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3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林业   702篇
农学   368篇
基础科学   484篇
  269篇
综合类   4035篇
农作物   202篇
水产渔业   294篇
畜牧兽医   2104篇
园艺   366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克隆技术与克隆动物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礼 《畜禽业》2001,(3):6-7
20世纪末,克隆"多莉"羊的问世,给动物遗传改良方法带来重大的变革,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克隆技术更成为人们最热门的话题,开创了生物世界的新世元。 克隆(Clone)源于希腊文Klon,原意为用树木的枝条增殖。现指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即从一个细胞得到两个以上的细胞,细胞群或生物体,由一个亲本系列产生的DNA系列的技术,称之为克隆技术。将一个细胞分裂繁殖一大群细胞,叫一个克隆。。1903年开始将克隆引入园艺学,随后逐渐应用到植物学、动物学和医学方面,现已通过无性繁殖方式产生后代,如克隆青蛙、克隆鼠、克隆兔、克隆猴、克隆猪、克隆牛,乃至用体细胞克隆山绵羊。这在动物生产中将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这一尖端生物技术的出现,它还能挽救那些濒危动物。故国际科学界将克隆技术列为20世纪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将标志新世纪克隆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2.
《中兽医医药杂志》1992年第 1期 ,张世奇先生在题为《对〈马牛颌外动脉诊脉法的临床价值初探〉的商榷》(下简称“商榷”)一文中说 :(他 )“对脉诊颇感兴趣 ,对《初探》的看法深怀同感 ,中兽医脉学为何濒临失传局面 ,究其原因 ,一是脉诊部位定位不准确 ,或脉搏不清 ,有搭手心烦之感 ;二是理论虚玄 ,分类繁琐 ,学者难求要津。如果能从这两方面探索解决途径 ,弃去繁琐 ,取其精华 ,使脉诊的临床效果显著 ,是会得到广泛运用的。”笔者拜读多遍 ,受益匪浅 ,有共识 ,有异识 ,基于共同的目的 ,有几点与张先生商榷 ,浅陋管见 ,恳请斧正。1 从祖国医…  相似文献   
33.
甘蔗持续生产综合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的甘蔗种植者(下面简称为蔗农)(甘蔗:甘蔗属的种间杂种)面临不断的挑战:要求利用适宜环保的方法生产甘蔗,同时保证甘蔗产量和经济利益的持续增长。一种可以有效接受挑战的农业系统被称为作物综合管理系统。本文目的在于回顾近期一些有利于促进甘蔗综合管理系统应用的研究。农业方面的研究包括:轮作甘蔗的增产、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学、最佳施肥、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育种方法、病理学、昆虫学、除草方法。同时回顾蔗田与工厂的持续关系。本文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甘蔗种植者面临不同的挑战。然而,广泛地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是结合生产、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的作物综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4.
35.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室保藏的13株菌株中筛选到l株高产木聚糖酶菌株-黑曲霉2107,酶谱检测发现,该茵株产2种木聚糖酶X-1和X-2.X-1和X-2的最适反应温度都为50℃,并在30~50℃都较稳定.X-1的半失活温度50~55℃,X-2的半失活温度为55~60℃.X-1的最适pH约为5,pH 4~10较稳定;X-2的最适pH约为3和4之间,pH 2~5之间较稳定.各种金属离子对2种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6.
一、辣椒疫病引起的烂果。茎部病斑多发生在分杈处,先出现水浸状斑点,呈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皮层软腐,病部以上枝叶凋萎死亡,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果实发病多从蒂部开始,病斑水渍状向果面发展,似水烫状,灰绿  相似文献   
37.
38.
草业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9.
40.
猪囊尾蚴逃避宿主防御攻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关猪囊尾蚴致病原因在和在宿主中生存原因的研究结果,概括出了猪囊尾蚴逃避主防御攻击的一些机制、包括:功能性蛋白酶类作用、蛋白酶抑制作用、易化免疫等。指出了研究猪囊尾蚴逃避机制的意义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