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70篇
  免费   1191篇
  国内免费   2786篇
林业   1109篇
农学   2897篇
基础科学   1745篇
  780篇
综合类   18292篇
农作物   2093篇
水产渔业   2141篇
畜牧兽医   32945篇
园艺   2571篇
植物保护   2974篇
  2024年   437篇
  2023年   1442篇
  2022年   1686篇
  2021年   1642篇
  2020年   1470篇
  2019年   1991篇
  2018年   811篇
  2017年   1495篇
  2016年   1710篇
  2015年   1911篇
  2014年   3133篇
  2013年   3010篇
  2012年   4585篇
  2011年   4547篇
  2010年   3963篇
  2009年   4358篇
  2008年   4211篇
  2007年   3574篇
  2006年   3147篇
  2005年   2802篇
  2004年   1979篇
  2003年   1742篇
  2002年   1318篇
  2001年   1317篇
  2000年   1087篇
  1999年   932篇
  1998年   845篇
  1997年   838篇
  1996年   790篇
  1995年   745篇
  1994年   743篇
  1993年   723篇
  1992年   678篇
  1991年   571篇
  1990年   494篇
  1989年   462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观察统计表明,发情母牛中90%表现站立发情。发情鉴定应以观察为主,为确定输精的适宜时间,必要时结合直肠检查和阴道检查。发情观察要坚持早、中、晚3次,以早晚观察为主,其次是傍晚观察。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做好以下纪录:发情间隔时间、发情持续时间、性欲表现程度、阴道排出黏液的量及状态等。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明确水稻条纹病毒(RSV)在水稻和玉米上发生程度差异明显的原因,从一个侧面了解RSV流行本质,2004年在洪泽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黄盘诱集、盘扑、盘刮、肉眼计数等方法比较武育粳3号和掖单13上灰飞虱侵入和消长动态,结果表明两者均只有一个成虫侵入高峰,单位面积迁入虫量前者是后者的3.6倍,单株平均虫量相近。Dot-ELISA法测定灰飞虱带毒率为40%,成虫迁移扩散高峰期22d内两者接毒量约为每天百株137头带毒虫。武育粳3号有二代若虫发生,掖单13则无。逐日调查发病进程,结果显示水稻发病率为60%,玉米为0。室内抗性鉴定,掖单13对RSV的抗性比武育粳3号高4个级别。综合以上结果,寄主品种抗性决定了RSV在水稻和玉米上流行状况,二代若虫重复侵染是RSV在水稻上重发的另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附红细胞体体外交叉感染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以下简称附红体)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1984年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将附红体列为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ies)、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在不同动物中寄生的附红体各有其名,如绵羊附红体(E.ovis)、猪附红体(E.suis)、牛附红体(E.wenyoni)、人附红体(E.humanus)等。迄今已发现和命名的附红体有14种。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人及动物附红体感染。目前该病的流行病学尚不清楚。调查发现,附红细胞体病没有严格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年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04.
通过PCR方法自含NDVZF基因的克隆质粒中扩增NDVF基因 ,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_His_TOPO重组。经核酸内切酶酶切 ,阳性克隆鉴定准确无误 ,核酸序列测定结果与原始基因比较 ,同源性大于 99% ,启始密码和终止密码未出现变异 ,将该重组质粒命名为pcDNANDVZF。将pcDNANDVZF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CEF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 ,结果证明pcDNANDVZF可在CEF细胞中大量表达F蛋白。  相似文献   
105.
中兽医学免疫(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1 猪1.1.1 仔猪黄白痢  (1)紫苏 ,黄芩 ,白术 ,党参 ,白芍 ,当归 ,菟丝子 ,续断 ,砂仁 ,黄连 ,金银花 ,甘草。怀孕母猪产前一周 ,水煎或为末喂服 ,连服 3~ 5天 ,预防产后仔猪黄白痢、缺乳。 (2 )党参 ,黄芩 ,桂枝 ,柴胡 ,白芍 ,大枣 ,苍术 ,川芎 ,荆芥 ,防风 ,白头翁 ,木香 ,甘草。水煎 ,母猪产后饲喂 ,预防缺乳、感冒 ,通过乳汁传递 ,预防仔猪黄、白下痢。1.1.2 仔猪水肿病 荆芥 ,防风 ,川芎 ,柴胡 ,金银花 ,连翘 ,茯苓 ,泽泻 ,白术 ,桂枝 ,黄连。水煎或为末 ,30~ 5 0日龄仔猪口服 ,预防仔猪水肿病。1.1.3 消化不良 苦参 3kg,苍…  相似文献   
106.
通过细菌分离、动物试验、细菌学与血清抗体之间相互关系、温度与感染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等分离一例奶牛布鲁氏菌。发现细菌学与血清抗体呈平行关系,试管凝集反应与补体结合反应存在一定差异,感染动物14天出现波浪热,持续到剖杀前(31天)。  相似文献   
107.
在养禽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鸡的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其中鸡的肿瘤性疾病几乎在实行规模化养殖的国家都有发生。可引起鸡群发生肿瘤的病毒有3种,即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  相似文献   
108.
奶牛的适时配种,不但可以使母牛及时怀孕,以提高繁殖率,还可发挥奶牛的产奶潜力。奶牛的泌乳期(即产奶期)通常在300天左右,对经产母牛,如果能在产后60-90天内再受孕,就可以实现1年左右产胎,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青年母牛,适时配种可使奶牛尽早投入生产,同样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9.
新城疫病毒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10月至12月底,笔者在东北、江苏、河北、山东等地先后遇到新城疫病毒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病例600余例,发病鸡群均为免疫过新城疫疫苗的鸡群,采用饮水免疫的鸡群易发,发病时间多集中于免疫空白期。多数鸡场单独使用抗生素或采用中西药结合法治疗后,病情恶化,因鸡死  相似文献   
110.
毛丝鼠又称绒鼠,属于啮齿目、豪猪亚目、毛丝鼠科。毛丝鼠繁殖力较强,母鼠年产2胎,一般每胎2~3仔。个别4仔。通常绒鼠3个月龄时开始发情,4~8月龄达到性成熟,6月龄时可配种。人工饲养可利用4~5年。现将繁殖要点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