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4篇
综合类   9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大力发展沼气改善巢湖水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秦敬东 《中国沼气》2001,19(3):42-44
本文论述了巢湖富含氮、磷,面源污染大于点源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大力发展沼气,推广使用沼肥,防治面源污染,从而改善巢湖水质。  相似文献   
62.
巢湖马鞍山西北坡土壤侵蚀及其N、P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鞍山西北坡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时间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试验数据,分析了坡面土壤氮磷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和次降雨前后土壤颗粒组成与氮磷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坡面土壤及氮磷元素移失量的估算。结果表明,速效磷含量由1月到7月呈增加趋势;土壤全磷含量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在空间上随海拔高度降低而逐渐增加;土壤的全氮与水解氮在季节上表现出春季较高,而夏季较低的特点,在空间上呈从山体下部向上逐渐降低的趋势;降雨后,坡地表层土壤氮磷含量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速效磷和水解氮降幅明显高于全磷和全氮,土壤颗粒组成呈现出粘粒和粉粒含量减少,砂粒含量相对增加的趋势;坡面土壤的平均流失厚度为0.41 cm/a,平均流失量为5 412 t/(km2.a),氮素和磷素的平均移失量分别为9.12,2.30 t/(km2.a)。  相似文献   
63.
以巢湖市中心城区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方法,并探讨巢湖市中心城区生态绿地系统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4.
周鑫  王心源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8):66-67,173
岩性和构造控制了巢湖市北山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碳酸盐岩山地岩溶地貌发育.研究表明:该区岩溶演化具有长期性、多代性和继承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5.
风景道作为一类线性景观空间,对于打造城市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引导旅游带游憩空间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的风景道选线是评估城市景观印象、游客游憩体验的重要指标。以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为导向,选取水域因子、地形坡度、绿地斑块、旅游资源、交通道路5个因素作为风景道选线的指标因子,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结合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适宜性及其效益研究,得出风景道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的分析结果,建立旅游带风景道最优选线的普适性思路,为环巢湖风景道旅游空间的上位规划及其他相关环湖区域布局分析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66.
巢湖流域非点源N·P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辉  张之源  贾良清  盛周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52-10453,10456
结合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实际情况,采用最佳管理措施(BMPs),通过分析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探讨了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措施,分别从陆域非点源污染治理和水体非点源治理两方面提出了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7.
基于GIS和RS的巢湖流域水土流失评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汤丽洁  舒畅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1):305-308,31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提取了巢湖流域地表覆盖、水土保持措施、坡度坡长、土壤可蚀性、降雨侵蚀力5个主要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并运用修正的通用土壤侵蚀模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估算土壤侵蚀量,生成水土流失等级分布图,从而完成对巢湖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的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水土流失主要为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93.87%和6.04%.此外,坡度和植被覆盖是影响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巢湖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及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8.
通过巢湖2018年水质与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对水质状况,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种类组成,密度与生物量、优势种类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巢湖2018年夏季浮游植物为118种(含变种),隶属5门26科60属,细胞丰度与生物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3.1×107 cells/L,平均生物量为5.7 mg/L;浮游动物140种(含属),其中枝角类、桡足类各9种,轮虫24种,纤毛虫98种(含属),平均丰度1898.9 ind./L,生物量为4.4mg/L;底栖动物为16种(含属),平均密度为495.5 ind./m2,平均生物量为42.04 g/m2;鱼类47种,隶属于8目15科,优势鱼类为刀鲚Coilia ectenes、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太湖新银鱼 Neosalanx taihuensis等,各样点浮游生物与底栖动物有明显差异。在巢湖流域未来管理中,综合运用食物链调控技术、提高污水排放标准等生态修复工程,以提升巢湖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9.
巢湖流域土壤全磷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巢湖流域土壤全磷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揭示了土壤全磷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磷的半方差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全磷分布显示为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NE60°方向上全磷各向异性结构明显,长轴变程为37.9km,短轴变程23.8km;主要受成土母质的控制,土壤全磷在NE-SW方向整体上呈带状分布,空间结构性较好。受地形影响,在海拔较高的丘陵区和主要河流两侧土壤全磷含量相对较高;在城市周边地区,由于肥料投入较高,也往往形成局部的全磷高含量区。土壤全磷含量的分布格局及其主导影响因素随着研究尺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受当前采样尺度的限制,具体在哪些区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为主还需要进一步在较小的尺度下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0.
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及未利用土地共7类,通过ENVI、GIS、Fragstats等软件对研究区1998年、2008年和2018年3个年份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乡村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结合研究区相关历史资料探究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间,农村居民点发展用地主要由耕地和林地转化而来,耕地和林地转化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比共计其增长总面积90%以上,是农村居民点土地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核密度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高值核密度区域所占比重不断升高,且有相互连接的趋势,其他区间核密度区域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环巢湖地区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及斑块密度整体处于增加趋势,平均最邻近距离不断缩小,聚集度指数近些年呈现下降趋势,景观破碎化指数近些年处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