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46篇
  30篇
综合类   110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56篇
畜牧兽医   4114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经鸡胚接种、RT-PCR、气管环培养等方法从河南地区发病鸡群中分离、鉴定出2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c virus,IBV),分别命名为HN/HL株和HN/SG株。应用RT-PCR方法对尿囊液中HN/HL株和HN/SG株以及本室保存的H120株的S1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3株IBV目的片段全长分别为1828、1825、1819bp,3个序列相互之间存在多位点的变异,同时存在插入和缺失现象;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表明,HN/HL株S蛋白裂解识别位点序列为HRRRR,而HN/SG株和H120株S蛋白裂解识别位点同为RRFRR。将测序结果同GenBank上登录的其他IBVS1基因相比较,发现本试验的HN/HL株与疫苗H120株的同源性仅为78.1%,HN/SG株与H120株的同源性仅为81.1%,而HN/HL株与HN/SG株的同源性为87.9%。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还发现,已报道的腺胃型ZJ971株和QX株在分子水平上应该分别属于呼吸型和肾型IBV。  相似文献   
992.
<正>兽医临床工作者廖斌发、廖启武编著的《兽医临床难病新解》一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书中就当前流行或散发的猪瘟、疑似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链球菌病、水肿病、附红细胞体病、无名高热等病毒、细菌、原虫  相似文献   
993.
<正>兽医临床工作者廖斌发、廖启武编著的《兽医临床难病新解》一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书中就当前流行或散发的猪瘟、疑似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链球菌病、水肿病、附红细胞体病、无名高热等病毒、细菌、原虫病以及其混合感染的温热病等一百多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94.
根据羊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羊附红细胞体的PCR诊断方法.该方法能扩增羊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片段,对大肠杆菌、羊无形体、羊源支原体、猪附红体和假单孢菌基因组DNA没有扩增出条带,所能检测羊附红细胞体DNA的最低量为1.82 pg/mL.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从重庆市荣昌县采集的110份羊血样进行附红细胞体检测,其中13份羊附红体感染阳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可用于急性羊附红细胞体病和临床带菌羊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5.
应用建立的两个多重PCR方法,对无锡及周边地区的151份猪高热病病料进行检测,病毒检测结果中阳性率最高的为PRRSV,阳性率为58.3%;其次是PCV2,阳性率为39.7%,CSFV排第三,阳性率为20.5%,PRV、PPV的阳性率分别为1.3%和2.0%。在细菌检测结果中阳性率最高的为猪链球菌,阳性率为27.2%;其次是副猪嗜血杆菌,阳性率为18.5%,致病性大肠杆菌排第三,阳性率为11.3%,猪巴氏杆菌排第四,阳性率为6.0%,猪肺炎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附红细胞体的阳性率分别为0.7%、2.0%和2.6%。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PRRSV、PCV2、CSFV、SS、HPs、E.col i和Pm在无锡地区猪无名高热病中呈流行趋势,混合感染严重,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996.
犬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犬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及脑脊髓液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的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腹泻、渐进性消瘦等为主要特征,感染率较高,但多呈隐性经过。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处在应激状态时出现急性临床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继发其它疾病会引起犬大量死亡,给养犬业带来较大损失。文章主要就近几年国内外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诊断和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99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流行范围广泛,对养猪业危害严重。根据其16 S RNA序列,现将猪附红细胞体划为支原体属的单个新种。猪附红细胞体主要通过接触被病原污染的血液、胎盘感染、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猪附红细胞体对干燥敏感,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对青霉素类药物不敏感,但对强力霉素敏感。通过引种时做好种猪的选育、在夏秋季节加强畜舍消灭蚊蝇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猪体抵抗力、采用敏感药物进行早期治疗等相关措施可对该病起到积极预防作用。论文主要对猪附红细胞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预防及治疗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8.
为鉴定兔豆状囊尾蚴(C.pisiformis)合适的诊断或免疫用抗原,本研究根据带科其他种属绦虫14ku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C.pisiformis总RNA中成功扩增出长度为261bp的基因片段,命名为Tp14,预测其编码87个氨基酸。对其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泡状带绦虫、细粒棘球蚴、猪带绦虫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均大于85%,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表明该基因具有种属特异性;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蛋白二级结构、疏水性及抗原表位等方面的预测,认为其有望成为诊断或免疫用抗原。  相似文献   
999.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典型猪瘟已逐渐减少,常以非典型猪瘟出现,表现为慢性和非典型化。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在天气多变、阴雨潮湿、饲养管理较差、卫生不良、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极易并发猪附红体病,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000.
夏季猪的常发病除了猪瘟、链球菌病、猪流感、仔猪副伤寒、嗜血杆菌病、应腹泻以外,近几年来还流行附红细胞体和病弓形体病引起养殖户的重视。1猪附红细胞体病1.1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属立克次体目,寄生于细胞内,也可游离于血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