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8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458篇
林业   1632篇
农学   348篇
基础科学   520篇
  709篇
综合类   2904篇
农作物   196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597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38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n epidemic is the progress of disease in time and space. Each epidemic has a structure whose temporal dynamics and spatial patterns are jointly determined by the patho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e of the important objectives in epidemiology is to understand such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via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modelling. In this paper, we outline common methodologies that are used to quantify and model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plant diseases, with emphasis on developing temporal forecast models and on quantifying spatial patterns. Several examples of epidemiological models in cereal crops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one for Fusarium head blight.  相似文献   
32.
To better characterise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he nature of plant responses to infection by Rhodococcus fascians PCR-based differential display patterns of Atropa belladonna leafy gall (LG) and non-infected plant tissues were compared. Six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ir altered expression was confirmed by RT-PCR. Three of them corresponded to up-regulated genes which encode proteins involved in plant defence. The three remaining cDNA fragments which correspond to down-regulated genes in LG, encoded proteins with similarity to a multicystatin, a miraculin and a methallothionein-like protein, respectively. Upon elimination of the bacteria from infected plant tissue, the expression of up-regulated genes was maintained, whereas expression of down-regulated genes resumed suggesting a potential role of these up-regulated genes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33.
晋西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晋西昕水河流域为典型实例,概述了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背景。依据流域内各类型区在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经济特征,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表明了流域内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以及确定各区主要发展方向,实行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动态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34.
针对水稻病虫害防治中长期存在控害保产与生产无公害稻米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几种效果显著的非化学控害增产技术。其中,利用水稻遗传背景、对病虫抗感水平等差异显著的水稻品种多样性种植,控制稻瘟病的效果达42.12%~76.68%,抑制白背飞虱若虫数量增长效果明显,增产糯稻或优质稻600~1050 kg/hm2,平均增收约1 500元/hm2;稻鱼共育控制稻飞虱的效果为63.77%~86.89%,对纹枯病病株抑制率70.52%,控制稻田杂草效果为89.57%,平收获鲜鱼319.5~1 177.5 kg/hm2,水稻产量比对照区增产7.05%~10.11%;稻鸭共育控制稻飞虱效果63.73%~77.18%,控制稻螟效果30.11%,控制纹枯病效果19.33%~67.03%,对稻田杂草控制效果91.96%,减少施肥30.6%、农药59.3%,减少投入1 987.05元/hm2。  相似文献   
35.
专家系统在植保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建  白小玲 《江西植保》2004,27(1):40-41,39
专家系统在植保上主要应用于病虫害诊断、预测预报、决策管理等领域。植保专家的特点是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增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有向综合性系统发展的趋势。文中还对植保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简论我国施药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已把治理农业环 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本文试图从施药技术的3个方面--药械、农药、施药方法来探讨我 国施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观点,力图为我国施药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几种缓释肥的氮释放特性以及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程滨  张强  杨治平  刘平  李磊  郑普山 《草业科学》2005,22(5):104-106
实验室内采用水浸泡法对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自研草坪肥)的缓效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进行了测定.其中尿素的初期溶出率为22.75%,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小于15%的指标,而微分溶出率为0.22%,也小于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微分溶出率(0.25%~2.5%)指标.其他几种缓释肥的初期溶出率为8.73%~14.42%,微分溶出率为0.30%~2.11%,符合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指标.田间试验比较和研究了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的缓效肥对草坪草的干草产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尿素和包衣尿素处理的草坪草的生长量前期较高,后期产草量较低,呈马鞍型.其他处理的草坪草干草产量则比较平缓,肥料的氮释放特性与草坪草生长趋势相同.不同肥料处理对草坪草的中量、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对H5亚型禽流感DNA疫苗质粒pCAGGoptiHA5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pCAGGoptiHA5分别以100和10μg剂量一次或两次免疫3周龄SPF鸡,首次免疫后4周以同样剂量和途径进行第二次免疫,一次免疫后4周、两次免疫后2周分别用100LD50的HPAIV A/Goose/GuangDong/1/96(H5N1)鼻腔途径进行攻击,观察发病与死亡情况,分别于攻毒后第3、5、7天采集喉头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滴定检测排毒情况,同时检测免疫后、攻毒前及攻毒后血清HI抗体、NT抗体以及AGP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100μg pCAGGoptiHA5一次免疫、100μg pCAGGoptiHA5两次免疫以及10μg pCAGGoptiHA5两次免疫均可对免疫鸡形成100%完全保护(不发病、不致死、不排毒),10μg剂量pCAGGoptiHA5一次免疫可对免疫鸡形成100%的保护(不发病、不致死),结果表明,pCAGGoptiHA5作为疫苗效果良好、成本低廉,有望成为预防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的高效、安全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相似文献   
39.
从地理位置、水质及沉积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等方面介绍亚龙湾生态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其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形式及成效,提出对亚龙湾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电子设备防雷需求的计算,确定大气电场仪应有的探测距离;通过对几种情况下大气电场的分析、计算,结合大气电场仪的探测原理及探测公式,确定大气电场仪的探测距离,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大气电场仪探测距离和电子设备防雷需求的预警距离对比,得出单站式大气电场仪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降低探测距离,提高探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