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5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660篇
林业   516篇
农学   488篇
基础科学   134篇
  354篇
综合类   5977篇
农作物   322篇
水产渔业   8055篇
畜牧兽医   3596篇
园艺   780篇
植物保护   375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746篇
  2013年   734篇
  2012年   996篇
  2011年   1028篇
  2010年   1055篇
  2009年   1058篇
  2008年   1056篇
  2007年   942篇
  2006年   975篇
  2005年   1035篇
  2004年   863篇
  2003年   798篇
  2002年   657篇
  2001年   600篇
  2000年   471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282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155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95篇
  1983年   100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80篇
  1977年   51篇
  1976年   50篇
  1975年   58篇
  1974年   73篇
  1973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究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年龄与生长特征,本研究针对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矢耳石年轮结构开展年龄鉴定,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 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拟合其生长方程,分析其年龄组成与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样品体长范围为40~200 mm,平均体长为(96.73±26.27)mm,体质量范围为0.8~185.9 g,平均体质量为(23.79±23.67)g;(2)经检验雌雄间体长(L)与体质量(W)关系差异不显著(P>0.05),体长-体重幂函数关系式为W=2×10-5L3.0021(R2=0.9800);(3)鉴定157个耳石磨片,年龄范围在0~4龄之间,0龄为优势年龄组,占65.60%,1龄占18.47%,2龄占6.37%,3龄占7.64%,4龄仅占1.91%;(4)雌雄间体长(L)与矢耳石短半径(SR)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关系式为SR=0.0108L-0.3106(R2=0.8766);(5)生长方程拟合以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效果最佳,生长方程为Lt=204.2(1-e-0.4(ti +1.56) ),拐点年龄为1.19龄,对应体长L=136mm,W=50.8 g。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盐度对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幼鱼存活、生长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在6个盐度梯度(淡水和盐度5、10、20、30和35)下,养殖体质量为(6.27±0.28)g金钱鱼幼鱼60 d,统计其存活率及生长情况,测定各盐度下金钱鱼幼鱼肝脏、鳃、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金钱鱼幼鱼在盐度为0~35时存活率为97.78%~1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为5时,终末体长、体质量和增重率均达到最大,盐度为35时,终末体长、体质量和增重率最小。盐度5条件下的特定生长率为(0.96±0.01)%,显著高于其他盐度组(P<0.05)。基于特定生长率的二次回归模型拟合,预测体质量为(6.27±0.28)g的金钱鱼幼鱼高效养殖盐度为7.5。淡水组和盐度35高盐组金钱鱼幼鱼肝脏中SOD与CAT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并且肝脏中的GPx活力和MDA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GST活力与GSH含量在各盐度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揭示:金钱鱼幼鱼在0~35的盐度时具有高存活率,但在低盐环境中生长较快;淡水和高盐环境能引起鱼体内产生一定程度的抗氧化应激。推荐金钱鱼幼鱼养殖盐度为5~10。  相似文献   
993.
为摸清凤庆茶黄蓟马的发生规律,开展科学农药防控研究.通过对凤庆茶黄蓟马发生规律进行全年动态监测,采用4种绿色防控处理对茶园蓟马防控效果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凤庆茶园蓟马自6月中旬起,全年均处于较高水平,共有4个高峰期,分别为6月16日、7月22日、8月6日、9月25日,综合3次用药的防控效果以及经济效益分析,推荐最佳防控处理为处理4,即修剪+石硫合剂封园+LED灯+第1次生物农药(茶蝉净550倍液)+第2次生物农药(茶蝉净550倍液)+第3次化学农药(24%虫螨腈1500倍液).在该处理的防控下,3次用药校正防效最高分别可达55.25%、73.40%、59.72%,药后平均校正防效比常规防治分别增加39.25、65.67、82.64百分点.产值比常规增加2100元/hm2,产投比为17.39.  相似文献   
994.
鲥鱼在明清一些著作中被称为瘟鱼。历来关于瘟鱼的解释主要围绕鲥鱼本身来阐发,但这些观点不能很好地解释鲥鱼为何会在江西、两湖以及四川一带被称作瘟鱼,而在盛产鲥鱼的江东却没有这种指称。明人的“瘟鱼”观点源自唐人孟诜“发疳、痼”的说法,李时珍所说的蜀地瘟鱼并不是鲥鱼。一些清人认为瘟鱼并非来自鲥鱼本身。《见闻录》中记载了一个鲥鱼被虚构成瘟鱼的故事,揭示出瘟鱼是后人将瘟疫附会到鲥鱼身上的结果。显然,鲥鱼在特定地点被称为瘟鱼,是鲥鱼与地方文化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介绍了“西湖醋鱼”原料鱼的精准养殖技术模式,从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捕捞收获、尾水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养殖技术要点。该养殖模式能够实现水产养殖稳产、高效、节水、洁水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养殖效益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996.
鱼病的化学药物防治会导致水质恶化、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或病原体耐药性增强等弊端。随着鱼类免疫学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鱼用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系统地解析与梳理了鱼用基因工程疫苗发展的背景、意义及疫苗类型和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明确现阶段我国鱼用基因工程疫苗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为未来鱼用疫苗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江黄颡鱼适宜生长水温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江黄颡鱼放在5组不同水温(20℃、23℃、26℃、29℃、32℃),体积为100 cm×40cm×50 cm的水族箱中饲养45 d,每组设三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在20~29℃下,鱼体的绝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重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大,但到32℃时增重率有所下降;江黄颡鱼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3~32℃,最适水温为29℃±1℃.  相似文献   
998.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情速报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雪森 《水产学报》2003,27(6):600-605
The neon flying squid, Ommastrephes bartrami,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jig fisherie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ovement of O. bartrami fishing-ground better and supply O. bartrami fishing-ground information for Chinese fishing boat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the fishing condition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system of O. bartrami was developed successfully. The system was based on established comprehensive database, which included the catch data of O. bartrami (total yields, count of total fishing boats, fishing position etc. ) and oceanic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ST, SST gradient etc. ). Artifici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bout case-based reasoning was also combined with GIS component technology successfully in the system. The process and function of system establishment are composed of four parts: setting up of case database for central fishing-ground and its environmental factors, knowledge reasoning of fishery information, GIS visualization analyzing as well as trend forecasting of central fishing-ground and information production mapping. At last as an example of the results, an experimental central fishing-ground forecasting of O. bartrami from 9 to 15 in July 2002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was given in the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ough three class similar searching forecasting central fishing-ground would move west, and indicating that forecasting of the system for O. bartrami central fishing-ground was correct by comparing to real fishing-ground from 16 to 22 in July 2002. Consequently, artificial intelligent expert system technology about case-based reasoning is a useful method for fishing condition and fishing-ground forecasting.  相似文献   
999.
东海南部鲐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1999年~2003年7月、8月在东海南部进行的4次鲐鱼围网调查资料,对东海南部海域的鲐鱼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鲐鱼最小叉长为15.4cm,最大为28.8cm,平均叉长22.1cm;优势叉长组为19~25cm,其出现频率为80%。2002年、2003年鲐鱼叉长组成个体比1999年、2001年大;鲐鱼叉长与体重的关系进行拟合后的关系式为:W=0.0034L^3.3404;鲐鱼胃饱满度以0级为主,占70%;年龄组成以当龄鱼为主。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基于 2014 年 6–7 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 1.3 m、网目 0.5 mm)进行表层拖网所采集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ncidus)仔稚鱼样本,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 探讨了棘头梅童鱼仔稚鱼(体长范围为 3.3~12.7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和骨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脊柱骨化之前不分节, 而是由前向后逐渐长出的多个骨环把脊柱分节, 硬骨化出现的顺序大体上为由前向后。髓弓在脊柱骨化之前完全形成, 相对于一些低等鱼类髓弓等的生成方向是从中间向头尾和从后向前进行, 棘头梅童鱼的髓弓由前向后生长, 属于相对高等鱼类的生长类型。胸鳍支鳍骨是最先发育的附肢骨骼, 为能够自由地游泳摄食和从内源性营养转变为外源性营养提供了保障。后颞骨的形状十分特殊, 具有四枚向不同方向突起的棘; 背鳍支鳍骨由体中部开始向前后生长, 尾鳍支鳍骨的骨化晚于其他附肢骨骼, 侧尾下骨与其相邻的两枚尾下骨的基部融合, 为其游泳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早期形态学分类提供骨骼发育学方面的科学依据, 对棘头梅童鱼人工繁殖过程中结合骨骼发育进行技术上的契合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