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51篇
  74篇
综合类   25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分析了CCPPI和CCGI模型构件,在棉花产业经济预警中的作用和效果,《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报告》的系统组成,深化研究将有效解决农业信息的不对称,满足棉农对信息的渴求以及棉花产业经济多市场主体对信息的需求,发展农业信息学。  相似文献   
122.
江淮平原小麦渍害预警系统(WWWS)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之庆  石春林 《作物学报》2006,32(10):1458-1465
针对江淮平原小麦生长期常见的渍害问题,对笔者等早先自主研制的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加以精简与改造,即删去小麦栽培优化模型部分,增加渍害对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和叶片衰老等生理生态过程的影响模块,并结合土壤水分的计算,实现了渍害逆境下冬小麦生长与产量的模拟。在此基础上,围绕研制目标,就建立渍害警级预警指标、生成支持小麦生长模型(WMOD)运行的未来天气文件、调试与确定地区性参数,以及WMOD与区域性气候模式(RGCM)的结合等,论述了小麦渍害预报的实现途径。利用南京、南通地区近10年(1991—2000)的气候与产量资料,对建成的小麦渍害预警系统(WWWS)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历史渍害的拟合率达到90%;还利用WWWS和RGCM的输出值对南京、南通、合肥3地区近3年(2002—2005)的渍害发生程度进行了试预报,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3.
于2010 ~2013年研究低空捕虫网在稻飞虱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低空捕虫网对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3种稻田飞虱都有捕获效果,对迁入飞虱种群的捕集效果较差,对本地羽化的飞虱捕集效果较好,特别是对灰飞虱,低空网捕集量大,峰次多,虫峰较诱虫灯明显,且不受风雨、电源等因素影响,虫情信息可靠,虫种比较单纯,容易分种计数,网捕灰飞虱成虫峰与田间虫峰有明显相关,验证了灰飞虱从小麦田向秧田扩散的对应关系.低空网对灰飞虱预测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迁入预警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4.
为了有效的防控动物疫病,提高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能力,针对新形势下的动物疫病流行特点,河南省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论文介绍了河南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监测网络,以及各个监测主体的具体职责。通过对河南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此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对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5.
绍兴市农业生态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基于3S技术的农业生态监测和基于自动气象站、雷达、卫星、数值预报、短信息技术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动态监测绍兴市耕地被侵占面积,分析水资源分布、土地利用覆盖等农业自然资源分布特征,并对农业气象灾害实现监测和预警,从而为根据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有效地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6.
127.
监测是证明无疫状态的关键因素,是无疫区建设管理和评估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本文论述了无疫区监测的重要性,列举了国际国内无疫区监测要求实例,探讨了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思考,从而提出了在制定监测方案时明确监测目标、确定监测方式的建议,以期为无疫区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28.
Occipital condylar fractures (OCFs) causing delayed onset lower cranial nerve paralysis (LCNPs) are rare. We present a 7‐year‐old Friesian horse with delayed onset dysphagia caused by vagus nerve (CNX) paralysis and suspicion of glossopharyngeal nerve (CNIX) paralysis developed several days after a minor head injury. Endoscopic examination revealed right laryngeal hemiplegia and intermittent dorsal displacement of the soft palate. An area of submucosal hemorrhage and bulging was appreciated over the dorsal aspect of the medial compartment of the right guttural pouch.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proximal cervical region showed rotation of the atlas and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bone fragment dorsal to the guttural pouches. Occipital condyle fracture with delayed onset cranial nerve paralysis was diagnosed. Delayed onset cranial nerve paralysis causing dysphagia might be a distinguishable sign of OCF in horses. Delayed onset dysphagia after head injury should prompt equine clinicians to evaluate the condition of the atlanto‐occipital articulation and skull base.  相似文献   
129.
为确定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的风险因素及其预警指标,在黑龙江省2个集约化牛场(A、B场)检测了120头围产期奶牛血中能量代谢、矿物质、氧化应激等指标,以能量负平衡为判定标准,将β-羟丁酸(BHBA)>1.2mmoI/L,游离脂肪酸(NEFA)>0.4mmoI/L,葡萄糖(GLU)<0.3mmoI/L的牛分为高水平氧化应激组,BHBA<1.2mmoI/L,NEFA<0.4mmoI/L,GLU>0.3mmoI/L的牛分为对照组,通过横截面研究方法结合统计学显著性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及ROC分析确立分界值和诊断效果。结果显示:能量负平衡奶牛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Se、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VE的水平降低,血中丙二醛(MDA)、Cu的水平升高,机体存在氧化应激。确定GSH-PX、CAT、Se、BHBA四项指标可作为氧化应激发生的预警指标,其预警值分别为:GSH-PX<619.28U/L,敏感度78.3%,特异度66.7%;CAT<7.87U/mL,敏感度73.9%,特异度91.7%;Se<0.51μg/L,敏感度79.2%,特异度58.9%,BHBA>0.72mmoI/L,敏感度100%,特异度83.3%。结论:产后能量负平衡、低Ca、Se和VE的缺乏是引起氧化应激的风险因素以及血中GSH-PX、CAT、Se、BHBA可作为氧化应激发生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30.
Urethral obstruction is a potentially fatal condition and in cases of recurrent obstruction or an identified cause that is refractory to medical management, a urethrostomy may be performed for definitive treatment. Perineal urethrostomy is the surgical creation of a permanent stoma in the wider pelvic urethra via anastomosis to the perineal skin. Diagnosis of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obstruction, proper perioperative treatment,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anatomy and surgical technique, are imperative to the success of this procedure. This review intends to highlight these aspects, as well as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and expected prognosis to aid decision mak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