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7篇
畜牧兽医   1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鼻窦炎又称为副鼻窦炎,是一种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临床以鼻塞、头昏痛、流脓涕、嗅觉障碍为其常见症状。根据病情缓急,本病可分为急、慢性鼻窦炎两类。一、急性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继发于急性鼻炎。儿童常发生于急性传染病之后,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老年人可继发于牙根感染,亦可见于变态反应性鼻炎、气压性损伤、鼻腔异物、  相似文献   
3.
从猪萎缩性鼻炎的病猪鼻腔内分离和纯化病原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对猪萎缩性鼻炎病原菌敏感的药物,并通过鼻腔喷雾给药、肌肉注射给药和拌料给药的方法防治猪萎缩性鼻炎.结果表明:通过鼻腔喷雾给药的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拌料组和肌肉注射组(P<0.01).说明鼻腔给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部,疗效迅速,方便快捷,是防治猪萎缩性鼻炎的最佳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4.
彭娜  彭先启  乐敏 《畜牧兽医学报》2020,51(12):2942-2953
实验室条件下可培养的微生物约占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这限制了人们对99%未知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而研究表明,那些“不可培养的微生物”是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未能被纯培养的微生物才是未知微生物的主体。微生物培养组学探索利用多种培养条件和长时间的培养,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和16S核糖体RNA(rRNA)测序可以大规模鉴定各种微生物,同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手段对未知微生物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微生物菌群培养组学在反刍动物胃肠道、禽类盲肠及家畜鼻腔微生物菌群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探讨将动物体内菌群培养组学方法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治领域的可行性。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法,尽管该培养组学还存在一些不够成熟的方面,但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微生物菌群培养组学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的互补已经逐渐成为发展兽医微生物学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引起的鸡常见细菌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腔炎和鼻窦炎、打喷嚏、脸面肿胀为典型特征。患病鸡鼻腔和窦黏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大量粘液,窦内有渗出物凝块,眼结膜充血肿胀。本病秋冬和初春季节多发,通常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禽舍条件不良、营养不良等并发因素可增加该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鸡发生传染性鼻炎的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保定市某养殖户,饲养蛋鸡2200羽,2012年3月约200羽140日龄鸡相继发病,病初流泪,呼吸不畅,结膜发炎,双侧眼睑肿胀,鼻腔流出粘性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3,(4):327-329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甘肃鼢鼠的鼻腔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分析了其鼻腔结构与其他啮齿动物的差异。结果表明,甘肃鼢鼠鼻腔中嗅黏膜所占比例较大,几乎覆盖了上鼻甲的大部分和鼻中隔的1/2以上,这与其发达的嗅觉功能是相适应的;另外,呼吸黏膜中杯状细胞所分泌的黏蛋白能保护呼吸道上皮免受细菌、病毒侵害,但甘肃鼢鼠呼吸黏膜中杯状细胞很少,这与其在实验室饲养环境下免疫功能低下的事实是一致的,推测杯状细胞的缺失可能是甘肃鼢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Meroc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在鼻腔填塞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M ero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在鼻腔填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M eroc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对96例患者(M erocel组)进行鼻腔填塞,以凡士林纱对9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鼻腔填塞,比较两组的局部疼痛、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止血效果。结果:两组的局部疼痛、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出血量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M eroc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在鼻腔填塞中的疗效肯定,安全有效,通过适当护理,将大大减少鼻部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鼻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10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中合并有高血压病32例,鼻中隔偏曲、鼻粘膜糜烂15例,动脉硬化12例,血液病、肝硬化各2例。行微波及电灼治疗18例,前鼻孔填塞76例,鼻腔反复填塞6例,鼻中隔粘膜下剥离及鼻中隔矫正术7例,颈外动脉结扎2例,动脉栓塞术治疗1例,均止血成功。结论:对于鼻出血首先要明确病因,选择适宜的止血方法,同时要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合肥野生动物园袋鼠口腔和鼻腔的带菌情况进行调查。[方法]从袋鼠口腔和鼻腔中分离致病菌,并采用细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选用14种常用抗菌药物,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4份袋鼠口腔样本中均分离到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中12只袋鼠口腔分离到葡萄球菌,占85.7%;从4只袋鼠口腔分离到链球菌,占28.5%;从2只袋鼠口腔同时分离到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14.3%。同时,从14只袋鼠鼻腔中均分离到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ZS-1菌株对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磷霉素类、林可霉素类和四环素类药物敏感。鼻腔中细菌对磷霉素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药物敏感。口腔中的细菌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均无耐药性,鼻腔中分离的细菌对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强力霉素和阿莫西林耐药。[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袋鼠口腔和鼻腔细菌感染类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事件一:2009年9月18日,小浦跟妈妈旅游时不幸被雷击中。她刚被送到医院时,耳朵里塞着的耳机已被雷击成两截,从耳道到右脚留下了一道电击的痕迹,右脚乌紫,并出现呕吐、鼻腔出血、神志不清、浑身抽搐等症状。从小浦身上留下的电击伤痕迹主要在耳道处来看,她被雷击伤是由MP3耳机导电造成的。经过医院全力抢救,她的身体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