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林业   176篇
农学   258篇
基础科学   263篇
  986篇
综合类   3181篇
农作物   166篇
水产渔业   189篇
畜牧兽医   2137篇
园艺   527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620篇
  2007年   473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果农之友》2012,(4):47
在枣树的管理过程中,施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近年来农家肥大量减少,多数枣农已经很多年不再给枣树施用有机肥,只施用氮肥、磷肥等无机肥,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养分不均衡,土壤团粒结构改变,土壤板结,枣树根系不能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生长期不能满足正常生长需要。枣树外壮内虚,自身抗病能力减低,最  相似文献   
992.
龙山县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地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起伏,酉水、澧水及其支流纵横其问,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5.8℃,最高温度39.5℃,最低-6℃;无霜期为270-280d,境内海拔800m以上山区夏季气候凉爽,年降雨量1400m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特别适宜辣椒生长,生产的红辣椒果皮光亮、香辣适口,除做菜佐料外,还可加工成辣椒酱、干辣椒等调味品。红辣椒已成为龙山县传统特产之一,全县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hm。,产量6万t左右。在高山辣椒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中,要注意基地的选择、培育壮苗和栽培管理这些均为辣椒高产优质栽培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993.
李贤胜 《土壤》2010,42(6):924-927
有机质含量是决定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属性。本文对比分析了皖南宣城市广德县1980s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8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取的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了其变化的机制,提出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对策。20多年来广德县农业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升高了1.48g/kg,升幅为6.10%。县南部和中部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提高的趋势,而北部地区呈降低的趋势。灌溉水田、望天田、旱地、园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所提高。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应继续实施秸秆还田和适度的少耕/免耕,加强畜禽粪便施用和绿肥种植。  相似文献   
994.
利用人工污染土壤,研究了高锰酸钾对4种不同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浓度为33.33mmol·L^-1时,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达到最大。高锰酸钾氧化去除率不仅与高锰酸钾浓度有关,还与土壤性质和老化时间有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高锰酸钾对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高锰酸钾的氧化去除率逐渐降低。老化40d后,4种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显著降低,菲的氧化去除率在14%~67%之间,芘的氧化去除率在61%~84%之间。高锰酸钾氧化前后,4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范围为0.77%~9.21%。从土壤有机质含量来看,高锰酸钾氧化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对土壤质量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和野外试验,分析了嫩江流域近20 a的土壤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20 a的演化,土壤的质地发生变化,土壤中粉粒成分占近50%,基本没有变化,砂粒和黏粒的百分比发生变化,砂粒减少了22.95%,黏粒增加了50.09%.土壤质地主要以黏壤土和黏土为主,所占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2.52%和66.51%.流域内壤土所占比例下降了17.54%,黏壤土和黏土分别增长了9.34%和8.20%.嫩江流域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范围0.55%~12.26%,与普查数据比较呈下降趋势,下游开发地区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趋势明显,上游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7.14%,下游有机质含量减少了33.11%.嫩江流域未开发地区的土壤总体上未呈现严重的沙化趋势,但是嫩江下游的土壤沙化程度较上游严重,有机质的变化在流域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996.
997.
重铬酸钾稀释热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重铬酸钾稀释热比色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2%~108.2%,变异系数(CV)为2.67%~3.68%。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和准确度均符合土壤分析要求,而且可以节约油料、能源、时间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和消除实验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98.
青海大通中国沙棘人工林对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 1 4a生沙棘纯林及沙棘×青海云杉和沙棘×白桦×青杨以及无林对照剖面 2 0个土样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含量 ,比较研究了青海大通黄河上游沙棘人工林对土壤系统的微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 :①在青海大通营造沙棘林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1 4a生沙棘纯林及混交林 0 - 80cm土层平均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 1 79.35 %和1 67.68% ,0 - 80cm土层平均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5 9.1 44和 41 .0 2t/hm2 ;②沙棘的固氮作用使土壤氮素含量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 ,沙棘纯林及混交林 0 - 80cm的贮蛋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3.1 1 9t/hm2 和 2 .5 74t/hm2 ,速效氮贮量增加 30 0 .69kg/hm2 和 2 33.5 5kg/hm2 ;③沙棘人工林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增长作用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 ,而速效氮在土壤中下层高于表层。④ 1 4a生沙棘纯林的培肥效应高于沙棘混交林 ,而沙棘与针叶树混交培肥效果又低于沙棘与阔叶树混交。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探讨喀斯特次生林自然恢复过程中乔木层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在黔中开阳试验区调查了55个森林样地。样地按乔木层重要值划分为马尾松、杉木、马尾松-枫香、针阔和阔叶混交林5个类型。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信息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呈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其它森林类型、生态优势度Simpson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均匀度Pielou指数呈混交林单优势种纯林的趋势。土壤A层水解氮量和有机质量呈混交林单优势种纯林双优势种混交林,pH值和速效钾量呈混交林双优势种混交林单优势种纯林,有效磷量呈单优势种纯林混交林双优势种混交林。研究表明不同土层水解氮量同Margalef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正相关达显著水平、同Simpson指数的负相关达显著水平,增加乔木层物种数和多样性可提高土壤氮的有效性;不同土层有效磷量和速效钾量同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单相关性不显著,乔木层植物多样性对土壤磷和钾的有效性影响无规律性。C层土壤有机质量同Margalef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正相关达显著水平、同Simpson和Pielou指数的负相关达显著水平,B和C层土壤pH值同Margalef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正相关达显著水平、同Simpson指数的负相关达显著水平,这与乔木层植物根系对B和C层土壤的改良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是200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的农业大区。全区总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6万,现有耕地27400公顷,常年种植蔬菜5800公顷,其中保护地蔬菜3300公顷,是该区的优势主导产业,种植地遍及老窝、姬石、邓襄、万金、召陵、青年等6个乡镇,45个行政村。近5年来,召陵区农林局积极实施《测土配方有机质提升项目》,对当前影响本区蔬菜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