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20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林业   113篇
农学   1361篇
基础科学   729篇
  500篇
综合类   11231篇
农作物   1649篇
水产渔业   275篇
畜牧兽医   448篇
园艺   1365篇
植物保护   1257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468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891篇
  2012年   1086篇
  2011年   1150篇
  2010年   1089篇
  2009年   1186篇
  2008年   1286篇
  2007年   1046篇
  2006年   954篇
  2005年   875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581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9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袁虹  刘萍 《农业工程》2020,10(6):41-45
稻渔共作模式是一种继承传统农业中遵循自然协调、绿色生态的农业发展理念并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指导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具有稳粮、促渔、增收、提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但缺乏稻田生态理论研究及新的生态管理技术,且基础设施不足,与种养技术匹配设施缺乏。工程设施技术属于稻渔共作模式配套技术,决定稻渔共作模式的发展潜力。目前工程设备设施在稻渔共作模式中的应用普及程度低,尚未开发出与稻渔共作模式特点相匹配的专用设备。结合稻渔共作模式的发展历史和水平,对配套工程设施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稻虾生态综合种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南县为例,分析了稻虾生态种养产业的发展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寿县小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总结了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科学施肥管水、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灌阳县"稻—灯—鱼"种养模式的示范效果以及经济、生态效益,并从水稻品种选择、育秧、开沟起垄、水肥管理、稻—灯—鱼的协调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相应的配套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石首市鸭蛙再生稻绿色发展历经2016—2019年的探索,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配套成型,可操作性强,对二化螟防效高,可持续控制性强,覆盖面大,化学农药深度减量100%,速效氮肥深度减量66.7%,对生态恢复,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品牌打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宿松县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合理选择直播田,精细整田,科学播种;科学除草,把好"草害"关;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7.
18.
19.
青虾养殖在我市虽历史悠久,但仍习惯于传统的囤养、套养和放养抱卵虾育苗,进行一年一季养殖成虾的模式,产量低,商品虾规格小,影响鱼池的经济效益。根据这几年的养殖试验,总结出青虾池塘两茬高产养殖新方法。 一、环境建设新方法 1、虾池建设:青虾养殖池应选择在水质清澈、排灌方便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章琦 《世界农业》1990,(11):38-40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日本和国际水稻所(IRRI,下同)各自用本地优势菌系研究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迄今共命名了16个基因。除了Xa—12外,因为都用本国菌系,彼此无法比较。IRRI遂与日本(热带农业研究中心,TARC,下同)于1982—1987年进行合作研究。采用系统的病菌小种,重复系统鉴定,修正为14个基因。比较了抗病基因对双方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表现,建立具有共同基础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