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26篇
综合类   176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新鲜香菇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新鲜香菇失水率和干香菇复水比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干燥前食盐溶液渗透预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渗透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渗透温度30℃,渗透液浓度10%,渗透时间90 min,在此工艺条件,新鲜香菇的失水率为13.9%,干香菇的复水比为4.8。  相似文献   
22.
产木质素降解酶类香菇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DA-Bavendamm平板和PDA-RB亮蓝平板对24个香菇菌株进行显色试验,得到Cr 26,Cr 241,Cr 8001,Cr 135,As 5.560,As 5.531等6个可以同时产漆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优良香菇菌株.对其进行液态产酶试验,结果表明,Cr 241是产木质素降解酶类活性最高的香菇菌株.  相似文献   
23.
考察不同物理状态培养基条件下pH对香菇、滑菇、金针菇漆酶活性的影响,为香菇、滑菇、金针菇的栽培提供重要参考。固化培养基以及液体培养基以NaOH作为碱化剂,固体培养基以壳灰作为碱化剂,考察不同pH对3种食用菌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碱化培养可提高3种不同食用菌的漆酶活力,并与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有关。香菇在固化、液体、固体培养基中,pH分别为6.5、6.5以及6.0时漆酶活性最高,比对照提高5.3%~14.0%;金针菇适宜的pH分别为7.0、6.0和6.5,与对照相比提高35.9%~343.0%;滑菇适宜的pH均为6.0,与对照相比提高3.1%~94.9%。  相似文献   
24.
[目的]针对4个香菇主栽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品种。[方法]通对过韩香1号、釜山1号、香菇VED与L808等4个香菇品种间的对比试验和DUS测试,获取各品种菌丝生长速度和性状特征的差异,并对其产量进行比较。[结果]香菇VED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釜山1号菌丝生长速度最慢;品种间性状对比DUS测试结果,釜山1号同L8082个品种的母种菌丝生活力差异较大,但其子实体各性状指标均比较接近;前三潮菇产量对比试验,L808品种产量最高。[结论]可为香菇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了摸清定向出菇新技术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为对照,开展了定向出菇新技术的出菇试验。试验选用2个香菇品种L808和兴农1号,统计香菇产量,测量子实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在产量上的表现因品种而异,对于品种L808,采用2种栽培方式,其产量持平;而对于品种兴农1号,采用定向出菇技术栽培的产量显著高于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新技术在单菇重、菌盖直径等子实体形态特征指标方面优于传统的免割保水膜袋法。研究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可用于香菇栽培。  相似文献   
26.
主要通过双-单杂交技术,探讨造成香菇原生质体单核化后2种交配型单核体分离比例偏离1∶ 1与细胞质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双-单杂交所形成的由受体细胞质和受体、供体细胞核组成的同质异核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裂解后,毫无例外地都是与受体交配型相同的核居多,说明受体细胞质环境对双-单杂交所得异核体裂解后的核的存活和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双-单杂交中,作为供体的2个核中只有亲和力强的那个核优先迁移到受体中,形成新的异核体,即存在先导核,先导核与B因子的亲和特异性有关,特异性越高,先导核迁移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27.
香菇多糖的纯化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香菇中提取到的水溶性粗多糖,用Sevag法结合酶法去蛋白,透析,甲醇分级得到2个多糖级分,分别命名为Len1和Len2。去蛋白后多糖经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精品多糖Len3,经纸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表现单一区带或单一峰。经酸水解后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Len2含甘露糖、葡萄糖,摩尔比为甘露糖:葡萄糖=10.50:1.00,Len3含木糖、甘露糖、葡萄糖,摩尔比为木糖:甘露糖:葡萄糖=0.67:2.45:1.00。200 ̄400nm紫外扫描,无核酸和蛋白吸收峰。4000 ̄650cm^-1红外光谱扫描,呈多糖类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28.
建立了盐酸酸化─蒸馏─离子色谱法测定香菇中亚硫酸盐含量的分析方法。香菇在盐酸(体积比1∶3)介质中水蒸汽蒸馏进行提取净化,采用ASRS4型阴离子抑制离子色谱检测,色谱柱为AS18(250 mm×4 mm)不锈钢柱,柱温30℃,23mmol/L KOH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25μL,电导检测器温度35℃;外标法定量。试验证明,该方法检测线性范围5~50μg/mL,相关系数r=0.9998,最低检出量为2.0×10-9g(S/N=3),最低检出浓度为1.6 mg/kg,香菇中亚硫酸盐添加回收率85.6%~104%,相对标准偏差1.8%~3.4%。该方法能够满足香菇亚硫酸盐质量安全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9.
利用意杨木屑和棉籽壳混合物作为香菇栽培碳源基质,研究两者配比对菌丝生长状况、鲜菇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香菇栽培原料选择及意杨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以意杨木屑52%、棉籽壳24%为碳源的配方栽培香菇菌丝生长最好,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89.40%,比对照(常规阔叶木屑配方)高2.45个百分点;该配方产投比也最高,为19.16,是对照的1.31倍。从香菇产量和产投比综合来看,以意杨木屑52%、棉籽壳24%为碳源的配方栽培香菇最优。  相似文献   
30.
以多糖浸出量为指标,进行银耳、竹荪、香菇、姬松茸的浸提工艺优化,获得最佳浸提工艺参数为:银耳浸提料水比1∶100,温度90℃,浸提时间3 h;竹荪浸提料水比1∶110,温度100℃,浸提时间3 h;香菇浸提料水比1∶80,温度100℃,浸提时间3 h;姬松茸浸提料水比1∶100,温度100℃,浸提时间3 h.经复合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