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6篇
  13篇
综合类   312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80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益生菌作为无毒、无残留和无抗药性的饲料添加剂,已成为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之一.相对于其他益生菌,酵母茵具有耐受细菌类抗生素和适应动物体环境温度等多种独特优点.阐述酵母益生菌在单胃动物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在单胃动物中,酵母菌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胃肠道内微生物生长,竞争性排斥肠道病原菌,提供营养物质与未知生长因子,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因此,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酵母益生菌在单胃动物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72.
对使用中药和多种常规抗生素治疗均无效的患乳房炎奶牛 ,无菌采集奶样进行病原学鉴定 ,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 ;药敏试验发现酮康唑敏感 ,用敏感药物酮康唑对患牛治疗后 ,症状明显减轻 ,产奶量回升  相似文献   
73.
据《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第4期《采前喷施拮抗菌罗伦隐球酵母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作者毛淑波等)报道,以草莓果实"丰香"品种为试材,拮抗酵母菌悬浮液浓度为108 CFU/mL(含有0.05%吐温-80),对田间的草莓果实进行喷施拮抗酵母,每次喷施量在0.5mL左右,均匀地喷施于草莓果实的正反面,并设立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108CFU/mL的拮抗  相似文献   
74.
布拉氏酵母茵(Saccharomycesboularaii)是酿酒酵母的亚种,临床研究证明,其制剂对急性腹泻、抗生素引起的腹泻等疾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文章对布拉酵母茵作用的作用机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5.
葡萄糖酸钠母液提取产品后剩余产物含糖量较高,处理存在一定难度。本研究探讨用益生菌对其进行发酵再利用的可行性。设计含葡萄糖酸钠母液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基灭菌温度试验,测定在该培养液中酿酒酵母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生长曲线、生长代时和生长量。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母液25 g、(NH_4)_2SO_4 2 g、MgSO_4 0.6 g、MnSO_4 0.25 g、水1 000 ml、pH值6.2~6.6,115℃、30 min灭菌后,可供酿酒酵母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较好的生长;三种益生菌单独培养优于混合培养,单独培养时浓度分别达到7.5×10~7、4.5×10~9、5.7×10~9CFU/ml。添加廉价无机盐,利用益生菌发酵葡萄糖酸钠母液,可增加其附加值,解决提取葡萄糖酸钠后母液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索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表达的调节作用。建立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培养体系作为体外试验模型,用不同浓度酿酒酵母菌对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刺激2 h后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导培养,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 PCR)研究接受刺激后瘤胃上皮细胞中SBD-1 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各时间组内,SBD-1 mRNA的表达量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菌液浓度为5.2×107CFU/m L时表达量均达到最大,并与对照组和其他浓度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当菌液浓度一定时,SBD-1 mRNA的表达量先是随着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诱导培养时间为12 h时SBD-1 mRNA表达量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因此,当浓度为5.2×107CFU/m L的菌液诱导瘤胃上皮细胞12 h时,SBD-1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且与此浓度下其他时间组的表达量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菌能够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的表达,且浓度为5.2×107CFU/m L的菌液诱导瘤胃上皮细胞12 h时,SBD-1的表达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7.
酵母类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酵母菌是一种真核单细胞微生物,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胞浆膜、细胞浆、细胞核及其它内含物等。大多数酵母菌是球形、卵形、椭圆形、腊肠形、圆  相似文献   
78.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中扩增出S1蛋白基因,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GEM-T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TS1。用Ec0R I和Not I双酶切pTS1,回收目的基因S1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到p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SI。用BstX I酶切pPICZαAS1使其线性化,并电转至感受态毕赤酵母细胞GS115。PCR法鉴定阳性重组子,用1%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酵母菌培养基上清中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73000的重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与HEV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血清学反应,表明HEV的S1蛋白片段在毕赤酵母中获得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79.
旨在探索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及其灭活菌对绵羊瘤胃外植体内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绵羊瘤胃外植体培养方法,将不同浓度(10~4、10~5、10~6、10~7、10~8、10~9 CFU·mL-1)的酿酒酵母菌及其灭活菌与外植体共培养24 h后,通过qPCR和ELISA方法检测瘤胃外植体内SB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分别确定活菌及其灭活菌诱导SBD-1表达最高的菌液浓度;然后用该浓度的活菌及其灭活菌对瘤胃外植体进行不同时间(2、4、8、12、16、20、24 h)的刺激,同样用qPCR和ELISA方法检测瘤胃外植体内SBD-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从而筛选出活菌及其灭活菌诱导SBD-1表达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及其灭活菌均能显著促进绵羊瘤胃外植体SBD-1的表达(P<0.05)。当酿酒酵母菌浓度为10~7 CFU·mL-1、灭活菌浓度为10~8 CFU·mL-1分别诱导绵羊瘤胃外植体16 h时,SBD-1表达量分别达到最大,且二者与对照相比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最佳诱导条件下对比二者的诱导效果,酿酒酵母菌活菌高于其灭活菌。因此,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及其灭活菌均能促进绵羊瘤胃外植体内SBD-1的表达,且活菌浓度为10~7 CFU·mL-1、灭活菌浓度为10~8 CFU·mL-1分别诱导16 h时,绵羊瘤胃外植体内的SBD-1的表达量分别达到最大,并且益生性酿酒酵母菌的诱导效果高于其灭活菌。  相似文献   
80.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着中国饲料工业健康平稳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在解决世界粮食与蛋白饲料短缺问题存在较大潜质。经多年研究,单细胞蛋白在菌种选育、生产工艺、发酵原料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单细胞蛋白饲料成本仍居高不下,在饲料工业中一直未得到大量应用。提高生产单细胞蛋白生产菌株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简称NPN)利用效率和生长速度,是降低单细胞蛋白生产成本的关键。本试验从多株酵母菌中筛选出NPN利用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紫外照射诱变,以期获得菌体蛋白产量高的突变菌株。通过对14株酵母菌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确定其最适碳、氮源,并依据14株酵母的生长潜力、菌体蛋白产量、NPN利用能力等进行排名,筛选出综合性能较优的酿酒酵母菌M(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YI59)和N2(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solate AA2)。将酵母菌M和N2作为出发菌,进行紫外照射诱变。以葡萄糖、硫酸铵为碳、氮源,依平板菌落大小与液体发酵菌体蛋白产量进行初筛和复筛,最终获得菌落较大的3株突变菌MU23、MU3和MU5。经液体发酵复筛发现,MU3和MU5菌体蛋白含量较原出发菌M有显著提高,分别提高12.93%和11.82%(P<0.05),但菌体蛋白产量与出发菌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菌株MU23菌体蛋白含量与出发菌M无显著差异(P>0.05),但菌体蛋白产量较原出发菌M有较大幅度提升,为0.26 g/L,提高13.04%(P>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使用紫外照射诱变可以达到提高酵母菌NPN利用能力和菌体蛋白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