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4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70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2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研究牛细小病毒(BPV)VP2衣壳蛋白自组装病毒样颗粒(VLPs)以及VLPs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以BPV-1型C7-5中国分离株的基因组序列为模板扩增VP2蛋白的编码基因,将其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CMV中,利用E.coliB J5183内同源重组将VP2基因插入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中,获得携带BPVVP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Ad-BPV-VP2).该重组质粒经Pac Ⅰ线性化后转染Ad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rAd-BPV-VP2,第8代时滴度为107.25 TCID50/mL.间接免疫荧光、westemblot以及电镜观察结果显示,BPV VP2蛋白可以在腺病毒系统中稳定表达,并有效组装VLPs.将rAd-BPV-VP2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结果显示,针对BPV的血清IgG和中和(VN)抗体分别于加强免疫后2周和8周达最高水平,高峰抗体可持续至15周,VN抗体的最高滴度可达1:4 000.此外,与对照小鼠血清相比,免疫小鼠血清中的IL-2、IL-4及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rAd-BPV-VP2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BPV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本研究为BPV的免疫预防及载体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分离株 ZX 表面蛋白的免疫原性,用化学法提取该菌的表面蛋白,用 SDSG PAGE检测提取的表面蛋白,并将提取的表面蛋白与该菌免疫实验兔后产生的抗体及康复马血清反应,利用 WestG ernGblotting和 ELISA试验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SDSGPAGE电泳可检测到分子量为45,34,33,30,27,20,16 kDa 7条主蛋白带.提取的7条蛋白带多数可与全菌免疫兔的抗体及康复马体内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用提取蛋白和全菌包被 ELISA对马血清的检测表明,二者的阳性吻合率在86.0%.表明提取的表面蛋白具有理想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3.
采用热酚水法提取布鲁氏杆菌脂多糖,分离、纯化并SDS-PAGE银染鉴定。纯化的细菌内毒素免疫小鼠,通过斑点ELISA测定血清抗体效价,检测细菌内毒素免疫原性。采用热酚法能获得较高纯度的细菌内毒素,其免疫原性较高,斑点ELISA测血清效价达到1∶1 000 000,与全菌免疫原性接近。本研究为制备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和建立布鲁氏杆菌病快速诊断方法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4.
鹿源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94抗原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坏死梭杆菌分离株 FN(AB) 94厌氧培养后 ,裂解制备抗原 ,在抗原悬液中加入等量福氏完全佐剂 ,配制成乳化抗原 ,以此分别接种 3组 9只家兔 ,并设立对照组。初次免疫后 7d进行第 2次免疫 ,每隔 1周采血 ,检测免疫兔血清中抗体滴度 ,2 8d后免疫兔分别用 2 m L 的 10 8个菌 /m L(2个 ML D)坏死梭杆菌分离株 FN(AB) 94感染 ,3只对照家兔同时感染相同剂量 ;逐日观察攻毒家兔的变化。结果 ,3只对照家兔于感染后的 12~ 2 1d死亡 ;而 9只免疫兔完全能抵抗毒力菌株的感染 ,6个月后仍存活。试验表明 ,坏死梭杆菌分离株 FN(AB) 94裂解抗原加佐剂后 ,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5.
仔猪水肿病多价油乳剂灭活菌苗在猪体内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自制的仔猪水肿病多价油乳剂灭活菌苗肌肉注射20日龄未接种同类疫苗的长杂健康仔猪,14d后用攻毒菌株(湖北地方分离株及O138、O139、O1413个菌株)攻毒。结果表明每头免疫剂量为0.50mL(含30亿CFU)免疫效果最好,免疫2周后血清抗体几何凝集效价为1:640,保护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福建分离株(PRRSV Fuzhou 01株)为制苗种毒。病毒经Marc 145细胞增殖、超速离心浓缩、甲醛灭活后,分别制成新型佐剂IMS1312灭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疫苗,两种疫苗病毒含量约为108.0TCID50.mL-1。30头25日龄的PRRSV抗体阴性的断奶猪被随机分成5组,每组6头,用于检测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两种疫苗首次免疫断奶仔猪后14 d可以检测到抗体,二免14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一免180 d后抗体水平可以维持在1∶320。两种佐剂苗在4℃放置12个月均不分层,并对断奶仔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7.
为获得毒力较弱并能区分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的布鲁氏菌候选疫苗株,本研究用PCR方法扩增WboA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GEM-7zf-△WboA-Sac,电转化布鲁氏菌M5-90感受态细胞,筛选布鲁氏菌疫苗株M5-90的WboA基因缺失株,并对获得的M5-90△WboA遗传稳定性、毒力、免疫保护性、抗体水平等指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M5-90△WboA株的毒力比M5-90株明显减弱,差异极显著(p<0.0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结果表明M5-90△WboA株与亲本M5-90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M5-90△WboA株和亲本株的保护率分别为10%和20%,表明M5-90△WboA株与M5-90株具有相似的保护性.凝集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显示M5-90△WboA株免疫小鼠的血清反应结果为阴性.本研究构建的布鲁氏菌基因缺失株M5-90△WboA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毒力比亲本株更弱,免疫保护性与亲本株相当,并能以血清学检测方法区分野毒株感染和缺失疫苗株免疫的动物.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新型的羊种布鲁菌Brucella melitensis减毒活疫苗株,为布鲁菌的防治提供新的选择.【方法】以羊种布鲁菌减毒活疫苗M5株及缺失bp26基因的M5-Δbp26缺失突变株为亲本株,利用电击转化法,将含有znuA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的自杀质粒转入到亲本株中,通过同源重组敲除znuA基因.对构建的新型基因缺失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及毒力的鉴定与分析.【结果和结论】PCR及核苷酸序列测序结果表明,羊种布鲁菌减毒活疫苗znuA单基因缺失株和bp26、znuA双基因缺失株均构建成功,分别将其命名为M5-ΔznuA和M5-Δbp26-ΔznuA.与亲本株相比,2种缺失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体外连续传至20代后,菌落PCR和核苷酸测序结果显示M5-ΔznuA和M5-Δbp26-ΔznuA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小鼠脾脏质量和脾脏菌落数表明,M5-Δbp26-ΔznuA双基因缺失株毒力最弱,单基因缺失株M5-ΔznuA和M5-Δbp26次之.血清中抗体水平的监测显示,znuA基因的缺失对布鲁菌减毒活疫苗诱导机体体液免疫的能力没有影响.获得了免疫原性保持良好而毒力减弱的羊种布鲁菌减毒活疫苗基因突变株M5-ΔznuA和M5-Δbp26-ΔznuA.  相似文献   
29.
将转化C型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基因表达子粒的工程菌PAK/2pfsC在含羧苄青霉素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用MgCl2法在培养物上清中提取表达产物(纤毛蛋白).将表达的纤毛蛋白产物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制成疫苗.用疫苗免疫3只健康家兔,21 d后再次接种;定期采血,用对流免疫电泳和K凝集实验检测试验家兔的体液免疫应答及抗体水平.结果发现,免疫7 d即可产生相应抗体,21 d后抗体效价达到8 000×以上,而且高滴度抗体可维持6个月以上.试验表明,腐蹄病C型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应答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0.
鸭疫里默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西安某鸭场病鸭中分离到 1株菌 ,经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回归试验 ,鉴定为鸭疫里默氏菌 ;用分离菌株制作成油佐剂灭活疫苗 ,免疫 10日龄雏鸭 ,于免疫后 30 d用同源菌攻击 ,保护率为 83%(5 / 6 ) ,结果表明 ,本菌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