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32篇
水产渔业   64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樊伟  周甦芳  沈建华 《海洋渔业》2003,25(3):130-135
根据收集的有关文献和海上调查资料,分析了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生产的主要渔获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捕捞生产情况及管理措施等。此外,还根据FAO建立的金枪鱼生产数据库,采用GIS软件制作了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捕捞产量的地理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2.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延绳钓渔业重要的目标鱼种。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和2014年4~8月我国金枪鱼观察员在南太平洋东部海域收集的长鳍金枪鱼样本和海洋环境数据,对其生物学组成和栖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叉长(FL,cm)与体质量(WW,kg)的关系为:WW=3×10-5×FL2.909 9(雌雄性,R2=0.915 3);体长(TL,cm)与叉长(FL,cm)关系为:TL=1.033 6FL+2.555(R2=0.961 4);叉长(FL,cm)与两背鳍间距(LD1D2,cm)的关系为:LD1D2=0.248 5FL+1.238 1(R2=0.815 1);利用各水层长鳍金枪鱼渔获率(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推测其主要的栖息水层为150~270 m,栖息水层温度范围16~22℃,盐度范围35.0~35.6,其中最高资源丰度主要分布在190~230 m的水层,对应的温度为18~20℃,盐度为35.2~35.4。研究结果可为掌握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栖息环境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3.
金枪鱼捕获后的冻结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小杰 《渔业现代化》2004,(3):40-40,44
大型超低温冷冻金枪鱼延绳钓作业的渔获物主要作为生鱼片原料,是用来生吃的高级鱼产品。所以捕获后必须采用严格的处理和冻结方法,才能保证它的高质量,并获得应有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24.
大西洋海域大眼金枪鱼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2001年6~10月在大西洋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采集的89 ind大眼金枪鱼样本,对其叉长、体重进行测定,并以脊椎骨作为年龄鉴定材料。结果表明,叉长组成为85~186 cm,体重组成为11.5~132.5kg,年龄为2~6龄。体重与叉长关系式为W=4.5026×10-5×FL2.8200。利用一般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来拟合,叉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FL=257.90×(1-e-0.1960(t+3.7919))2.5933,Wt=284.28×[(1-e-0.1960(t+3.7919))2.5933]2.8200。叉长和体重的生长拐点分别为1.07龄和5.75龄。  相似文献   
25.
利用2009~2010年我国大西洋中部金枪鱼延绳钓调查数据,对金枪鱼延绳钓钓具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金枪鱼延绳钓具有较好的种类选择性,大眼金枪鱼渔获量和尾数分别占总渔获量的73.67%和76.00%;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剑鱼(Xiphias gladius)未达到性成熟的渔获尾数比例分别为13.00%、25.97%和48.93%;1~6号钓钩,大眼金枪鱼上钩率随钓钩深度增加呈递增趋势,6~8号钓钩上钩率呈递减趋势,6号钓钩上钩率最大为9.46尾/千钩;3号至8号钓钩上钩率均大于7尾/千钩,表明1号和2号钓钩利用率偏低;根据钓钩理论深度,推测大眼金枪鱼主要分布水层为220m~350m。通过调节缩短率和浮子绳长度对钓具进行优化,使得钓钩分布水层与大眼金枪鱼分布水层更为接近,提高钓钩利用率。  相似文献   
26.
根据2013年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的两艘金枪鱼延绳钓船的渔场数据、放钓数据以及渔获物数据,研究了全年各月份渔场分布情况及主要渔获物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变化。结果表明,渔获物包括长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旗鱼类等,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确定优势种为黄鳍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其相对多度分别为75%和10%。长鳍金枪鱼的日均高产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渔区集中在S 15°~17°纬度区间以及南部S 26°~27°纬度区间,黄鳍金枪鱼高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渔区集中分布在S 8°~13°的纬度区间,长鳍金枪鱼高产渔区海表温度集中在20~22℃和27~30℃,黄鳍金枪鱼高产渔区则集中在海表温度28~29℃海域。  相似文献   
27.
印度洋中南部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4月在印度洋中南部金枪鱼延绳钓渔场调查期间收集的大眼金枪鱼生物学数据,对其基本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叉长范围为57~184 cm,优势叉长组为101~110cm和121~130 cm,约占总数的41.7%,平均叉长为119.5 cm;(2)不分性别大眼金枪鱼叉长(FL)与加工后重(DW)的关系可表达为:DW=2.407 6×10-5FL2.931 6,雌雄个体差异不显著(F=0.207,P0.05);(3)调查期间,大眼金枪鱼雄性比例为56.55%,当叉长大于140 cm时,雄性占优势;调查期间,该海域大眼金枪鱼的繁殖期为10月~翌年4月,繁殖峰期为10月~翌年1月;(4)摄食种类中柔鱼、帆蜥鱼和虾类所占比重较高,分别占36.0%、20.1%和18.0%;各月份摄食等级1~4级分布呈显著性差异(χ2=191.20,P0.01),各叉长组大眼金枪鱼摄食等级变化无显著性差异(χ2=41.08,P0.05)。  相似文献   
28.
基于贝叶斯概率的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贝叶斯概率为模型基础框架,利用来自印度洋金枪鱼管理委员会(IOTC)的大眼金枪鱼延绳钓历史渔获统计数据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温最优插值再分析数据,进行适用于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的模型参数估算与预报模型构建。模型回报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综合预报的准确率达到了65.96%。模型预报结果用概率百分比来表示,符合渔业资源分布的客观特点。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提供的SST产品进行业务化运行的渔场预报,利用模型结果每周生成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概率预报图,用不同大小的圆形来表示渔场概率的高低,可以为印度洋区域的远洋渔业生产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9.
《现代渔业信息》2012,27(1):82-82
ICCAT(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国际委员会)2011年11月11日~19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召开了第22次年会。出席年会的主要加盟国有EU(欧盟)、美国、加拿大、巴西、南非、日本、中国等。  相似文献   
30.
测定了采自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附近海域野生的体质量为132~199 g的青干金枪鱼Thunnus tonggol和体质量为311~504 g的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幼鱼全鱼及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其利用价值.结果 显示,与小头鲔相比,青干金枪鱼腹脂率低,出肉率高;总蛋白含量高,有多种脂肪酸,且多不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