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0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754篇
林业   1765篇
农学   663篇
基础科学   664篇
  1249篇
综合类   4691篇
农作物   482篇
水产渔业   263篇
畜牧兽医   738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45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763篇
  2011年   805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The effects of variety and growth location on grain composition and starch structur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ree rice (Oryza sativa L.) cultivars (Phka Romduol, Sen Pidao and IR66) with different amylose contents. All the three cultivars were planted in three different agro-climatic zones (Phnom Penh, Coastal and Plateau) of Cambodia. The protein content of polished grains increased when rice was planted at a location with higher average temperature, but their lipid content decreased. The amylose content and degree of branching were not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minor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wing locations. Starch fine structure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ain-length distribu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cultivars, but not significantly among different loca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rotein and lipid biosynthese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than that of starch in rice grains.  相似文献   
42.
青蛙放养个体大小对稻蛙共育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蛙共育是一种新的生态稻作模式,高产高效,但在青蛙繁育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稻田可套养时单体质量低于100 g的青蛙数量较多。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稻田放养单体质量低于100 g青蛙对治虫、养殖效益的影响开展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蛙共育中采用单体质量75g的青蛙放养是可行的,能基本达到100 g单体质量青蛙的放养效果。  相似文献   
43.
在云南梁河县对冬春烤烟开展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施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62.7%;中上等烟比例增加3.6个百分点;净增产值提高72%。  相似文献   
44.
本文着力分析西方经济学行为假设与中国传统思想的矛盾之处,探讨依托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国经济学和经济行为之特色。  相似文献   
45.
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是近几年发展较快、能够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模式。海南省发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种植管理比较粗放、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此提出发展对策,为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6.
对3年生竹柳、苏柳172、苏柳795、苏柳799进行造纸材性测定,结果表明:4个柳树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在0.324~0.368 g/cm3之间,纤维长度在0.866 9~0.928 8 mm之间,纤维宽度在21.349~22.683μm之间。4个柳树无性系木材纤维的长宽比、壁腔比及腔径比等指标均符合造纸原料要求,而且纤维长度、宽度均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讨施肥及耕作技术集成对木薯地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是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深耕(处理1)、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处理2)、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深耕(处理3)、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处理4)、施通用高浓度复合肥(处理5常规施肥及种植方式作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他们对木薯地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及种植方式相比,不同施肥及耕作栽培技术集成处理均可提高木薯地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处理1的木薯产量增幅达到35.81%,差异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木薯最优的施肥及耕作栽培模式是技术综合集成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深耕(处理1)。  相似文献   
48.
49.
吴勇  刘晓静  蔺芳  童长春 《草业学报》2020,29(9):94-105
为科学准确地评判河西走廊苜蓿主产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中施肥措施对其产品质量及生产收益的影响,本研究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2016、2017年2年田间试验,以该区域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平衡施肥推荐方案(N 103.5 kg·hm-2、P2O5 105 kg·hm-2、K2O 90 kg·hm-2)为对照,探讨了不施肥及3种不完全施肥(缺氮偏施、缺磷偏施、缺钾偏施)处理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措施各处理均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蛋白总量,降低其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提高了相对饲用价值,从而改善了紫花苜蓿品质,并有效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氮、磷、钾平衡施肥相比,各偏肥处理的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低于平衡施肥,尤以缺磷偏施的降幅最大,2016、2017年2年的产量和蛋白总量降幅分别达到25.9%、25.7%和33.4%、33.1%。因此,磷是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养分限制因子,氮、磷、钾对该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影响顺序为:磷>氮>钾。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出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的施肥效应为氮、磷、钾平衡施肥的经济效益最优,为DEA有效;不完全施肥的3个评价单元及不施肥评价单元为DEA无效,其中,不施肥经济效益最低,3个不完全施肥评价单元中的缺磷偏肥的紫花苜蓿经济效益比缺氮偏肥和缺钾偏肥更低;另外还以DEA模型推算出不同施肥措施下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经济效益改进的具体方案,其中,不施肥的紫花苜蓿饲草生产需调整的幅度最大,调整额度达10678.88 CNY·hm-2,各施肥措施需调整的幅度排序为:不施肥>缺磷偏施>缺氮偏施>缺钾偏施。  相似文献   
50.
王雅菲  李强 《中国饲料》2021,(5):127-130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豆渣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育肥猪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15%发酵豆渣,预试验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5.5%、14.1%(P<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4.7%、11.9%(P<0.05),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2)试验2、3、4组的宰前活重、屠宰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瘦肉率、眼肌面积较1组比分别提高12.1%、8.9%、12.3%、8.2%(P<0.05),背膘厚较1组比分别降低8.5%、7.0%(P<0.05);(3)试验3、4组毛利润较1组比分别提高22.4%、18.0%。综上,添加10%发酵豆渣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