mg/L,用4倍柱床体积的70%(体积分数)酸性乙醇(pH 1.0)作为洗脱液,洗脱流速为1 mL/min。岗稔果皮花色苷经XAD-7HP大孔树脂纯化后,花色苷含量提高3.6倍。  相似文献   
37.
以15个芒果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芒果品种嫩叶的色彩值、叶绿素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并对以上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表明,红绿属性a值分别与b值、叶绿素含量、花青素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8、0.649、0.675;b值与花青素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水平,r为-0.761;叶绿素含量与b值、花青素含量均不相关。聚类分析表明,15份不同芒果品种可分为五类,第一类包括留香、粤西一号、台农一号、黄象牙、蜜芒、五公祠、吕宋、白象牙;第二类包括金穗、桂香;第三类有四季、秋芒;第四类有爱文、金煌;第五类有红玉。此结果为依据芒果嫩叶颜色进行品种分类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38.
高晨曦  黄艳  孙威江 《茶叶科学》2020,40(4):441-453
原花青素是茶叶中一类重要的多酚类物质,也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近年来茶叶中含有的原花青素类物质(Proanthocyanidins,PAs)受到广泛关注。对茶树中原花青素类物质的研究有助于推进茶树生长过程中多酚类代谢途径研究,在茶叶生物化学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原花青素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原花青素与花青素的关系、茶叶中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缩合机理、茶叶中原花青素的类型,以及在茶叶中的含量差异和应用现状,并探讨其研究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9.
T. Yabuya  T. Noda 《Euphytica》1998,103(3):325-328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allotetraploid hybrids obtain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Iris ensata cv. Raspberry Rimmed (4X) and amphidiploids of I. laevigata × I. ensata were exam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ir parents. The color of inner and outer perianths in the autoallotetraploids were bluish purple and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amphidiploid parent. However, the autoallotetraploids exhibited low pollen fertility. In addition, the autoallotetraploi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7 or 19 anthocyanins and had high resemblance to their parents in the anthocyanin expression. Among these anthocyanins, malvidin 3RGac5G and petunidin 3RGac5G were regarded as major anthocyanins in the autoallotetraploids and their parents, bu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atios of malvidin 3RGac5G:petunidin 3RGac5G between the autoallotetraploid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ca. 2:1 for the former and ca. 1:1 for the latter. No viable hybrid seed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reciprocal crosses between I. ensata (2X and 4X) and the autoallotetraploids. Finally, the interspecific cross-breeding of I. ensata using the autoallotetraploids is discuss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40.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类黄酮合成途径的中枢位点,调控代谢途径中黄酮醇和花青素合成。文章根据转录组数据库中F3H基因中间片段设计特异引物,以中间锦鸡儿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CiF3H基因全长,通过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加以确认。qRT-PCR检测分析发现,中间锦鸡儿CiF3H基因受紫外、NaCl和ABA等胁迫诱导时表达模式具有相同规律。CiF3H基因在叶和根中表达量相当,茎中较少。异源表达CiF3H基因拟南芥的总黄酮含量少量增加,花青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