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6篇
  13篇
综合类   312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80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本试验利用乳酸杆菌和酵母菌体外发酵肉鸭全价料,通过发酵前后活菌数、pH、粗蛋白质、酸溶蛋白、总酸含量等指标的比较,筛选出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结果表明:(1)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最适乳酸杆菌为BLCC2-0111和BLCC2-0112,发酵至72 h时,pH达到最低,分别为4.03和4.13,活菌数最高,分别为33.61×108CFU/g和25.68×108CFU/g。(2)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最适酵母菌为BLCC4-0050和BLCC4-0021,发酵至72 h时,粗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17.78%和17.77%,活菌数最高,分别为30.23×108CFU/g和35.54×108CFU/g。(3)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最适混菌组合为BLCC2-0111+BLCC4-0021,发酵至72 h时,pH降至最低4.12,乳酸杆菌活菌数38.00×108CFU/g,总酸含量20.61 mg/g,酸溶蛋白含量13.49%,混菌发酵的饲料营养价值显著优于单菌发酵。  相似文献   
12.
木质素是农作物秸秆饲用化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现仅有少数微生物产生木质素降解酶,且产量少、酶活低,不适合工业化生产,酶蛋白的高效异源表达是提高木质素降解酶产量的有效途径。工程菌ZHMX4和ZHQX1是分别从黄孢原毛平革菌和云芝栓孔菌中扩增出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lip)和漆酶基因(lac),利用同源整合重组技术构建所得的工程菌。对前期构建的表达木质素降解酶工程菌ZHMX4和ZHQX1进行了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木质素降解酶适宜反应条件、木质素降解酶基因拷贝数和工程菌降解天然木质素能力的测定及工程菌营养需要分析,了解2株工程菌特性的同时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基础。结果显示:工程菌ZHMX4和ZHQX1产木质素降解酶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0℃、3.0和30℃、4.5;2株工程菌各2 m L(添加量为109cfu/g)混合对100 g玉米秸秆进行发酵时,木质素的降解率达到50.12%;根据Biolog YT微孔板试验结果,可优化2株工程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一些营养物质,可促进工程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发酵香肠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确定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和啤酒酵母菌(beer saccharomycete)混合接种最佳发酵温度;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立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菌剂采用植物乳杆菌、清酒乳杆菌和啤酒酵母菌之比为3∶3∶4,接种量1%(1.1×108~1.2×108cfu/mL),白糖质量分数为1%,食盐质量分数为2%,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8h左右。最后从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几个方面比较研究发酵香肠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一株酵母菌酿造柿子酒的发酵特性及其序列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液初始pH值对菌株PS2酿造柿子酒发酵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柿子酒质量与工艺因素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柿子酒质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最佳工艺参数是发酵温度为22℃,接种量为10.4%,pH值为3.4。利用ITS1-5.8S—ITS2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的分类水平,结果表明菌株PS2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6(登录号SC09327)。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毕赤酵母作为出发菌株,利用玉米粉和豆粕作为碳源和氮源生产单细胞蛋白.先采用酶解法将玉米粉和豆粕进行水解,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R值的大小顺序为:玉米粉水解液>酵母浸粉>KH2PO4>豆粕水解液;确定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水解液0.16 g/mL,豆粕水解液0.10 g/mL,酵母浸粉0.005 g/mL,KH2PO4 0.0005 g/mL.  相似文献   
16.
2种玉米青贮饲料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研究玉米青贮过程中各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及变化趋势.做去棒揉丝和带穗切段瓶制青贮,取青贮前玉米青贮原料及在装瓶后第0.5、1、2、3、4、5、6、7、9、11、13、15、20、25、30、35、40、45、50天的青贮样品,用无菌水浸泡,然后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其中的主要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最后进行计数.结果表明,在玉米青贮密封后60 d内,水分含量变化很小.pH在第2天下降到4以下,然后稳定在3.5左右,带穗切段玉米青贮pH低于去棒揉丝玉米青贮.乳酸菌数量剧增,在第6、7天时达到最高峰,为109数量级,之后数量缓慢下降,于第15~20天时稳定在107数量级,去棒揉丝玉米青贮的乳酸菌数量在第7天达到最高峰,带穗切段玉米青贮则在第6天出现最高峰,其稍高于去棒揉丝玉米青贮.酵母菌在青贮初期数量有些波动,出现最高峰到达107数量级后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去棒揉丝玉米青贮时酵母菌数量迅速下降,第40天后没有再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而带穗切段玉米在青贮12 h之内数量迅速增加,之后缓慢下降,第50天后没有再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霉菌因密封后氧气缺乏而数量很快减少,最晚在第11天左右便检测不到,去棒揉丝玉米青贮中霉菌数量下降较迅速,第4天之后便检测不到霉菌存在,而带穗切段玉米青贮则比较平缓,直到第11天之后便检测不到霉菌存在.综上所述,在玉米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随时间大致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对玉米秸秆进行纵切揉丝处理有利于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  相似文献   
17.
富铜酵母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铜是所有低等生物和脊椎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特殊的生理作用.铜的缺乏会引起贫血、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毛层脱色、骨质疏松以及免疫力下降等.而一般在饲料中添加的无机铜,由于吸收率低,毒副作用大,添加不匀或过量会导致慢性铜中毒[1].因此采用生物发酵技术,促使酵母菌吸收大量的铜元素,制成含铜的载体酵母,以代替无机铜,减少铜的毒副作用,并且提高动物对铜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采用L16(4^5)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工艺参数:菌种接种比例是酵母菌:乳酸菌为2:3,发酵时间2.5h,发酵温度37℃、43℃的分段发酵,加糖量6%,酸度84^0T。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活菌制剂主要是单一菌剂,多以乳酸菌、双歧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居多,对复合菌剂的研究报道较少。选用酵母菌、根霉、毛霉为菌种配伍,制备活菌制剂XN-2,将这3  相似文献   
20.
堆积发酵红薯秧经堆积发酵后,酵母菌适度繁殖,有机物被降解,变成易被家畜吸收利用的低分子物质,形成具有"酸、甜、软、熟、香"特性的糖化饲料,适口性大大增强,饲料利用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