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鸡卵黄抗体     
抗体(免疫球蛋白,Ig)是指机体受到外来抗原物质刺激后,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一类球蛋白。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ofyolk,IgY)是指经特定抗原免疫后的产蛋鸡可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产蛋鸡的卵黄对抗体有浓集作用,  相似文献   
22.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阿留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属细小病毒科,在水貂中主要引发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成年水貂感染病毒后,表现出典型的水貂阿留申病,以体内产生高水平的血清丙种球蛋白,浆细胞增多,持续性病毒血症及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严重肾小球肾炎并伴有动脉炎、肝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23.
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5日龄健康番鸭,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室隔离饲养。试验组雏鸭每只腿部肌肉注射番鸭呼肠孤病毒细胞毒0.2 mL(0.01个TCID50=10-3.7558),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每隔5 d,应用组织化学法检测脾脏和法式囊中浆细胞数量,间接血凝法检测血清中禽流感抗体水平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2,IL-6含量的变化。【结果】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法氏囊和脾脏中浆细胞数量试验组均比对照组少,在感染后15 d达到最少,试验组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可抑制禽流感抗体形成,感染后15d抗体水平最低,试验组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此后又逐渐升高;血清中IL-2和IL-6的含量也在感染初期降低后又逐渐回升,感染后10 d均达最低,试验组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5日龄雏番鸭,通过破坏免疫器官(法氏囊,脾脏)中的浆细胞,降低了机体抗体形成能力,同时,也通过对免疫分子的影响反过来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提示,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是防制该病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24.
为了揭示成年牦牛小肠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变化的规律,本研究采用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及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牦牛小肠形态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小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小肠中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最高、肌层最厚;空肠绒毛最高、隐窝最深;3段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和肌层厚度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牦牛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减少,且差异极显著(P<0.01),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也逐渐减少,而浆细胞数量则由十二指肠到回肠逐渐递增,且差异极显著(P<0.01).电镜观察表明,牦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连接为紧密连接、缝隙连接和半桥连接,细胞游离面微绒毛丰富;上皮内淋巴细胞核大、胞质较少;杯状细胞呈典型高脚杯状,细胞顶端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而膨大;浆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沿核膜排列,胞质中有丰富的内质网;肥大细胞呈椭圆形,胞质内充满电子密度极强的大小不等的膜包颗粒.成年牦牛小肠结构特点能大大地提高了对高寒草地牧草的消化和吸收效率;而小肠各段有规律的分布了丰富的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显示牦牛小肠黏膜具有很强的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5.
对健康和免疫后攻击京-1株MD强毒鸡中枢免疫器官中PMG^+浆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健康攻毒组免疫器官中PMG^+浆细胞数在攻毒后3天开始下降,15-20天迅速回升,30天左右达到峰值,以后又迅速下降;免疫攻毒组,免疫器官中的MG^+浆细胞数在攻毒后20天以前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之后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6.
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 of mink)是水貂的一种慢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全身性浆细胞增多,血清丙种球蛋白增高,肾小球肾炎以及纤维素性坏死性动脉炎,持续性病毒血症和母貂空怀显著增加。本病最初在"阿留申"品系  相似文献   
27.
浆细胞在双峰驼消化管中的分布及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双峰驼消化道组织标本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肠道和胃的有腺部固有腺淋巴组织中含有丰富的浆细胞,并且在肠道的分布多于胃;在肠道回肠分了密集,其次是空肠后段和盲肠。从食管至回肠浆细胞分布逐渐增多,从盲肠至直肠逐渐减少;肠道和胃的有腺部浆细胞明显多于食管和胃的非腺体区,后者仅有极少量散在的浆细胞分布;胃的3个腺囊区腺体部和贲门腺区的浆细胞分布相似,并多于胃底腺区和幽门腺区;浆细胞在淋巴小结,集合淋巴小结  相似文献   
28.
雏鸡新城疫免疫后免疫器官组织的免疫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9.
选用健康仔猪13头,分成4组:健康对照组2头,健康攻毒组5头,免疫组和免疫攻毒级各3头。健康攻毒组经皮下注射猪口蹄疫病毒(FMDV);免疫组和免疫攻毒组均经皮下接种猪口蹄疫牛皮肤细胞弱毒苗(FMD-BC),观察1个月后,前者扑杀,后者再攻FMDV,1个月后扑杀。结果:健康攻毒组5头仔猪均出现口蹄疫(FMD)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现学变化,其淋巴结、脾脏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出血,淋巴小结减少和缩小,淋巴细胞稀少,浆细胞呈坏死性变化,酯酶阳性(ANAE~ )细胞和次级淋巴小结均减少;免疫组未见任何FMD病理学变化,主要见全身各部位淋巴结及脾脏不同程度地增大,尤以肩前、髂下和脾门淋巴结更为显著,其淋巴小结显著增多、增大,淋巴细胞活化,大、中淋巴细胞增多,以过渡型和未成熟型浆细胞为主,ANAE~ 细胞和次级淋巴小结均增多;免疫攻毒组的变化与免疫组相似。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