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林业   42篇
农学   132篇
基础科学   444篇
  336篇
综合类   669篇
农作物   16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下限对番茄苗期、初花期和结果期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果实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苗期45%、初花期55%、结果期75%田间持水量范围内,可以提高果实品质,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2.
The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different tree-crop associations were studied at Gachabari Sal forest area of Madhupur Garh on Buffer and Peripheral Zone during 2006. The total density, basal area of trees in the Buffer and Peripheral Zone were 155.5 trees·hm^-2, 795.4 trees·hm^-2 and 3.9 m^2·hm^-2, 5.8 m^2·hm^-2, respectively. No regeneration and natural trees were found in Peripheral Zone and the Zone is totally occupied by exotic species where the Buffer Zone comprised of both natural and exotic trees. The Peripheral Zone belonged to younger and smaller trees whereas the Buffer Zone belonged to mixture of smaller, taller, younger and mature trees simultaneously. For the practicing of different agroforestry systems both Zones have lost their original characters of Sal forest.  相似文献   
43.
开沟灌溉造林与大田平灌相比,具有总体用水量少,局部给水量多的特点,能够显著地提高灌溉效率,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同时,利用管道和砌护渠道输水,可防止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4.
咸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咸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适宜其生长的咸水范围,为滨海咸水区芦苇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芦苇幼苗为研究对象,设定2~14g/L之间7个咸水矿化度水平,以淡水灌溉为对照,研究芦苇在不同矿化度咸水作用下的形态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适宜芦苇生长的咸水矿化度范围。结果表明,随着矿化度的升高,芦苇的株高、茎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芦苇的分蘖数受盐分的影响较小,大于8g/L的咸水处理,芦苇株高显著低于对照。随着咸水矿化度的升高,芦苇叶片质膜透性、Pro含量、MDA含量与抗氧化系统酶(SOD、POD、CAT)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g/L咸水灌溉时,这些生理指标与对照间有明显差异。因此认为,芦苇耐盐性较强,矿化度低于6g/L的灌溉水基本不影响芦苇幼苗的生长,芦苇可以在地下水矿化度低于6g/L的区域种植,或适宜矿化度低于6g/L的灌溉水灌溉。  相似文献   
45.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紫花苜蓿灌溉的理论与技术,内容包括需水量、需水强度、入渗速率、灌溉需要量、灌溉定额、灌水深度、灌水定额、灌水周期、灌水次数、灌水时期、灌水强度、灌溉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46.
李梅玲 《长江蔬菜》2014,(10):27-31
以鸡毛菜为材料,通过控制穴盘质量,研究不同灌水量(100%ET、90%ET、80%ET和70%ET)对鸡毛菜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补充灌水量100%ET及90%ET处理下鸡毛菜地上部干鲜质量、株高、茎粗均最高;80%ET处理下鸡毛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最优,但该处理下鸡毛菜生物量显著低于100%ET和90%ET处理的;70%ET处理除鸡毛菜可溶性蛋白质外,生物量与品质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但100%ET处理耗水量高于90%ET处理的,因此,综合鸡毛菜生物量、品质以及耗水量,在试验设计的范围内90%ET灌水量是最适合鸡毛菜生长的灌水处理。  相似文献   
47.
黄兴学 《长江蔬菜》2014,(10):32-33
研究了喷灌和大棚条件下小白菜不同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60%~100%、60%~90%、60%~80%、60%~70%)处理对小白菜生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田间持水量的90%、100%作为灌水量上限条件下小白菜地上部干鲜质量、叶面积、叶片数均最高。小白菜可溶性糖含量以田间持水量90%和80%上限处理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以田间持水量100%上限处理最高,90%及80%上限处理其次,维生素C含量以田间持水量90%处理最高。小白菜喷灌指标以田间持水量90%作为上限(下限60%)最合适。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为了研究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构成的影响。[方法]2012年在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设计了滴灌、喷灌、漫灌大田试验,并调查玉米整个生育期内的作物生长高度、叶面积指数、株子粒重等指标。[结果]滴灌条件下生物量高于喷灌和漫灌,拔节时差异最明显,滴灌比喷灌重48%、比漫灌重109%;滴灌叶面积指数最高,喷灌次之;在成熟期,滴灌、喷灌株高均较漫灌高22em;滴灌和喷灌百粒重分别重于漫灌11.88%、9.95%;滴灌、喷灌株子粒重分别重于漫灌24.8%、21.1%;滴灌理论产量大于喷灌22.59%,大于漫灌35.62%,喷灌大于漫灌10.63%;滴灌实际产量大于喷灌1.68%,大于漫灌6.52%,喷灌大于漫灌4.76%。[结论]3种灌溉技术条件下,滴灌效果最好,喷灌次之。  相似文献   
49.
戚颖  赵雨森    斌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526-7528,7532
为研究不同灌溉模式降雨利用潜力,以寒地稻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灌溉站30年的试验资料,结合同时期降雨数据,分别对有无蓄雨要求的几种灌溉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无蓄雨要求时,控制灌溉降雨利用率最低,间歇灌溉较低,常规灌溉较高,而湿润灌溉最高;在相同的蓄雨条件下,控制灌溉降雨利用率最高,湿润灌溉居次,间灌第三,常规灌溉最低。由此可见,控制灌溉的降雨利用潜力最大,其他灌溉模式低于控灌;不同的灌排及蓄雨标准能够对降雨利用率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0.
相智华  张国  朱启法  王传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15-9718,9737
[目的]为了解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成熟期灌水、采收方式、采收成熟度等因素对上部烟叶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及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烤烟上部叶成熟期的水分供应、采收方式和采收成熟度对上部烟叶可用性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成熟水对上部烟叶质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采收方式,再次是采收成熟度.在烟叶生产实践中,采收前5~7d灌溉一次成熟水、4~6片叶一次性采收(带茎或不带茎)、适当推迟采收时间,有利于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可用性.[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奠定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