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21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13篇
  22篇
综合类   381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469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究L-β-苯基乳酸(LPA)在小麦幼苗生长中的调控作用及其适宜浓度水平,为LPA应用于小麦及其他作物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扬麦16为试验材料,以未添加LPA的1%MS营养液为对照组(CK),添加不同浓度LPA(10.0、100.0和1000.0mg/L)的1%MS营养液为处理组,采用基质培养试验培养小麦幼苗,在培养的第7和14d分别测定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与CK相比,添加不同浓度的LPA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效应呈低浓度(10.0~100.0mg/L)增强、高浓度(1000.0mg/L)减弱的规律.适宜浓度水平(100.0mg/L)的LPA处理幼苗,培养至第7和14d时的叶片主要生理指标均较CK显著提高(P<0.05,下同),其中叶绿素含量是CK的29.37和3.57倍,可溶性总糖含量是CK的1.50和2.69倍,可溶性蛋白含量是CK的3.00和4.33倍;IAAO活性显著降低96.64%和95.05%,POD活性显著降低75.69%和71.12%.[结论]LPA对小麦幼苗生长的调节效应类似于其他生长素,即低浓度(10~100mg/L)促进生长、高浓度(1000mg/L)抑制生长.以100mg/L浓度处理的效果相对较好,可在小麦幼苗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基于L-系统规则组合机制的植物建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系统是基于植物学规则进行树木建模的经典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虚拟植物生成与应用中,但在实际建模中还存在规则提取难,建模周期长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L-系统规则组合的建模新方法,该方法利于树木形态及生长规则的复用,从构建基本的分枝结构、叶序、花序和果实等器官不同造型库出发,并结合相关的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知识和野外实测的树木形态因子数据,进行器官模型组合,最终形成树木三维几何模型。最后以龙眼树等为建模实例,基于该方法快速实现了三维建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该方法较适于构建具有复杂器官的高大乔木,还不足以模拟所有的植物,通过介绍该方法,希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L-系统建模的难度,达到快速建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苹果果实L-半乳糖-1-磷酸磷酸酶(L-galactose-1-phosphate phosphatase, GPP)基因的特性,探索苹果GPP基因表达特性及其与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从苹果果实中克隆GPP 全长 cDNA,分析其序列特征,进行原核表达,制备GPP特异抗体,分析GPP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苹果不同组织AsA的关系。【结果】从‘嘎啦’苹果果实中克隆的GPP cDNA(GenBank登录号为 FJ752240)包含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813 bp,编码270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29 kD,该基因与其它植物报道的GPP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与肌醇-1-磷酸磷酸酶基因差异较大。构建的pET-32a(+)-GPP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E. coli BL21)中异源表达后,获得主要以包涵体存在约50 kD的融合蛋白GPP-His(His约21 kD)。以该蛋白制备抗体,与重组蛋白的Western杂交表明该抗体能与GPP发生特异反应。对苹果可溶性蛋白杂交显示,苹果体内GPP蛋白约33 kD。在苹果不同组织中,GPP mRNA与蛋白质的相对表达水平与AsA含量存在明显的一致性。【结论】以单体形式存在的苹果GPP蛋白具有翻译后修饰特性,且该基因的表达在苹果AsA合成调控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时试验家兔肝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E. 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NO供体硝酸甘油(GTN)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利用NOS活性测试盒测定肝的iNOS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浓度,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根据试验兔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来进行病变计分.结果表明:感染E. 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GTN组、L-AG组4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硝酸甘油可在兔体内释放NO,对球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稍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相反,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或杀伤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技术实验室筛选的具有降解L-苹果酸功能的酿酒酵母FM-sc-08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和60Co-γ射线2种诱变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其进行诱变育种.结果显示,紫外线诱变之后获得1株降解L-苹果酸能力较出发菌株FM-sc-08提高11.23%的突变株FM1-53;用60Co二次诱变FM1-53,筛选获得1株降解L-苹果酸能力比FM1-53提高22.23%的突变株FM2-9,该菌株比原始菌株FM-sc-08的降酸能力提高29.45%.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FM1-53和FM2-9菌株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6.
以六年生鲜人参、生晒参、红参为试验材料,建立腺苷和L-焦谷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RP-HPLC法分析样品中腺苷含量,依利特Hypersil ODS2(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40℃;RP-HPLC法分析样品中L-焦谷氨酸含量,COSMOSIL 5C18-PAQ(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醋酸钠水溶液(8∶92),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40℃.测得鲜人参及其加工品中腺苷含量为0.332 ~ 0.457 mg/g,L-焦谷氨酸含量为0.315 ~1.056 mg/g.结果表明:腺苷和L焦谷氨酸含量在鲜人参及其加工品中呈规律性变化,鲜人参中腺苷和L-焦谷氨酸含量最高,加工品次之.因此在抗糖尿病活性方面,鲜人参较其加工品应更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7.
 将84头42日龄断奶、体重11千克的大白猪♂×(兰德瑞斯♂×北京黑♀)♀杂交一代仔猪按每组12头(6♂+6♀)分为7组,每组猪被饲以按有、无鱼粉,高、低蛋白质水平,含豆饼或棉籽饼和补充合成氨基酸与否设计的7种试验日粮中的一种,至体重增到87千克。试验结果如下: 1. 在使用合成赖、苏、色氨酸条件下,6周龄断奶仔猪可以用无鱼粉豆饼和/或棉籽饼-玉米日粮养至上市体重,日增重和饲料/增重值与喂鱼粉豆饼-玉米日粮的猪相似。 2. 用合成赖、苏、色氨酸强化11-25,25-60,60-87千克体重阶段蛋白质分别为17%、14%和12%的低蛋白豆饼和/或棉籽饼日粮,猪的增重、饲料效率明显改善而与相应阶段喂蛋白质含量19%、16%和14%的有、无鱼粉高蛋白豆饼和/或棉籽饼日粮的猪无明显差别。 3. 在添加赖、苏、色氨酸条件下,棉籽饼能够代替11-87千克体重肉猪日粮中全部鱼粉和豆饼。向低蛋白棉籽饼日粮补加上述三种氨基酸的效果大于对低蛋白豆饼日粮的添加效果。 4. 向低蛋白棉籽饼-玉米生长-肥育猪日粮补加合成赖、苏、色氨酸可以明显改善猪的生产性能并有效地预防烟酸缺乏症发生。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新型分离技术-原位分离在L-乳酸发酵中的应用,主要为吸附发酵、萃取发酵、膜法发酵和电渗析发酵,分析了各种方法快速移走代谢产物的原理,探讨了各自所存在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9.
日粮色氨酸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比例为100:68:65:59的玉米—玉米蛋白粉基础日粮中,添加合成的 L-色氨酸构成5种色氨酸(TRP)水平的日粮(TRP 水平分别为0.125%、0.155%、0.180%、0.215%和0.24%)。将35头太湖母猪与长白公猪的杂交仔猪在35日龄断奶时,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上述为同 TRP 水平的日粮,饲养期长达30天。结果表明,日粮(TRP)水平显著影响仔猪的日均耗料量(ADFI)、日均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FCR)。TRP 水平为0.215%时,仔猪生长性能最好。TRP 水平为0.24%时仔猪的生长性能与0.215%时差异不显著(P>0.05)。TRP 水平在0.125%~0.215%范围内,仔猪 ADG、ADFI 与 TRP 水平呈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ADG(g)=2.57 TRP(mg/kg)-80.21,(r=0.99,P<0.01);ADFI(g)=2.49 TRP(mg/kg)+220.31,(r=0.95,P>0.05);FCR 与日粮 TRP 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为:FCR=2.877-5.668 TRP(%),(r=0.945,P<0.01).血清尿素氮(SUN)含量与日粮 TRP 水平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 SUN=19.47-34.35TRP(%),(r=0.95,P<0.05)。从仔猪生长性能和 SUN 两项指标确定 TRP 在理想氨基酸模式中的相应值分别为18和20。在 TRP 水平0.125%~0.215%范围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与 TRP 水平呈现正相关,在0.215%时最高;TRP 水平在0.24%时与0.215%时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 TRP 水平对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 TRP 水平对血清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而血清蛋白含量随 TRP 水平升高而增加,在0.215%时最高。血清蛋白质系数(A/G)在各 TRP 水平间有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 TRP 含量在0.125%时,A/G显著降低(P<0.05),A/G 在 TRP 水平为0.215%时最高,TRP 在0.125%~0.215%之间,A/G 呈现线性递增,回归方程为:A/G=9.34TRP(%)+0.956,r=0.98,P<0.05),而 TRP 水平为0.24%与0.215%的两组 A/G 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究鼠李糖凝集素(Rhamnose-binding lectin, RBL)在硬骨鱼非特异性细胞防御病原菌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为研究模型,首先通过分离头肾单核/巨噬细胞进行体外菌应激实验,发现在罗非鱼两种重要的致病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应激后,尼罗罗非鱼L-鼠李糖凝集素1(OnRBL-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发现OnRBL-1重组蛋白能够调节病原菌诱导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包括显著抑制菌诱导的IL-6、IL-8和TNF-α的表达,和促进IL-10和TGF-β的表达。此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OnRBL-1具有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增强呼吸爆发水平和上调活性氧的释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OnRBL-1在罗非鱼单核/巨噬细胞非特异性细胞防御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为探讨RBL-1在硬骨鱼宿主防御病原菌感染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并有助于完善和丰富硬骨鱼类RBL的功能和在抗菌免疫应答中的基础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