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46篇
  126篇
综合类   352篇
农作物   39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青霉素对小麦生理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10万、40万、60万单位·L-1)的青霉素水溶液对大田扬花期的小麦进行叶面喷施,经测定发现,处理后旗叶的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穗粒数增加1.60~2.89粒,千粒重增加1.67~2.98g,每公顷增产684.15~1249kg,增产百分率为8.63~15.76%。从本试验的各项生理指标和产量指标综合来看,青霉素在小麦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其较佳的使用浓度约为10万单位·L-1。  相似文献   
92.
在提出一种黄瓜营养生长耐热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黄瓜耐热性与其叶片、根系和花粉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瓜营养生长的耐热性是高温下黄瓜产量形成的重要生理基础,花粉耐热性不能作为黄瓜耐热材料的筛选指标。高温下黄瓜叶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叶片温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根系干重与黄瓜营养生长耐热性呈显著线性相关,表明蒸腾降温是黄瓜营养系统避免高温伤害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3.
光合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是植物物质生长的基础[1],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光合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树木的遗传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由于光合作用与树木生长地环境条件的密切关系,光合强度在引种驯化中常作为评价树木适应性的重要指标.树木对某一地区的适应性,是其对该地区各种环境条件的生理生态反应的综合表象.  相似文献   
94.
AP番荔枝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AP番荔枝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晴天,AP番荔枝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在11时,次高峰在15时,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光饱和点为1350μmol/(m2·s),光补偿点为56.4μmol/(m2·s);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24.3oC左右。AP番荔枝的光合作用受光合有效幅射、温度和叶片气孔导度等因素的影响;蒸腾速率随叶温的高低而变化。  相似文献   
95.
通过研究不同灌水量和地表覆膜条件对柱状苹果树的生长生理及蒸散特征的综合影响,探寻适合苹果树生长且水分利用效率高的灌水量和保水措施。通过遮雨棚下可称量式蒸渗桶试验,设置4个灌水水平:60%ETC(W1)、80%ETC(W2)、100%ETC(W3)和120%ETC(W4);地表覆膜处理分别为有覆盖(M)和无覆盖(NM),分析柱状苹果树的干物质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阶段耗水情况对不同灌水量和地表覆盖条件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且M处理可促进干物质量的积累;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由大到小依次均为: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开花座果期、叶变期。相同灌水量和地表覆盖处理条件下,不同时刻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0:00、13:00、08:00,蒸腾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3:00、10:00、08:00,气孔导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0:00、08:00、13:00。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W2处理10:00(4.52μmol/mmol)和W4处理13:00(2.62μmol/mmol);全生育期总蒸散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NM处理较M处理增加11.02%~16.35%。开花座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和叶变期的耗水强度分别为3.29~4.36 mm/d、2.40~4.85 mm/d、0.83~1.79 mm/d和0.77~1.53 mm/d,耗水模数分别为19.34%~27.40%、55.99%~61.41%、8.62%~12.63%和5.85%~7.24%。最终得出120%ETC灌水量和地表覆膜条件有利于改善柱状苹果树的生长和生理状况,但80%ETC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地表覆膜不仅促进苹果树生长而且降低了土壤蒸发量,具有一定的保水作用。因此,MW2处理为相对节水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96.
以8个杨树品种(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整株称重法和光合法测定蒸腾速率,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幼苗蒸腾速率变化趋势相同,不同品种(系)从小到大的依次顺序为8328杨8325杨8801杨白林3号杨白城2号白城小黑杨8804杨白城5号杨,其中,8328杨和8325杨蒸腾速率与蒸腾量均较低,说明其抗旱能力优于其他品种(系)。两种测定方法具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0.7以上。  相似文献   
97.
通过田间试验,对温室膜下滴灌茄子冠层叶片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温室内地面温度、相对湿度、植株冠层温度、气压、水面蒸发、太阳辐射等6个环境参数与茄子蒸腾速率的综合影响关系,确定了网络拓扑结构为6-9-1。并应用MATLAB软件,选择Levenberg-Marquardt(L-M)优化算法,建立了基于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温室膜下滴灌茄子蒸腾速率预测模型。经模型验证得出,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与蒸腾速率实测值间拟合效果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0.029 8,达到预测精度要求。该研究成果对温室膜下滴灌作物需水规律及需水量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
不同pH值缓冲液对玉米叶片蒸腾速率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磷酸缓冲液和人造缓冲液(artificialsolution,AS)研究了玉米去根地上部分和离体叶片的蒸腾速率。结果表明,不同pH处理能够显著影响蒸腾速率,同一缓冲液不同pH值下的蒸腾速率差异较大;不同缓冲液影响下的蒸腾速率更是不同。不同pH值AS缓冲液对玉米离体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有不同影响,pH7.5时的RWC较低。  相似文献   
99.
红光对蚕豆叶片气孔开度及生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蚕豆浸泡萌发后的幼苗培养在相同土壤肥力、相同体积的花盆中,再分别放在相同辐照度的红光和自然光下,1周后开始陆续测量红光、自然光下气孔开度、蒸腾速率、叶绿素总含量及Ch1a/b的比值、叶片的光合速率、干物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红光下叶绿素总含量高,光合速率大,干物质含量高,POD、SOD酶活性大于自然光下处理;而蒸腾速率和气孔开度小于自然光下处理。  相似文献   
100.
合肥市5种主要绿化树种的蒸腾速率及吸热散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肥市5种主要绿化树种三角枫(Acer buergeranum)、悬柃木(Platanus acerifolia)、女贞(Ligustrum lucidum)、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m),测定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生态因子,计算吸热散水效应.结果表明,5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13:00和15:00-16:00,5树种间日均蒸腾速率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依次为广玉兰、女贞、香樟、悬柃木和三角枫,具体量值分别为2.342、1.838、1.420、1.334和1.034 mmol·m-2·s-1.经一元和多元回归分析,蒸腾速率(Tr)与气孔导度(Gs)变化趋势一致,且对4种主要生态因子-气温(Tc)、叶温(Tl)、光量子通量密度(PAR)、相对湿度(RH)响应明显.进一步计算各树种单株蒸腾吸热能值及散水量大小,依次为广玉兰、女贞、悬柃木、香樟和三角枫,蒸腾吸热能值分别为37.0、29.2、22.5、21.1和15.3 kJ,蒸腾散水量值分别为15.1、11.9、9.2、8.6和6.2 kg .而从合肥市的树木株数总量上看,则蒸腾吸热能值和散水量值总量大小依次为女贞、广玉兰、悬柃木、香樟和三角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