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390篇
农学   186篇
基础科学   98篇
  203篇
综合类   1027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649篇
畜牧兽医   193篇
园艺   421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6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育苗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1月,从安徽省无为县选择野生长江中华绒螯蟹亲本1 388只,到江苏省如东县进行天然海水生态育苗,其中雄蟹350只,总重80.05 kg;雌蟹1 038只,总重194.05 kg。在面积为2.5亩的池塘中,进行对比育苗试验,繁育盐度保持在19‰~26‰,pH变化范围在8.28~8.90,比较野生长江中华绒螯蟹与普通蟹之间繁育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生亲本的体重和卵重均高于普通亲本,差异极显著;野生亲本与普通亲本的成熟系数和相对繁殖力差异不显著;野生蟹产卵率(52.85%)高于普通蟹产卵率(30.91%);野生蟹亲本组幼体发育较普通幼体发育为快,幼体个体较大,共产大眼幼体苗6.5 kg,大眼幼体规格137 848个.kg-1,平均125.3只.g-1;普通亲本组大眼幼体共产23 kg,规格为156 468个.kg-1,平均156.5只.g-1。  相似文献   
132.
江苏靖江段位于近长江口段,是长江刀鲚渔汛最集中的水域。为了弄清靖江段刀鲚的渔汛特征,本文于2008-2009年和2012-2013年对16艘持刀鲚捕捞许可证的渔船作了渔获量监测,分析了渔获量的时空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靖江段单船日渔获数量NB和重量WB分别为(21±38)ind./d和(2.0±4.1)kg/d,单船全汛总渔获尾数Nt和重量Wt为(890±929)ind.和(92.3±91.1)kg。NB和Nt具有一致性的年变化趋势,以2013年的最大,其他年份比较接近。但WB和Wt的年变化趋势与渔获数量的年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表现为2008-2012年间持续下滑,2013年显著增长。NB和WB在2-3月间均极低,但4月增至(23.0±31.3)ind./d和(2.4±3.5)kg/d,5月达(78.0±81.0)ind./d和(7.7±9.1)kg/d。ANOVA分析显示,西水域的年NB和WB分别为东水域的2.5和2.7倍。研究亦显示,靖江段刀鲚的WB与同日水温和最高潮位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5)。长江口外的水温提升,可能是刀鲚开始生殖洄游的重要环境诱导因子。而高潮期在靖江段出现最高渔汛,可能是因为所采用的固定刺网过滤了更多的江水所致。  相似文献   
133.
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前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为实现长江经济带上中游地区农业大跨度发展,选取农业生产集约化、农民生活现代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农村社会信息化与农业环境生态化5个准则指标,18项个体指标,构建了长江经济带上中游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上中游地区农业现代化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地区应加强省市域合作、加大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4.
保护地是我国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基于保护地类型的多样性和区域地理条件与历史脉络的差异性,借助ArcGIS、SPSS软件分析,以长江中下游地区6省1市为研究区域,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类国家级保护地形式为研究对象,引入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及Kernel核密度指数分析长江中下游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自然与人文保护地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地总体趋于集聚分布,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最邻近点指数R>1,趋于均匀分布,其他类型的保护地均呈集聚分布。省域保护地地理集中指数江苏最高,江西最低;各类型保护地地理集中指数相差不大,分布较为均衡。自然保护地分布形成环太湖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长沙都市圈4个高密度地区;人文保护地高密度地区集中在浙江、安徽和江苏3省。自然保护地分布受资源禀赋影响最大,而人文保护地与城市发展状况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35.
基于Sentinel-1A雷达成像系统,对2016年5月18日-8月10日长江中下游流域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115°~117°E,28°~31°N)的整个洪水周期进行了时序动态监测,掌握整个流域的洪水水情状况,并快速提取了洪水淹没范围,对受灾地区的灾情进行评估.据监测结果,整个研究区受灾面积总计达2 096.95 km2,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位于大型湖泊、水库周围地势相对平坦低洼的区域;在各县级行政单元中,安徽省南部的县城受灾最为严重,宿松县受淹面积最大,达290.09 km2,占全县面积的12.12%;在各地表覆被类型中,耕地和居民地受洪水灾害影响最大,占总受淹面积的80.33%,受淹耕地总计947.45 km2,受灾居民地总计76.06 km2,其中,旱地受洪灾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位于安徽省怀宁县(150.95 km2),占所有受灾旱地面积的22.55%,水田受洪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县为安徽省宿松县(90.58 km2),占所有受灾水田面积的32.57%;居民地受洪灾影响最为严重的为安徽省怀宁县(12.85 km2),占所有受灾居民地总面积的16.89%.  相似文献   
136.
刀鲚为洄游性鱼类,每年2~3月成熟的个体,成群由海入江,沿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地理位置优越,流域面积辽阔,具有饵料丰富、生物种类繁多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构成了渔业资源赖以生长、繁衍、生息、所需的饵料、温度、空间等优良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笔者以长江江苏江段刀鲚捕捞日志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统计软件和GIS软件科学形象的表达长江刀鲚江苏江段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008年到2011年,江苏江段的刀鲚捕捞船只数和作业天数基本稳定,而单船捕捞量和经济收益波动范围比较大,尤其2010年单船捕捞量和经济收益有了大幅度提升。本研究旨在了解长江刀鲚的资源变动、产量变化、生物学概况等,为长江刀鲚的合理捕捞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7.
长江经济带面临水生态环境污染制约下的农业发展困境,水环境约束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提升成为平衡耕地利用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键手段,对于探索生态可持续的耕地利用模式、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灰水足迹为视角,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及马尔可夫链模型探明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2000—2020年平均灰水足迹值呈现先增后减趋势,2015年后下降态势更为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为“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灰水足迹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粮食主产区省份。2)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持续下降,效率均值处于0.5~0.8之间,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空间上呈现高值区域多沿水系分布的特点。3)长江经济带市域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以研究时段演变趋势来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演进存在路径依赖,难以实现“跨越式”提升。因受到邻域背景影响,在空间上易显现出“俱乐部收敛”现象,“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分布更为常见。可在农业生产重点区域采用差异化精准农业模式,需重视区域间动态协同发展,完善联防联治的面源污染防控机制,积极引导耕地利用生态效率高值区域逐步形成集中连片,同时对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低效区提供财政与政策支持。研究结果可为各地区探索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农业生产活动中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8.
以秭归、兴山、巴东、夷陵4县(区)和神农架南坡813 km2的地域为研究对象,在推广、应用、转化“鄂西山地长江上干流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营建技术研究”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海拔高度的不同,划分了4个垂直气候带。通过对坡度的调查,根据气候带、坡度、立地条件等因子,划分了防护林类型,建立了4种防护林模式类别,在模式类别的基础上建立了11个防护林模式类型,在模式类型的基础上建立了33个模式种类,总结出33个模式种类的关键技术,并建立了模式分类体系,找出了模式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选择最优模型对水体中总磷浓度进行预测,为准确、实时、高效检测水资源状况提供支持。 [方法] 以2021年在长江中下游武汉—安徽地区采集的水质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采集到的长江光谱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和均值中心化两种预处理操作以便统一数据的范围和均值点,并使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技术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降维操作。选取方差解释率为99.6%下的6个特征向量进行后续预测模型的训练,接着在原有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更新公式和遗传—模拟退火变异思想,提高算法的寻优能力。使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中的超参数组合进行寻优,对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使用输出的结果进行预测模型的训练,最后使用测试集数据进行总磷浓度的预测。 [结果] 提出了一种结合光谱降维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水体总磷含量预测模型。通过和当前预测性能较好的几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精度的比较发现,该试验模型对长江水体总磷浓度进行预测时决定系数(R2)为0.973 920,均方根差(RMSE)为0.003 01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02 105。 [结论]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降维技术、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的算法融合模型检测水体总磷浓度可行性强,精确度高,且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0.
重庆市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过渡地带的四川盆地东部,地跨东经105°11′~110°12′,北纬28°10′~32°15′,总面积8.24万km~2。地形大致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海拔最低处与最高处相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