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453篇
农学   153篇
基础科学   45篇
  47篇
综合类   1655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111篇
畜牧兽医   438篇
园艺   345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柄海鞘——具有广阔加工前景的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食用性和药用性两个方面探讨了柄海鞘(Styela clava)资源的加工价值,并且提出了柄海鞘加工为食品、保健品及药品的思路。食用方面:柄海鞘体内的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且组成比例很好,牛黄酸含量很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EPA和DHA的含量较高;矿物质元素尤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很高,食用性强,可开发加工为各种调味料及保健产品。药用方面:柄海鞘体内含有抗菌效果明显的三种抗菌肽Clavanins,Styelins,Clavaspirins,以及其他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生理活性物质,而且柄海鞘被囊的粗提物就具有很好的抑瘤效果,药效强,因此将柄海鞘用于开发研制各种药物将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2.
甘南州林区的大型药用真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杜品 《中国食用菌》2000,19(1):19-20
本文报道了在甘南林区的大型药用真菌165种。并对其重要种类进行列述,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通过对秦岭以西部分地区的一次真菌考察,记述了行程中所见所闻,特别是途径白 龙江原始森林,天险腊子口,茫茫的玛曲若尔盖草原、著名风景区九寨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及古城武都等地考察,发现了丰富的食用,药用等真菌物种资源,同时还提及到历史文化,有益于增加对我国西部的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84.
木槿是中国传统的乡土花木,是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花木之一。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诗歌等梳理分析了历史各个时期的木槿主要栽培应用史实和重要成果,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木槿的栽培应用、食用、药用与品种等发展演化情况,发现了诸多的习俗和应用被保留和传承,以期为木槿资源、文化及其产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5.
药用观赏植物主要应用在医药和园林两大领域。介绍适于辽宁种植的药用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特征、药效部位、功效及观赏价值,提出在园林绿化规划实践中应发挥其优势,结合气候特征及土壤环境来选择适宜的药用观赏植物,这样不仅美化环境,还可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6.
可饲用中草药植物非药用部位的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替抗产品的开发应用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中草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根据我国《饲料原料目录》记载,共有117种饲用天然植物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及饲料原料利用,经文献查询发现,117种饲用天然植物中有11种可以利用其非药用部位,其中9种中草药的非药用部位已用于饲料添加剂,另外2种目前未被利...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浙江地区采集的野生桑黄菌株进行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探讨其培养特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桑黄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野生桑黄菌株(编号SA-1)进行鉴定;基于ITS1-5.8S-ITS2序列,对菌株SA-1和桑黄孔菌属的桑树桑黄、高山桑黄、锦带花桑黄、杨树桑黄、环区桑黄、小孔忍冬桑黄、暴马桑黄共8个菌株进行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分析;设置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和pH开展单因素试验,分析各培养因子对桑黄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并运用L_9(3~4)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将野生菌株SA-1鉴定为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e sanghuang),但其与桑黄孔菌属中其他6个菌株的遗传距离较远。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桑树桑黄和菌株SA-1聚为一类(bootstrap=100%),其他6个菌株聚为另一类。单因素试验确定SA-1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温度为27.5℃,最适pH为7.0,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无机盐为KH_2PO_4;经正交试验得到最适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0 g/L,蛋白胨4 g/L,KH_2PO_4 1 g/L,培养温度30℃。【结论】确定浙江地区采集的野生桑黄菌株为桑树桑黄(S.sanghuang),并初步筛选出了该菌株的适宜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药用大黄林药间作的关键技术,于陕西省镇巴县盐场镇响洞村退耕香椿林地下移栽一年生药用大黄种苗,并测定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药用大黄生物量的积累随种植年度的增加而增加,第1年增长较为缓慢,第2年、第3年增速较快;不同郁闭度对药用大黄生物量的积累有显著性影响,当郁闭度为40%时,生物量积累最为显著,药用大黄平均单根鲜重高达5.3 kg。镇巴县药用大黄与香椿树林药间作,可以有效地缓解土地资源匮乏,保护野生资源不被破坏,同时也是生态种植的一种应用,为镇巴县林药间作模式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9.
广西莪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为传统中药莪术及郁金的基原植物,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等功效,其药用活性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类、姜黄素类及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组织纤维化、保肝、降血糖等作用。为广西莪术的开发利用及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从药用良种选育、药用栽培、化学成分、药材质量控制、药理作用、观赏园艺等方面对广西莪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0.
药用真菌植酸酶生产菌的筛选及基因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5种药用真菌中筛选出8种产植酸酶的菌株,并对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较大的芸芝,茯苓、红托、赤芝进行酶活测定和基因片段的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