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8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2篇
  26篇
综合类   35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76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41.
天然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其较高的细胞毒性会使肽的细胞选择性降低。为了提高抗菌肽的选择特异性,本研究拟探讨不同疏水性氨基酸对α-螺旋抗菌肽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抑菌机制。笔者采用α-螺旋肽GRX_2RX_3RX_2RG作为模板,分别以疏水性氨基酸色氨酸(Try,W)、苯丙氨酸(Phe,F)、缬氨酸(Val,V)、丙氨酸(Ala,A)、亮氨酸(Leu,L)和异亮氨酸(Ile,I)来替换X位置,得到了一系列富含疏水氨基酸的肽GW、GF、GV、GI、GA和GL。本研究检测了抗菌肽的二级结构、溶血活性、抑菌活性、盐离子活性,并对其抑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D光谱试验检测出GF、GI、GA和GL在细胞膜模拟环境中均表现出典型的α螺旋结构,而GV只在TFE中呈现α螺旋结构;溶血试验结果表明,GV和GA在浓度为128μmol·L-1未表现出溶血活性,而其他肽均表现出较高的溶血活性;抑菌试验发现GV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几何平均值为3.7μmol·L-1,并具有最高的治疗指数(TI);盐离子稳定性试验表明,在NH_4^+、Zn2+和Fe3+中GV对大肠杆菌25922(E.coli ATCC 25922)的抑菌能力较稳定。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和内膜通透性试验对抗菌肽GV的抑菌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到GV能够通过穿透E.coli ATCC 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9213(S.aureus ATCC 29213)促使细胞内容物流出而导致细菌死亡,以及通过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穿透细菌内膜。综合以上结果,富含Val的GV具有较高的细胞选择性和成为高效抗菌药物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2.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熊猫西氏贝蛔虫一个抗菌肽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重组蛋白rBsABF在体外的抗菌活性。对西氏贝蛔虫抗菌肽BsABF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rBsABF的纯化,通过免疫印迹与荧光免疫组化分析重组蛋白rBsABF免疫反应性及BsABF在虫体中的分布;采用抗菌试验对重组蛋白rBsABF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结果显示,BsABF基因ORF全长276bp,编码蛋白分子大小为10.01ku,带有N端信号肽,与猪蛔虫同源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4%,主要分布于虫体体壁、肠道与虫卵,重组蛋白rBsABF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抗菌试验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对大熊猫源粪肠球菌及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首次鉴定了大熊猫西氏贝蛔虫BsABF基因,抑菌试验表明重组蛋白rBsABF具有抗菌活性,为今后深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3.
为了建立牛白细胞源抗菌肽抗病毒活性的检测方法,采用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测定、荧光试验、MTT比色3种方法,用Vero ccl-81作为细胞模型,以猪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作为模式病毒,对牛白细胞源抗菌肽抗病毒活性进行评价。依据3种方法浓度水平测定的结果和由此结果推算出的抗病毒指标值建立回归模型,并对3种方法的稳定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浓度在0~62.5μg/mL时对Vero ccl-81细胞安全,在此浓度区间检测方法有效。在3种检测方法中,TCID50法最准确,荧光试验特异直观迅速,MTT比色法准确又直观。TCID50方法回归模型方程为:y=0.285x+1.890(R^2=0.928),荧光试验回归模型方程为:y=2.138x+6.136(R^2=0.903),CPE法回归模型方程为:y=10.229x+3.859(R^2=0.979),3种方法稳定性均较好。说明牛白细胞源抗菌肽基于TCID50法、荧光试验、MTT比色法3种方法联合检测模型可以定量化地准确计算其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4.
在“全面禁抗”即将来临的背景下,我国肉鸡养殖业面临极大的挑战。抗菌肽不易产生耐药性,作为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已成为研究热点。抗菌肽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小分子多肽,具有抵抗外源性病原体感染的活性,是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抗菌肽制剂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抗菌肽在肉鸡养殖中的应用作简要说明,介绍抗菌肽在使用过程中对肉鸡机体生长性能、疾病防治、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和肠黏膜结构的影响,并对目前存在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5.
牛膝多糖对断奶仔猪抗菌肽Protegrin-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牛膝多糖(ABPS)对断奶仔猪抗菌肽Protegrin-1(PG-1)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按照日粮处理因素不同,设对照组、抗生素组、0.05%、0.10%和0.15%牛膝多糖组,共5个处理。选用28日龄杜长大仔猪160头,随机分入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采用半定量RT-PCR法,以18SrRNA为内标,检测PG-1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牛膝多糖均不同程度地促进断奶仔猪骨髓抗菌肽PG-1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0.05%、0.10%和0.15%牛膝多糖组分别使断奶仔猪PG-1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14.9%(P>0.05)、36.4%(P<0.05)和7.3%(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其PG-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7.8%(P>0.05)、27.9%(P>0.05)和19.4%(P>0.05)。即牛膝多糖能显著促进断奶仔猪骨髓抗菌肽PG-1mRNA表达,且日粮中以0.10%添加量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6.
抗菌肽是动物体以及人类自身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由瑞典科学家Boman HG首次发现后,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这一具有广谱抗菌性能,且相对于抗生素具有高效和无残留等显著优点的抗菌物质。随着对其研究深入,人们对抗菌肽的分布、结构和作用有了很大认识,并根据需要进行了分类。本文主要介绍抗菌肽的来源及其各自结构、分类的研究进展等,为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7.
抗菌肽制剂对母猪死胎率和仔猪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抗菌肽制剂对猪只生产性能与健康水平的影响,采用抗菌肽替代猪场使用的抗生素饲喂母猪和其所产仔猪,对共计508头母猪和它们分娩产生的5245头猪仔进行追踪统计并记录其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试验组木乃伊死胎率仅为0.31%,比对照组(7.15%)降低了22倍。在哺乳阶段,未使用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的对照组死亡率(2.36%)是试验组(0.35%)的7倍。在保育阶段,未使用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的对照组死亡率(3.76%)是试验组(1.32%)的3倍。抗菌肽制剂有显著增强猪只免疫力,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8.
抗菌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一种对多重耐药菌株表现出特异性抗菌机制的小分子多肽。同时,抗菌肽还具有抗炎活性,可以通过直接中和脂多糖(LPS)、抑制生物性炎症因子的产生来减轻炎症反应;亦可通过趋化白细胞、促进免疫细胞增殖等来影响获得性免疫,从而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发挥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LPS诱导炎症产生的机制及抗菌肽抑制LPS诱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9.
人工合成Cecropin AD基因在酵母中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Cecropin AD 是由Cecropin A的N 端1 11 位氨基酸残基和Cecropin D 的C 端12 37 位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一个杂合肽,抗菌活性高于天然抗菌肽。根据Cecropin AD 的氨基酸序列,以酵母偏爱密码设计了Cecropin AD 基因,全长140bp 。采用基因片段化学合成结合PCR 法合成Cecropin AD 基因。合成的Cecropin AD 基因克隆到pCRTM21 上,进行DNA 序列测定,证实合成的Cecropin AD 基因的DNA 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将Cecropin 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杆菌 酵母穿梭质粒pCLWA2 的Bam HI和Sal Ⅰ位点上,构建成含Cecropin 基因的重组质粒pCAD,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宿主酵母AB103 ,以大肠杆菌K12D31 为指示菌,用活性蛋白酸性PAGE 法测定,具有抑菌活性,表明Cecropin 基因在酵母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50.
用限制性内切酶将抗虫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从质粒pBin20上切下,插入带有抗细菌的抗菌肽B和抗菌肽D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DB3和XbaI位点。通过点杂交和酶切鉴定,得到了带有3个抗性基因的双抗植物表达载体pDB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