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46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8篇
  25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米、苹果中吡蚜酮残留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吡蚜酮(pymetrozine)在大米和苹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大米样品以乙腈+氨水(10:1,v:v)提取,苹果样品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VWD)测定。吡蚜酮的最小检测量为6.0×10-10g,最低检测浓度为0.02mg/kg。大米中吡蚜酮的添加(浓度0.05~1.0mg•kg-1)回收率为75.99%~96.03%,变异系数分别为1.64%~4.74%;苹果中吡蚜酮的添加(浓度为0.05~1.0 mg•kg-1)回收率为74.84%~86.28%,,变异系数分别为1.67%~5.43%。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2.
1-MCP对苹果果皮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MCP(1-甲基环丙烯)作为乙烯作用抑制剂,已经在果品保鲜中广泛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多酚类化合物是果实中重要的抗氧化剂成分,是反映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1-MCP使用后是否影响苹果果实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尚未见报道。试材‘红星’苹果于商业采摘期(2005-09-04)采自泰安市郊区果园。分别使用0·2和0·5μL·L-1的1-MCP处理果实,无1-MCP处理的为对照。每周取样1次,随机取15个果实,测定果皮中类黄酮(碱性硝酸铝法)、多酚(Folin-Ciocalteu法)的含量及对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ABTS· 〔2,2-…  相似文献   
103.
冬枣果实中酚类物质及其多酚氧化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冬枣果实的多酚氧化酶(PPO)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分别就酚类物质、PPO的底物专一性、pH值与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有一个最适pH值,为7.0;PPO的最适天然底物是没食子酸。  相似文献   
104.
久树(Schleichera trijuage Willd)为紫胶虫的优良寄主,但繁殖困难,对其进行组培研究发现:带绿色叶片的材料不易褐变而紫红色叶片的材料容易褐变;随着绿色叶齿的增加,其材料的污染率也增加,在接种时采400μg/g苄氨青液浸泡可使污染率降低;元江实生苗对昆明培养时间越长,污染率越低。  相似文献   
105.
采集厚朴5年生种源试验林共13个种源39个树皮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类总量、厚朴酚/和厚朴酚比例等品质性状在种源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叶先端小凸尖型的鄂西原酚类含量最高,凹叶型的庐山种源最低,总含量前者是后者的10.34倍。以上4个厚朴品质性状均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其种源遗传力为0.7585~0.9465,且呈经向为主  相似文献   
106.
采后不同品种葡萄中酚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了无核白、木纳格、马奶子和新葡1号四种葡萄的果皮、果肉及果核中低分子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四个品种的葡萄各部位中低分子量酚类化合物主要有没食子酸(GaA、原儿茶酸(PrA)、香豆酸(CoA)、儿茶素(CaT)、咖啡酸(CaA)、丁香酸(SyA)、色醇(Trl)、表儿查素(Epn)、阿魏酸(FeA)、反肉桂酸(CiA)、梅黄酮(Myn)和栎皮酮(Qun)。其中葡萄果核中酚类化合物含量最高(976.34~4589.7mg/L)。果皮中次之(159.53~241.33mg/L)果肉中含量最低(2.08~8.92mg/L)。在有色品种木纳格和新葡1号葡萄中检测出了阿魏酸。但在无核白和马奶子葡萄中未检测出阿魏酸。  相似文献   
107.
黄金梨虎皮病的发病机理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李湘利  张子德 《河北果树》2008,(1):18-18,23
1 黄金梨虎皮病的发病特点及发病原因 1.1 发病特点 虎皮病是梨贮运期间极易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黄金梨果皮薄、脆,酚类物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其它部位,贮藏后期如遇到库温骤然升高:不良外界刺激及不适运输环境,即在梨果表面出现不规则褐色斑块。虎皮病发病初期,病斑较小,皮下果肉组织正常,不变褐,不影响正常食用。发病后期病斑连成一片,以后可扩至整个果实,并形成凹陷褐色至深褐色病斑,类似人体烫伤,故又称黑皮病(Skin-brown)、褐烫病。虎皮病多在黄金梨果实货架期大量表现,严重影响外观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据《北方园艺》2019年第8期《不同叶果比处理对品丽珠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作者孙霄等)报道,以3年生的酿酒葡萄品丽珠为试材,采用疏叶和疏果的处理方法,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研究谢花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适宜叶果比,以期探索提高葡萄品质的最佳叶果比。  相似文献   
109.
采用UPLC测定水产品中的酚类物质,以吉尔森GX-271 ASPEC固相萃取系统萃取小柱预分离和富集,甲醇-l%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进样量5μL,流速0.6mL/min,190-400nm波长紫外检测。经测定,水产品中含有儿茶酚、2,4,6-三氯苯酚、4-硝基苯酚、2-氯苯酚、苯酚和五氯苯酚等酚类物质,其中苯酚占检测到的酚类物质总量的60%以上。该方法可用于水产品中的酚类物质测定。  相似文献   
110.
降低土壤含水量可提高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据《北方园艺》2021年第7期《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对北玫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积累的影响》(作者李萍等)报道,以北玫葡萄为试材,采用HPLC法测定葡萄果实中单体酚类物质的含量,研究了成熟期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果实品质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酿酒葡萄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