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农学   7篇
  6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1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伟  马艳萍  滚双宝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0):3278-3288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小RNA分子,长度为21~22 nt,以特异的序列互补结合方式调控基因的表达。在经典的miRNA作用机制中,miRNA通常与靶基因3'UTR种子区序列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报道证实,miRNA还可与靶基因5'UTR区、编码区及启动子区结合,进而参与复杂的基因调控过程。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大量miRNA被鉴定,其参与调控的生物学机制也被逐渐揭示。大量研究表明,miRNA能够参与动物生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疾病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猪的遗传改良工作中,对主要经济性状(繁殖、生长发育、胴体肉品质、抗病等)进行改良,选育优良品种,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者就miRNA生成和作用机制及近年来在猪生殖调控、肌肉发育、脂肪沉积和抵抗疾病感染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系统了解miRNA在猪重要经济性状调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并为深入开展相关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现代肉鸡饲养管理方法,使鸡种表现出增重迅速、出栏日龄逐年缩短,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易造成肉鸡脂肪过度沉积。过多的脂肪沉积降低胴体品质、降低饲料转化率,提高了养殖成本;肉鸡分割和深加工过程中没有商业价值的脂肪组织被剔除,降低了屠体产量;此外,肝脏脂肪过度沉积会引发脂肪肝等代谢疾病,增加肉鸡死淘率;同时,消费者也不愿购买脂肪含量过高的肉制品,这些都给肉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发酵棉粕营养价值高,其发酵微生物、发酵产物等可直接降低肉鸡脂肪沉积,也可通过影响肉鸡脂肪代谢相关基因来调控脂肪沉积,除此之外,改变肠道微生物菌落结构也是发酵棉粕调控脂肪代谢的一个可能原因。此外,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均能显著影响肉鸡脂肪代谢。文章简述了肉鸡脂肪代谢,并总结了发酵饲料尤其是发酵棉粕对肉鸡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肉鸡健康养殖和饼粕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γ)对鲤(Cyprinus carpio)脂肪沉积的调控机制,采用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克隆体质量(215.20±8.21)g鲤的PPARγ基因,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征。结果显示,PPARγ基因c DNA全长为3 077 bp,包括233 bp的5′非编码区、1 311bp的3′非编码区和编码510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鲤PPARγ包括4个功能结构域,即A/B区,DNA结合区(DNA binding domain,DBD区),铰链区和配体结合区(ligand binding domain,LBD区)。鲤PPARγ与鲫(Carassius auratus)、斑马鱼(Danio rerio)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8.63%和87.28%。PPARγ基因在各组织均有表达,肝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脑次之,脾和心脏中最少。腹腔脂肪中PPARγ基因表达量多脂鲤显著高于少脂鲤(P<0.05),背部肌肉中PPARγ基因表达量多脂鲤极显著高于少脂鲤(P&l...  相似文献   
84.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简称CLA)是一系列含有共轭双键、具有位置和构象异构的十八碳二烯酸的总称,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异构体。共轭亚油酸具有抗癌、降低脂肪沉积、增强免疫能力等许多生理活性。本文对CLA的来源与合成、主要生物学功能、降低动物脂肪沉积的机理以及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等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85.
用 1日龄樱桃谷商品肉鸭 5 6 0只 ,采用两因素 ,每个因素三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 ,方法是在饲粮中添加 3%、6 %和 9%的大豆油 ,每个比例分别添饲 1周、2周、3周。结果表明 :试验组的皮脂率比对照组降低了 0 88%~ 2 5 5 % ;腹脂率降低了 1 2 0 5 %~ 1 6 5 7% ,瘦肉率提高了 1 4 2 1 %~ 39 2 1 % ,差异显著 (P <0 0 5 ) ;以 6 %的比例且投饲料 2周的效果最好 ,其皮脂率与腹脂率分别降低了 2 0 5 %、1 6 5 7%和瘦肉率提高了 39 2 1 %。  相似文献   
86.
淀粉包被剂对肉牛玉米淀粉保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淀粉包被剂对玉米淀粉保护的效果。试验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 ,4头杂交肉牛均供给 1 2倍维持的羊草 ,结果表明 :淀粉包被剂处理玉米淀粉与未处理玉米淀粉相比 ,瘤胃液TVFA浓度和丙酸摩尔比下降 ,乙酸摩尔比提高 ;DM、OM、NDF和ADF消化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地增加 (P <0 0 1或P <0 0 5 ) ,HC消化率极显著下降 (P <0 0 1 ) ,沉积N量 (g/d)和RN/DN增加 ,淀粉消化率无差异 ;DE、ME、NEg、Kf、体蛋白和体脂肪沉积量均有极显著的提高 (P <0 0 1 ) ;血糖、血液中生长激素、总蛋白、肌酐和甘油三酯有所提高 ,血液尿素氮浓度有所下降。本研究充分说明了增加小肠中可消化淀粉的数量有利于肉牛N沉积、能量沉积和Kf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87.
动物脂肪组织主要负责能量的储存和代谢,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在家养动物中,脂肪沉积对动物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是影响肌肉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动物体内脂肪组织发育和脂肪沉积不仅有助于对人类医疗保健的进一步认知,也对畜牧业发展很重要。而MicroRNA(miRNA)是一类短链非编码小RNA分子,长度18~25 nt,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可以作为调控脂肪沉积的一种方式。研究表明,miRNA能够参与动物生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疾病发生等生物学过程,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miRNA在脂肪正常发育、异位增生以及在家养畜禽脂肪沉积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目的】筛选牛肌肉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为进一步探索circRNAs在牛肌内脂肪沉积和代谢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及肉牛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安格斯牛和南阳牛右侧背部最长肌第12/13肋骨间肌肉,分离其脂肪组织并提取RNA,采用RNA-seq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2种牛肌内脂肪组织中circRNAs的表达情况,筛选差异表达的circRNAs,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选取4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circRNA.9560、circRNA.7431、circRNA.2083、circRNA.6528),对其表达水平进行qRT-PCR验证。【结果】在所有牛样本肌内脂肪组织中共检测到14 649个circRNAs,从中筛选并初步鉴定出111个安格斯牛与南阳牛差异表达的circRNAs,其中有75个在安格斯牛肌内脂肪组织中表达上调,36个表达下调。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主要富集于细胞进程、单有机体进程、代谢过程、细胞、细胞部分、细胞器、分子结合、催化活性、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GO条目中。KEGG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差异表达的circRNAs共富集到66条信号通路中,其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的信号通路有10个。qRT-PCR验证结果显示,circRNA.9560和circRNA.7431表达量显著下调,circRNA.2083和circRNA.6528表达量显著上调,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筛选出111个安格斯牛与南阳牛差异表达的circRNAs,这些circRNAs可能在牛脂肪沉积和脂质代谢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9.
为系统筛选对贵州地方猪脂肪沉积具有影响的相关酶基因,本实验以雄性野猪和雌性柯乐猪的F1代杂交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猪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LPL、ACC、ATGL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Pearson方法分析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4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胴体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的为ACC和PPARγ基因。关联分析得出,背最长肌组织中LPL与PPARγ、ACC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皮下脂肪组织中PPARγ与ACC基因间呈显著正相关;在野柯F1代猪背最长肌组织中PPARγ、LPL基因表达量均与肌肉水分呈显著负相关;在皮下脂肪组织中LPL基因表达量与皮厚间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印证脂肪沉积相关酶基因LPL在柯乐猪×野猪F1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脂肪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者共同决定动物体内脂肪的沉积。合成和分解代谢主要由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决定。因此,本文综述了脂肪代谢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的表达量及其活性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以及脂肪代谢酶基因与动物机体脂肪沉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