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42篇
  免费   1107篇
  国内免费   2318篇
林业   1147篇
农学   1816篇
基础科学   1413篇
  5168篇
综合类   12501篇
农作物   1874篇
水产渔业   769篇
畜牧兽医   3326篇
园艺   1441篇
植物保护   512篇
  2024年   300篇
  2023年   969篇
  2022年   1275篇
  2021年   1171篇
  2020年   1116篇
  2019年   1182篇
  2018年   719篇
  2017年   1240篇
  2016年   1343篇
  2015年   1159篇
  2014年   1480篇
  2013年   1459篇
  2012年   1742篇
  2011年   1745篇
  2010年   1708篇
  2009年   1503篇
  2008年   1474篇
  2007年   1293篇
  2006年   1071篇
  2005年   863篇
  2004年   601篇
  2003年   582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279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51.
温州盘菜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盘菜有大缨种、小缨种两个品系。其皮肉洁白,肉质致密,味甜,品质好,食用肉质根中含有较多铁、钙等矿物质元素以及维生素A、B、C等。生食、煮食与腌制均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并耐贮运,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到东南亚各地。1特征特性1.1大缨种叶簇开张,花叶,叶面较光滑,叶背微披白粉,无刺毛,叶长45cm,宽17cm,功能叶约20片,开展度80cm。肉质根扁圆形,横径18cm,纵径8cm,上部凹入,周围凸起成轮,底部较平整。根系细小,肉质根大,单根重1.5~2.0kg。生育期120天左右。1.2小缨种叶簇开张,花叶,叶面粗糙多刺毛,叶背披刺毛,叶长30cm,宽14cm,…  相似文献   
952.
通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的方法,应用统计分析、尼梅罗污染指数、相关分析法,对河南省杞县大蒜产区土壤中Hg、As、Pb、Cd、Cr、Cu、Zn、Ni等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区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迁移情况不同;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测区土壤环境清洁无污染;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与粘土矿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53.
原美草莓重茬病防治剂对草莓矿质元素利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原美无公害草莓重茬病防治剂和溴甲烷两种药剂对重茬草莓矿质元素吸收利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药剂使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Fe2+、Mn2+、Cu2+、Zn2+、Ca2+、Mg2+矿质元素含量发生变化;溴甲烷处理土壤使草莓根系中全氮、Fe2+、Mn2+、Cu2+、Zn2+、Ca2+、Mg2+,叶片中全磷、全钾、Fe2+、Mg2+和果实中全磷、Fe2+、Mn2+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原美防治剂处理土壤使草莓根系中全磷、Mn2+,叶片中全钾、Mg2+和果实中Ca2+的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对其他元素的影响规律不明显。草莓重茬病的发生可能与土壤中Fe2+、K+、Cu2+等矿质元素含量过低有关。用原美防治剂A3(150 g/m2)处理防治重茬病效果最好,完全可以取代用溴甲烷防治草莓重茬病。  相似文献   
954.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番茄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要大于露地栽培条件。据研究,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番茄需纯氮(N)3.86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1.15公斤、氧化钾(K2O)4.44公斤。在亩产4000~5000公斤番茄的条件下,需吸收纯氮15.4~19.3公斤、五氧化二磷4.6~5.8公斤、氧  相似文献   
955.
氮肥运筹方式对抛秧栽培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总施氮(纯氮)量为180 kg/hm2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抛秧栽培的晚稻秀水79茎蘖动态、产量、氮素生产力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基肥施氮比例的减小,最高分蘖数呈下降的趋势,生育期延长。适当增加中后期施氮比例有利于提高产量,过于重施基肥或过多氮肥后移都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之比为4∶3∶3的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2 233.4 kg/hm2,增产38.62%。氮素生产力随着基肥施用量的增加有下降趋势。在不同施氮比例下,对有效穗和结实率有显著的影响,而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差异不大,因而在保证颖花数的前提下适当氮肥后移,可延长剑叶生长时间,防止叶片早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956.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生物炭及生物硝化抑制剂添加对黄土区设施菜地土壤N2O和CO2排放的影响,并与化学合成硝化抑制剂作对比。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施氮(N)、施氮+生物炭(N+BC)、施  相似文献   
957.
为明确黄土高原旱地春玉米减肥增效的科学生产模式,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梯度(N1:225 kg/hm2;N2:275 kg/hm2;N3:325 kg/hm2)为主区,在播种前、大喇叭口期追肥分别占总施氮量的20%、40%条件下,以氮肥后移比例(传统追肥M1:拔节期40%;氮肥后移10% M2:拔节期30%+开花后10 d 10%;氮肥后移20% M3:拔节期20%+开花后10 d 20%;氮肥后移30% M4:拔节期10%+开花后10 d 30%)为副区,测定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硝酸还原酶(NR)活性、花期和成熟期茎秆叶片氮含量变化、花后氮素转运特征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M4处理显著增加了拔节期之后玉米叶片NR活性,同一氮肥运筹模式下,中氮(N2)提高了灌浆期及灌浆期之后玉米叶片NR活性,高氮(N3)反而抑制NR活性。氮肥后移提高了花期、成熟期玉米茎秆叶片氮含量,成熟期N3处理下氮肥后移处理M2、M3、M4较传统追肥M1处理分别高10.1%、14.7%和23.5%。同一施氮水平下,氮肥后移比例越大,玉米茎秆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越高,而N2水平下,M4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对籽粒的贡献率。N2和N3水平下M4处理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但N2处理纯利润显著高于N3处理。施氮275 kg/hm2且氮肥后移30%(拔节期追肥27.5 kg/hm2+开花后10 d追肥82.5 kg/hm2)有利于玉米增产,促进农户增收。  相似文献   
958.
氮、钾、钙为植物生长发育中必需营养元素,均能对木薯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如能协调氮、钾、钙营养均衡将有助于作物产量与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对木薯的高产优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SC9食用型木薯品种为材料,红壤∶蛭石=1∶2为供试栽培介质,设计三因素(氮、钾、钙)两水平(1为高水平,2为低水平)8处理正交试验,以盆栽形式种植100 d(快速生长期)、210 d(块根膨大期)进行氮、钾、钙配比试验,11个月后收获,分析8个处理下木薯光合速率、块根产量、全株总生物量、块根养分含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氮、钾、钙肥对木薯光合速率、总生物量、块根产量、养分含量及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在生长发育方面,高氮高钾处理在低钙配合下对叶片光合速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块根产量方面,高钾高钙处理显著提高木薯全株总生物量;低氮水平显著促进木薯块根产量;氮、钾、钙元素及互作对木薯块根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尤其高钙低氮水平对块根钾含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品质方面,低氮水平显著提高块根总糖、蛋白质含量;高钾水平能提高块根总糖含量;低钙水平能提高块根蛋白质含量。因此,木薯施肥应注重减少氮肥的投入,适当与钾、钙肥的合理配比进行施用,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综上所述,氮、钾或钙的缺乏或过量,以及相对不平衡,均不利于木薯的生长发育,合理配比施用才能发挥3种元素的最大功能。木薯盆栽试验最佳肥料施用量为氮0.280 g/kg、钾0.210 g/kg或0.420 g/kg、钙0.165 g/kg,该用量的食用型木薯产量相对较高,块根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59.
在25℃、自然光照条件下,测定黄颡鱼在摄食水平为1/3饱食、2/3饱食和饱食时的氮和能量收支.结果显示,摄食水平对黄颡鱼的氮收支和能量收支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摄食水平的提高,生长氮和生长能的比例显著提高,排泄氮、粪氮和代谢能的比例显著下降,但在饱食2/3和饱食水平时,生长氮、生长能、排泄氮和代谢能比例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960.
为明确黄河上游宁夏段泥沙输入对农田灌淤土团聚体和土壤培肥的影响特征,在干流动态采集了5月(春灌)、8月(夏灌)、10月(冬灌)的沉积泥沙,以灌淤土为对照,测定了其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及其NO3--N、NH4+-N、有效磷含量。结果表明,黄河宁夏段泥沙中<0.25 mm团聚体占70.8%~87.5%;>0.25 mm团聚体数量、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为8月>10月>5月,泥沙团聚体稳定性显著低于灌淤土。泥沙团聚体无机氮以NO3--N为主,占78.9%~99.3%。泥沙1~2或0.5~1 mm团聚体有效磷含量较高。5、8月泥沙和灌淤土各粒径团聚体无机氮含量呈正相关,而在10月呈负相关。不同灌溉时期泥沙和灌淤土各粒径团聚体有效磷含量均呈负相关。因此,黄河宁夏段灌溉泥沙<0.25 mm微团聚体对灌淤土团粒结构影响较大,春灌时期不同粒径团聚体泥沙速效氮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