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35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45篇
  547篇
综合类   460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研究铁调素调节蛋白(hemojuvelin,HJV)在硬骨鱼中抵御病原菌感染和维持自身铁稳态过程中的作用,实验扩增了尼罗罗非鱼铁调素调节蛋白基因(Onhjv)的开放阅读框(ORF),分析其在健康尼罗罗非鱼各组织中的分布模式及在抵御病原菌感染和调节铁稳态中的相关作用。结果显示,Onhjv的ORF全长由1 248个碱基组成,编码415个氨基酸,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Onhjv在尼罗罗非鱼各组织中广泛分布,并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无乳链球菌或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Onhjv在肝脏、脾脏、肠和鳃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体外头肾单核/巨噬细胞和肝细胞中Onhjv表达量在受到这2种病原菌应激下也显著上调。此外,在1和10μmol/L FeCl_3溶液刺激后,Onhjv表达量在肝脏、脾脏、肠和鳃等组织,以及头肾单核/巨噬细胞和肝细胞中的表达量也呈显著上调。受重组罗非鱼IL-6蛋白[(r)OnIL-6]刺激后,头肾单核/巨噬细胞中Onhjv表达量显著上调,表明炎症因子可以促进Onhjv表达。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铁调素调节蛋白在宿主抵御病原菌感染和维持铁稳态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本实验为探究HJV在硬骨鱼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研究铁代谢在宿主防御病原菌感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2.
A long‐term feed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cottonseed and soybean meal (CS) with iron and phosphorus supplements in diets for oliv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Olive flounder with an initial average size of 28.5 ± 0.35 g (mean ± SD) were divided into 15 groups (three tanks per dietary treatment) and fed 480 g kg?1 crude protein diets in which each of five isonitrogenous diets was formulated to contain different levels of cottonseed/soybean meal (1 : 1) to replace fish meal (FM) with iron and phosphorus supplementations. The five experimental diets were as follows: diet 1 (control), 0%CS; diet 2, 20%CS; diet 3, 30%CS; diet 4, 30%CS + Fe&P; and diet 5, 40%CS + Fe&P. After 26 weeks of feeding trial,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weight gain, feed utilization and survival among all the treatments. The total gossypol accumulation in liver of fish f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ir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fish fed diets without supplementation of ir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ddition of iron in diets could prevent the absorption of free gossypol.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dietary supplements of iron and phosphorus could increase the inclusion of cottonseed and soybean meal for FM replacement in diets for marine fish species.  相似文献   
23.
水稻根表铁膜对磷的富集作用及其与水稻磷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使铁毒耐性不同的两个基因型水稻根表分别形成有铁膜和无铁膜的根系,研究水稻根表铁膜对磷的富集作用及其与水稻磷吸收的关系。不同基因型水稻根表形成的铁膜厚度存在显著差异,对介质中磷的富集能力也有显著差异。根表形成的铁膜越厚,对介质中磷的富集作用也越大,即根表铁膜数量与铁膜对磷的富集量呈显著正相关。铁膜对磷的富集作用是一个化学过程,吸附可在0.5~1.0 h内达到饱和。根表铁膜明显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表明在淹水降低土壤磷有效性时,水稻根表铁膜富集的磷可作为磷库,保证水稻能正常吸收利用磷。  相似文献   
24.
为探明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的分布状况,检测了湘西州主要烟区488个土壤样本的有效铁含量,并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适宜样本分布、县域差异、土壤类型差异、海拔高度差异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总体水平高,平均值83.20 mg/kg,变幅10.04~328.89 mg/kg,变异系数82.31%。②不同县之间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不显著,从大到小依次为: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③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极显著,从高到低依次为:红灰土、石灰土、红壤、黄壤、水稻土、黄棕壤。④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不显著,5个海拔高度组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平均为62.00~192.00 mg/kg。⑤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Kriging插值图显示,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总体上呈斑块状分布态势,以有效铁含量89.9~184.0 mg/kg为主要分布面积,主要分布在湘西州的南部和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25.
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居群根表铁膜形成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表铁膜形成能力反映了水稻根系氧化力的强弱。为了了解普通野生稻根系氧化力,采用水培铁胁迫试验对5个水稻品种和2个普通野生稻居群根表铁膜形成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亚洲栽培稻相比,普通野生稻拥有较高的根孔隙度,但其根表铁膜含量较低;供试植株的根孔隙度与根表铁膜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这很可能与侧根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26.
鲤血清转铁蛋白纯化及其与铁离子的结合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及制备性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获得含有鲤(Cyprinuscarpio)血清转铁蛋白(Tf)的PAG条带,同时除去SDS及考马斯亮蓝,分离纯化了转铁蛋白,并做铁离子结合试验及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转铁蛋白结合铁离子后的特异吸收峰为467nm,说明,去SDS后转铁蛋白仍有很强的铁离子结合能力,用普通SDS-PAGE法测得鲤血清Tf分子量约为74000Dal  相似文献   
27.
测定了栉孔扇贝在不同浓度铅(Pb2 )胁迫下血清与血细胞中非特异性酯酶(NSE)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当Pb2 浓度在0.02mg·L-1和0.05mg·L-1时,血清中的酯酶活力和血细胞中以α-丁酸萘酯为底物的酯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当Pb2 浓度达到0.1 mg·L-1时,酶活力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和血细胞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变化随着Pb2 浓度的升高呈现较明显的抑制-诱导-抑制规律.栉孔扇贝血淋巴中两种酶对水体中Pb2 污染反映比较灵敏,可以作为检测海洋早期铅污染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8.
干湿交替对作物根际特征及铁膜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晓莉  傅友强  甘海华  沈宏 《土壤》2016,48(2):225-234
铁膜普遍存在于水生植物的根系表面,根际周围Fe~(2+)的浓度和根系氧化力决定了根表铁膜的数量。干湿交替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灌溉技术。在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和氧气含量的变化导致根际土壤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从而对根表铁膜的形成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过程对根际特征变化的影响,分析了根表铁膜的形成条件、化学组成与空间结构和根表铁膜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干湿交替对铁膜形成的影响以及干湿交替诱导铁膜形成的可能机制。最后对干湿交替诱导铁膜形成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施用生物炭和零价铁粉对土壤中镉形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施用生物碳和还原性铁粉,研究其对土壤镉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碳或还原性铁粉单施及二者配施均极显著改变土壤镉形态.其中生物炭、还原性铁粉二者配施效果优于单施;单施生物炭主要对交换态镉的降低效果显著,同时对碳酸盐结合态镉、有机结合态镉及残渣态镉的形成起显著作用;而单施还原性铁粉对铁锰氧化结合态镉的形成起显著作用.另外,镉的活性指数从4.36降到0.97,不同形态镉含量的最大变化为,交换态镉比例从81.04%降到49.16%;碳酸盐结合态镉从9.44%升到17.93%;铁锰氧化结合态镉从2.95%升到10.88%;有机结合态镉从2.66%升到11.33%;残渣态镉从3.91%升到14.42%.在16个处理中,I3B2(铁粉0.045 g/kg土和生物炭3.0 g/kg土)处理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0.
还原容量(RC)是衡量胡敏酸(HA)还原特性的重要指标。采用饱和H2振荡法和土壤溶液法对HA分别进行化学和微生物预处理,分别以硝酸铁(Fe(NO3)3)、柠檬酸铁(FeCit)作电子受体,测定了三种HA(上海巨枫SH,天津光复TJ,缙云山JY)的本底还原容量(NRC),化学还原容量(CRC),微生物还原容量(MRC)。对不同电子受体条件下、不同初始状态和不同种类的胡敏酸的R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HA中,以缙云山土壤提取的胡敏酸RC值最高,还原容量最大,分别为20.21?0.26mmolc mol-1C (NRC)、26.02?1.12mmolc mol-1C (CRC)和29.29?1.56mmolc mol-1C (MRC)。两种电子受体中,采用Fe(NO3)3得到的RC明显高于在FeCit条件下。另外,溶液态HA的RC明显高于固态。由此证明胡敏酸还原容量是一个相对量;其容量大小不仅和自身结构、性质有关,也受到HA初始形态和不同电子受体的影响。对比三个还原容量指标发现CRC和MRC显著大于NRC,而CRC和MRC之间无明确大小关系,因此用CRC来表征HA被微生物还原后的还原容量(MRC)还需作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