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3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525篇
林业   8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85篇
  286篇
综合类   1725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297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临床观察、病理解剖、PCR、RT-PCR、ELISA、中和抗体检测等方法,对口蹄疫(FMD)重组鸡痘病毒(FPV)在豚鼠、仔猪体内的毒性、分布以及抗体消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MD重组鸡痘病毒免疫的动物在整个试验期间,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病理组织切片检测无明显的组织学变化;PCR、RT-PCR检测证明,豚鼠、猪免疫FMD重组鸡痘病毒后,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脑、肠系膜淋巴结内检测到FPVDNA和FMDV DNA,且在大部分组织能存在3 d左右;FMD重组鸡痘病毒均可诱导免疫动物产生较高水平的抗FMDV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验证了所构建重组FPV的生物安全性及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其他哺乳动物实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2.
为探究规模化猪场污水的处理效果,本试验以乐平市金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猪场为试验对象,分别在猪场污水处理的不同阶段(固液分离池、沼气池和氧化池)的出水口处采集污水样,测定在不同处理阶段污水中污染物和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国家规定排放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处理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显示:污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发酵、曝氧氧化等处理后,污染物中的SS、TP和BOD5达到了排放标准,但NH^+3-N和COD含量超标;金属元素中Cu、Mn、Zn和Cr^6+达到了排放标准,但Cd含量超标。以上结果可知,该猪场当前的污水处理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行,但仍有部分指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需从营养源头减量化排放、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减量化排放和沼液的后续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993.
宰前运输对肥育猪胴体、内脏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对 1 0头宰前运输应激的大长淮 (大白×长白×淮猪 )肥育猪 (试验组 )和5头宰前无应激的大长淮肥育猪 (对照组 )作了胴体、内脏及肉质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胴体性状和内脏重量 (心脏除外 )方面无显著差异。应激组和对照组的肌肉 p Hu和肉色评分分别为 5.50 ,2 .2 5和 5.88,3 .0 0 ,差异显著 (P<0 .0 1 )。试验组肉质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9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不同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期豫南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62头体重为30 kg左右的豫南黑猪,采用3(CF:4%、5.5%、7%)×3(lys:0.75%、0.85%、0.95%)两因子交叉完全随机设计,共设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通过测定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确定生长期豫南黑猪的最佳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期豫南黑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影响(P>0.05);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7%、0.75%时,料重比最低(P<0.05);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5.5%、0.85%时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3)水平最高(P<0.05).饲粮中添加粗纤维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下降,但通过适量比例的粗纤维和赖氨酸的合理添加,对饲粮中能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Ca和P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上述结果提示,30~60 kg生长期豫南黑猪的饲粮适宜粗纤维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7%和0.75%.  相似文献   
995.
土霉素注射液在猪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对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进行了猪体内药代动力学的比较研究。试验将三种产品(A、B、C)分别一次肌肉注射猪3头,剂量20mg/kg。结果表明,消除半衰期以产品B最长,血药峰浓度以产品B最高,达到峰浓度时间以产品A最慢,药时曲线下面积以产品B最大,24小时血药浓度以产品B最高,48小时血药浓度以产品C最低。以血浆土霉素浓度0.5μg/ml为最小有效浓度,产品A和B能够维持有效血药浓度24小时,产品C仅能够维持有效血药浓度12小时。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客观评价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对靶动物猪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将32头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分别设1倍、3倍、5倍临床推荐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混饮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15 d,通过检测各组受试猪的临床表现、血液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尿液常规指标及病理学变化等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以5倍临床推荐剂量内应用于靶动物猪后,对其临床症状、体重、血常规、血生化及尿常规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未见任何病理变化,说明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以1倍、3倍、5倍临床推荐剂量应用于靶动物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7.
试验研究了早期数量限饲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以320只1日龄AA+肉用仔鸡为试验动物。设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肉仔鸡。对照组根据AA+商品代肉鸡营养标准配制。各处理肉用仔鸡1~7日龄均为自由采食,8~14日龄对照组、限饲90%组、限饲80%组和限饲70%组分别饲喂自由采食量的100%、90%、80%和70%,15日龄恢复自由采食,以后按常规饲养管理。每周末,以重复为单位全部称重。分别于42、49日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肉用仔鸡禁食12h、称重、屠宰、测定屠体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周,限饲各组肉仔鸡的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3周,限饲9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4周,限饲80%和7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5、6、7周及2~6、2~7周各组在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胴体特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限饲70%~80%,具有改善饲料转化效率、胸肌率、腹脂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通过营养调控改善鸡肉品质与风味。选100 d宣城黄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优化日粮(OD)、OD+风味改良剂(MD)、MD+茶粉与甲壳质混合物、MD+昆虫蛋白硒,对照组饲喂原场饲粮。试验期55 d。结果表明:(1)试1、2、3、4组较对照组试鸡腹脂率分别降低45.28%,44.67%,64.04%,14.65%,其中试1、2组试鸡较对照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试3组降低极显著(P〈0.01);试3组肝重率显著降低33.59%(P〈0.05);试2组腺肌胃率显著提高45.11%(P〈0.01)。(2)肌间脂肪1、3、4组较对照组降低,但试2组提高15.66%(P〈0.05);肌苷酸试1组较对照组低,试2、3、4组分别高17.48%(P〈0.05),9.35%,10.16%;试4组胸肌硒含量较试2组提高了163%(P〈0.01)。(3)鸡肉弹性试1、2、3组较对照组分别高7.32%,7.89%(P〈0.05),9.21%,而试4组则低2.63%;粘聚性试1、2与3组较对照组分别高2.78%,5.71%(P〈0.05),4.29%,试4组则低1.43%。日粮补饲茶粉与甲壳素混合物可显著降低腹脂沉积,有防止肌肉脂肪氧化,降低MDA水平,维持高pH值趋势;配制的风味改良剂也可显著降低腹脂率,并有提高肌苷酸、羟脯氨酸含量与肌内脂水平趋势,能显著提高肌肉弹性与粘聚性;昆虫硒可显著提高鸡肉中硒沉积量。  相似文献   
999.
将96头体质量约6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按体质量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猪1组设为对照,饲喂基础饲粮,其余3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来源于氯化铬、吡啶羧酸铬,纳米铬的含200 μg/kg铬试验饲粮.试验猪充分饲喂,自由饮水,试验为期40 d.饲养试验结束前1 d,从每组中选择6头猪,间隔15 min颈静脉采血1次,连续3 h,制备血清用于生长激素动态分泌模式研究.饲养试验结束后,按体质量相近原则从每组中选择8头猪进行屠宰,测定背膘厚和背最长肌面积;并各采取3头猪的脑垂体,RT-PCR法测定生长激素mRNA水平.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00μg/kg三价纳米铬使肥育猪日增重提高了6.31%(P<0.05),料重比降低了4.61%(P<0.05),背膘厚降低了24.32%(P<0.05),背最长肌面积提高了20.22%(P<0.05).生长激素动态模式分析结果显示,纳米铬组试验猪生长激素总体水平、最低值、峰值和峰持续时间分别提高了42.62%(P<0.05)、87.94%(P<0.05)、26.60%(P<0.05)和17.19%(P<0.05),吡啶羧酸铬组试验猪生长激素总体水平、峰值分别提高了36.58%(P<0.05)和27.18%(P<0.05).垂体生长激素基因RT-PCR分析结果显示,纳米铬组试验猪垂体生长激素mRNA水平提高了27.63%(P<0.05).研究结果提示,三价纳米铬可提高肥育猪垂体生长激素mRNA水平,促进机体生长激素分泌,从而促进生长和改善胴体特性.  相似文献   
1000.
庭院生态养猪新技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周元军 《家畜生态》2002,23(3):51-53
本文介绍了庭院生态养殖的基本内涵,猪舍的构造特点,建筑布局及其应注意的问题,并预测了庭院生态养猪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