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23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探讨不同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分别为1.89%~6.22%、0.06%~2.81%、0.06%~2.09%;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以花朵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均为最高,以花蕊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京尼平苷含量最高,发酵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均偏低。本研究可为开发不同保健功能杜仲雄花茶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杜仲雄花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杜仲叶提取物(EULE)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其抗血管生成的活性。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EULE及阳性对照药顺铂对HCT116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EULE对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EULE对HCT116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表现出较好的量效关系,但抑制率稍低于顺铂;EULE对HCT116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不显著;EULE对HUVEC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增殖,高浓度抑制增殖。当EULE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400和800 mg/L时,对HCT116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50%、10.52%、16.99%和56.49%,对HCT11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00%、5.90%、7.00%和4.50%。EULE 800 mg/L时对HUVEC细胞的抑制率为41.59%,说明杜仲叶提取物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具有抗新生血管生成的活性。  相似文献   
83.
In order to make male flower tea of Eucommia ulmoide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microwave drying, a newly emerging drying method, on the contents of functional constituents contained in the flower (such as total flavonoids, chlorogenic acid, aucubin and geniposidic acid) from the aspects of microwave output power and time of treatment. A comparison was conducted in the view of tea quality between microwave drying and conventional drying methods used in tea manufacturing, such as pan baking drying and oven ventilation baking dry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icrowave drying method could maximally mainta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ts. Further comparison on sensory quality showed that by microwave drying mode, the shape of the stamens of the flower was intact, the color was greenish, the liquor of the flower tea was fresh with strong Eucommia male flower flavor.  相似文献   
84.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对照组)0.5%1.0%2.0%3.0%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 饲喂体质量为(7.5±0.2)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实验共分5个处理组, 每处理组4个重复, 每重复40尾虾。经过42 d养殖, 各处理组均有较高的存活率, 且无显著差异(P>0.05); 2.0%杜仲组的虾体增重率最高(136.1%), 饲料系数最低(1.33), 较对照组提高增重率9.8%(P<0.05), 降低饲料系数0.13(P<0.05); 饲料中添加0.5%1.0%杜仲, 显著提高了对虾血清LSZPO活性, 添加1.0%杜仲, 显著降低了血清MDA含量, 提高了肝胰腺蛋白酶活性(P<0.05); 攻毒实验结果表明, 以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肌肉注射虾体后96 h, 0.5%1.0%2.0%杜仲组的虾体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在肌肉成分方面, 添加2.0%3.0%杜仲显著提高了肌肉胶原蛋白含量, 各处理在肌肉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上述研究表明, 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杜仲2.0%, 可显著改善生产性能, 提高肌肉胶原蛋白含量; 在饲料中添加杜仲0.5%1.0%, 可提高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本研究旨在考察杜仲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和肌肉成分的影响, 为杜仲在对虾饲料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在肉用仔鸡饮用水中添加0、1.25%、2.5%和5%的杜仲提取物,通过观察1、2、3、4、5、6周肉仔鸡法氏囊、胸腺和脾脏发育的组织学情况,来研究杜仲的生物学功能,旨在为杜仲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添加2.5%、5%杜仲提取物试验组中胸腺小叶、脾小结和法氏囊小结发育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发生显著性变化,因而从组织学角度进一步表明了杜仲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86.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杜仲皮、杜仲叶、杜仲汁饲喂异育银鲫(115.8±5.0 g)60 d,考察对其肉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组、杜仲皮组、杜仲叶组、杜仲汁组肌肉失水率分别为25.17%、21.77%、26.57%、17.80%,肌原纤维长度(反映肌纤维耐折力)分别为28.81 mm、36.57 mm、34.22 mm、30.76 mm,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0.132 mg/g、0.222 mg/g、0.168 mg/g、0.185 mg/g,其中添加1%杜仲皮、杜仲汁可极显著降低肌肉失水率(p<0.01),提高羟脯氨酸含量(p<0.05)。添加1%杜仲皮、杜仲叶可使肌纤维耐折力显著增加(p<0.05);(2)免疫性能方面,添加杜仲叶、杜仲汁可提高血清SOD 30.9%、28.2%(p<0.05),但对溶菌酶活性无影响。上述研究表明,杜仲具有改善异育银鲫肌肉品质和提高血清SOD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杜仲叶结构发育与绿原酸积累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和HPLC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杜仲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和指标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叶片发育早期,随着栅栏薄壁组织、海绵薄壁组织等叶肉细胞的分化发育,杜仲叶片中绿原酸含量不断增加。6月叶片组织结构发育成熟时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达到最高,为1.153%。随着叶片的衰老,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至落叶前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最低,为0.483%。在紫外光下,绿原酸储备在叶表皮、叶柄表皮和果实表皮周围,呈现淡蓝色荧光现象。[结论] 综合分析叶片生物量和绿原酸的含量,7-8月份采集杜仲叶较合适。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制备复方玄参口含片并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以玄参地上部分提取物为主药,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以口含片外观、口感和崩解时限等因素为指标,确定口含片的制备工艺路线,并筛选出最佳处方;以哈巴俄苷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口含片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最佳处方组成为玄参地上提取物(6.7%)、杜仲叶提取物(4%)、甘露醇与糖粉混合物(36.7%)(1∶1,V/V)、薄荷脑(0.95%)、硬脂酸镁(0.24%)。[结论]按照筛选的处方和研究的制备工艺,配制出了符合要求的口含片,并测定了其主要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89.
以杜仲籽为原料、环己烷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为提取溶剂,进行杜仲籽油提取工艺研究。对影响杜仲籽油提取得率的料液比、溶剂密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单因素进行探讨,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杜仲籽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g/mL)、溶剂密度为0.754 g/cm3、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杜仲籽毛油提取得率为30.10%。  相似文献   
90.
刘传安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62-1863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杜仲叶发酵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柱SymmetrySheildRP18柱(3.9mm×300mm,5μm),以水-甲醇-乙酸(88∶12∶1.2,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6nm,柱温25℃。绿原酸对照品在2.24~1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该方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宽,可用于含绿原酸的原料及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