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6篇
  61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每年从5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我省常受台风的影响,尤其是以6—8月受台风影响最甚,时常发生大范围降水,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造成局部地区水稻倒伏、农作物受害。面对严重灾害,应采取抗涝排涝减灾的生产自救措施并落到实处,以最大限度减少台风暴雨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2.
2006年.福鼎市遭受历史上罕见的超强台风“桑美”和多次强台风等洪涝灾害侵袭,台风带来强降雨,又遇到天文大潮,造成沿海大片稻区严重受淹。由于受淹时间长.稻苗损伤严重,极有利于病菌直接从伤口浸入,导致沿海稻区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暴发流行,同时引发白叶枯病、细条病、基腐病等其它细菌性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33.
资讯     
世行建议中国加强水资源管理框架以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了《解决中国的水稀缺:关于水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建议》报告。这个报告的目的是全面分析中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评估解决这个问题的政策和制度要求,提出需要加强和改革的关键领域。世界银行指出,多年来,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洪涝灾害制约着中国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34.
情系灾区     
健康 《广西林业》2006,(4):35-35
~~情系灾区@健康~~  相似文献   
35.
据雅加达2006年12月26日消息:环境保护主义者称,如果印尼不能迅速采取行动恢复遭到破坏的森林,还会重演不久之前发生的导致100人丧生和40万人逃离家园的洪涝灾害。毁林削弱了生态系统调节洪水的能力,导致土壤流失和山坡滑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6.
基于风云三号气象卫星A星的MERSI遥感影像数据,分别从自然因素角度和社会因素角度选取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地形特征、河网分布特征等影响因子和人口密度、地区生产总值、植被面积等影响因子做为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综合影响因子对各水系流域洪涝灾害的影响度确定权重值,应用Arc GIS软件中空间分析模块的数据转换、分析、统计、分类和显示等功能进行处理和数据分析,建立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得出风险分类区划图。研究结果表明:基于FY3A的MERSI数据,以GIS为技术平台能够得到更为直观表达的黑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价图,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37.
根据大量文献史料的收集整理,结合前人对洪涝灾害等级的划分,研究了北宋时期汉江上游洪涝灾害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农业发展方面的减灾对策。研究表明,北宋年间汉江上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尤其是大洪水的频发,对汉江上游地区的农田、农业人口、聚落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洪减灾的措施,如安抚灾民、完善仓储体系、兴修水利工程等。研究结果为当前全球变化所引发的极端气候水文事件频发的研究,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洪涝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38.
重点阐述2021年河南省安阳市特大洪涝灾害对秋粮主要农作物中玉米的受灾情况和农业生产补救措施等方面,从不同层面提出了防灾减灾技术手段,对洪涝灾害后生产自救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9.
治沟造地是我国解决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重要举措。解决好用水、排水和防洪安全问题,是治沟造地流域农业产量提升、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总结黄土高原流域水资源利用和水利设施防洪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治沟造地流域蓄(水)、排(水)、防(洪、盐渍化)、灌(溉)、管(理)为一体的水利综合配套技术,并推荐了两个适用于不同汇水面积的洪峰流量计算公式,为蓄排水工程设计提供依据。该技术有利于黄土高原治沟造地流域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治沟造地的土地安全。   相似文献   
40.
根据浠水县陈庙河地区受灾情况,采取抢排、抢收、抢修、抢管、抢种“五抢”救灾技术措施,将洪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达到科技救灾、减损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