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62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92篇
  265篇
综合类   647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49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田间采样结合沉降法分级提取,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粒级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随土壤颗粒粒径的增大而下降,但在各粒级中的分布比例存在显著差异。<0.002mm、0.002~0.02mm、0.02~0.05mm、>0.05mm粒级的有机碳占全土有机碳的比例分别是29.2%、30.7%、11.9%、15.4%,氮的相应数值为36.7%、31.9%、10.2%、14.0%,磷为49.2%、26.5%、11.1%、12.4%,钾为36.9%、33.4%、12.9%、20.0%。总体来说,黏粒和粉粒中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比例较高。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分布比例还随利用年限而有明显变化。开垦利用不到10a的水田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较低且主要集中在<0.002mm粒级中;而利用超过10a的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在粉粒中(0.002~0.05mm)的比例大于50%。各利用年限的红壤水稻土多以0.02~0.05mm粒级的C/N为最高,并随利用年限延长而下降。红壤水稻土各粒级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分布状况随利用年限的变化反映了土壤肥力熟化和养分有效性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42.
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对秸秆还田响应-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旨在明确稻麦轮作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基础养分的影响。以稻麦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土壤基础养分对秸秆还田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短期内(<2年)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其中活性有机碳对秸秆还田的响应程度要高于总有机碳。低秸秆还田量(RS <3750 kg hm^-2和WS <3000 kg hm^-2)对土壤基础养分的提升效果不显著,而全量秸秆还田(RS 3000~6000 kg hm^-2和WS 3750~7000 kg hm^-2)能够显著提升土壤速效磷、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对于不同耕作措施而言,旋耕或翻耕措施均可以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此外,旋耕显著提高全氮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翻耕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稻麦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配合旋耕或者翻耕措施能够增加土壤基础养分含量,达到土壤地力培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导水性能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津市蔬菜基地种植15年以上、10年以上、5年以上和未种植过蔬菜的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演变在各项理化性质中占主导地位。蔬菜地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微团聚体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降低。原状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范围为58.72×10-4~86.65×10-4cm/s,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田间土壤导水性能降低;扰动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范围为0.57×10-4~2.07×10-4cm/s,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相对降低。该结果可为天津地区种植年限较长的蔬菜地土壤,特别是耕作层土壤结构改善及水分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东台市青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8年达到1万hm2,主要以设施栽培为主.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重茬面积的增加,大棚青椒褐斑病日趋严重,严重影响青椒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笔者对大棚青椒褐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生特点进行了大量调查,剖析其重发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5.
利用竹木结构拱棚生产蔬菜,能使作物早熟丰产,产品鲜嫩、商品性好,茄果类一般比露地栽培可提早上市15-25d,售价可高2-4倍,同时也为解决淡季蔬菜供应提供了有效途径。根据我地多年的实践,建竹木大棚具有成本低廉、使用年限长、建造简易、便于种植管理、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46.
西瓜工厂化嫁接育苗有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证明,西瓜嫁接栽培能有效防止枯萎病的侵染,缩短轮作年限,实现瓜田多年连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植株抗病、抗寒能力,从而保证西瓜的高产稳产和优良品质。特别是在现阶段特效化学药剂和高抗枯萎病西瓜品种匮乏的情况下,嫁接栽培成为西瓜重茬种植时抵御枯萎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7.
电子鼻技术在粮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消费者来说,粮食的气味也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电子鼻是一种新颖的仿生系统,是用于分析、检测挥发性气味的仪器.为此,综述了电子鼻在粮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粮食霉变、虫害和储藏年限等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电子鼻在粮食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认为,采用年最大值法推求暴雨公式需要20年以上资料,年多个样法需要10年以上,且资料年限越长越好.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改变了地表、建筑状况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了城市降雨.因此,本文以推求X市暴雨强度公式为依托,根据不同降雨资料年限推算出X市暴雨强度的精度以及降雨总平均值进行对比,并结合气候和各种因素差异的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引起的降雨雨量雨型的改变对设计暴雨的影响,进而得出推求暴雨强度公式的资料年限并不是越长越好.  相似文献   
49.
青海某县奶牛养殖小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靳智勇 《畜禽业》2008,(6):64-65
<正>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因感染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病原菌所引起。它可使奶牛产乳量降低,乳糖、乳脂及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离子增多,并且隐性乳房炎可造成潜在性的生产性能降低,即奶牛利用年限缩短等,造成难以估计经济损失[1]。民和县某奶牛养  相似文献   
50.
以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对撂荒(CK1)、小麦/豌豆/马铃薯轮作(CK2)、连作2 a、连作4 a和连作6 a等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容重、结构分维、总有机碳、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土壤容重差异显著,连作6 a土壤容重最小;(2)连作可以改变土壤中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比例,各处理中>4 mm粒径的土壤含量最高;(3)马铃薯长期连作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连作6 a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撂荒降低14.27%; (4)马铃薯主要生育期内土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变化动态呈“S”型曲线,脲酶呈“M”型变化趋势,3种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5)细菌是连作土壤中优势菌,真菌和放线菌也占一定比重;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0~10 cm土层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马铃薯长期连作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随连作年限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