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84篇
  免费   1031篇
  国内免费   2450篇
林业   1007篇
农学   1261篇
基础科学   833篇
  1731篇
综合类   19755篇
农作物   647篇
水产渔业   2803篇
畜牧兽医   56667篇
园艺   1522篇
植物保护   439篇
  2024年   315篇
  2023年   1336篇
  2022年   1619篇
  2021年   1614篇
  2020年   1624篇
  2019年   2403篇
  2018年   723篇
  2017年   1643篇
  2016年   2066篇
  2015年   2108篇
  2014年   4141篇
  2013年   3751篇
  2012年   5239篇
  2011年   5232篇
  2010年   5050篇
  2009年   5183篇
  2008年   5061篇
  2007年   4507篇
  2006年   3793篇
  2005年   3744篇
  2004年   3038篇
  2003年   2823篇
  2002年   2307篇
  2001年   1960篇
  2000年   1471篇
  1999年   1429篇
  1998年   1443篇
  1997年   1661篇
  1996年   1337篇
  1995年   1191篇
  1994年   1195篇
  1993年   1196篇
  1992年   1200篇
  1991年   1131篇
  1990年   859篇
  1989年   960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猪蓝耳病是近些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猪类疾病,与其它传染猪疾病相比,猪蓝耳病还具有着较高的死亡率。针对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本文基于猪蓝耳病的防控策略展开探讨。提出了慎重引种,及时隔离,科学执行免疫程序等措施,希望能够给各位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吴瑞通 《兽医导刊》2020,(8):117-11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以腹泻症状为主的一种病毒感染传染病,多种病毒感染均可引起腹泻症状,其中猪传染性胃肠炎最常见,危害也是最为严重的,它可以引起仔猪的死亡,育成猪的掉膘,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产生人工成本和投入药品的费用增加等问题,是危害生猪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43.
闫登刚 《兽医导刊》2020,(8):164-164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养猪规模越来越大,猪肉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猪肉的健康优质决定着很多人的生命健康,减少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热症状已经成为养猪者和兽医关注的重难点问题。运用中西药知识及时医治猪感冒发热症,保证猪肉的健康能够确保人民的生命健康。本文主要对当前猪感冒发热症的中西药兽医诊治手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其中的不足,提出创新性的治疗方法解决猪感冒发热症。  相似文献   
44.
猪轮状病毒病是一种肠道传染疾病,往往呈急性暴发性,对仔猪具有严重危害,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脱水以及体内酸碱平衡被破坏等。主要是由于病毒会导致肠绒毛萎缩,使肠道吸收性细胞无法正常发挥作用,造成吸收不良,最终引起腹泻。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经常有该病的发生,尤其是仔猪的易感性最高,通常在气温较低的晚秋、冬季以及早春时节易发,且只要仔猪感染就会表现出典型症状。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5.
王颖 《兽医导刊》2020,(8):98-98
在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国内养猪产业规模随之扩大。但因规模化养猪的起步晚,在多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猪养殖期间发生猪呼吸道疾病几率显著提高,严重影响了猪只的生长和发育,甚至致死,养殖户经济效益受到直接影响。基于此,文章将猪呼吸道疾病作为研究重点,探讨其种类、病因和防治要点等相关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6.
人类对动物蛋白需求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动物饲料需求的增加。植酸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是当今动物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三种饲用酶。本文总结了三种饲用酶的主要作用方式和营养效能。  相似文献   
47.
任学春 《兽医导刊》2020,(8):166-166
生猪养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柱性产业,其逐渐趋于规模化、生态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在规模化养殖中,猪圆环病毒病是常见疾病,其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会对养殖效益和生猪健康带来负面影响,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8.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虽然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但是隐性带菌猪的存在导致健康猪群反复感染,反复发病,使得养殖场的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笔者主要结合一起实际病例分析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在水田上改建苗圃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省内同时采集了水田起源的不同类型苗圃表层土壤与剖面分层土壤,以长期种植水稻农田为对照(水田),分析土壤含水量、水稳定性团聚体、容重、饱和导水率、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活性有机碳、有效磷、速效钾和pH等指标,探讨水田长期改用苗圃后对表层和深层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把苗圃分为加土型(加土种植,增加地面高度)、减土型(带土移苗,降低地面高度)和常规型(种植过程中地面高度无明显变化)3种情况。结果表明,水田改建苗圃后,表层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效磷、速效钾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普遍下降,活性有机碳/有机碳的比例也逐渐变低,土壤有机碳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下降以加土型和减土型更为明显。减土型和常规型苗圃的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明显低于水田,土壤容重却明显高于水田;常规型苗圃表层土壤酸度大于水田;加土型苗圃表层土壤砾石含量明显高于水田。对代表性常规型苗圃剖面土壤的鉴定表明,水田改为苗圃后,整个土壤剖面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对丘陵区土壤(黄筋泥田)深层土壤含水量下降的影响大于对平原区土壤(青紫泥田和淡涂泥田)的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也呈下降趋势。水田长期改用苗圃可引起土壤质量的退化,对表层和深层土壤性状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0.
为进一步建立Ⅰ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特异性检测方法,根据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安卡拉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设计针对六邻体蛋白(Hexo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连接至p 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Hexon。将其转化感受态BL21中,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SDS-PAGE分析,获得重组蛋白大小为49 ku。Western blot分析纯化后重组蛋白能与FAd V-4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BALB/c小鼠,制备了六邻体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效价表明制备的血清效价大于1∶64 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