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17篇
基础科学   57篇
  122篇
综合类   458篇
农作物   22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制种玉米种子乳线发育的水氮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线是判定玉米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明确灌水和施氮对制种玉米种子乳线发育的影响,以‘郑单958’和‘先玉335’制种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充分灌溉(6 000 m3·hm?2,W6000)、中度胁迫(4 500 m3·hm?2,W4500)、重度胁迫(3 000 m3·hm?2,W3000)3个灌水梯度,不施氮[0 kg(N)·hm?2,N0]、中氮[225 kg(N)·hm?2,N225]、高氮[450 kg(N)·hm?2,N450]3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水氮应用对制种玉米种子乳线发育进程、籽粒含水量、百粒重、籽粒脱水和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制种组合在不同水氮条件下种子乳线发育表现出明显差异;不同水氮条件下‘郑单958’乳线发育进程历时18~24 d,较‘先玉335’的33~36 d短;随灌水量增加,‘郑单958’种子乳线发育有延迟趋势,而‘先玉335’种子乳线受灌水量影响不显著;在乳线同一发育阶段,灌水和施氮均对籽粒含水量无显著影响,百粒重均表现为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不同灌水处理间,‘郑单958’种子在重度胁迫条件下的脱水速率显著高于中度胁迫和充分灌溉,施氮量间无显著差异,‘先玉335’种子脱水速率各灌水量间无显著差异;‘郑单958’种子的灌浆速率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充分灌水条件下,不施氮处理灌浆速率显著高于施氮处理,而‘先玉335’灌浆速率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同一灌水条件下均是中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和高氮处理;‘郑单958’种子每脱水1%,籽粒百粒重增加幅度在0.37~0.88 g,而‘先玉335’在0.43~1.34 g。因此,‘郑单958’种子乳线发育受灌水影响显著,水分亏缺致使种子脱水加速,乳线进程加快;‘先玉335’种子乳线发育受氮素影响显著,氮素不足和过量均影响种子灌浆,延迟乳线发育。  相似文献   
82.
以‘榆糜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正常供水为对照,研究拔节期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抽穗期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对糜子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和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抑制糜子籽粒灌浆过程中的淀粉分支酶(Q酶)、蔗糖合成酶(SS)、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3种酶活性,不同胁迫程度相比,重度水分胁迫对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影响较大,中度水分胁迫次之;不同胁迫时期相比,拔节期水分胁迫对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影响较大,抽穗期水分胁迫次之。3个酶的变化与籽粒灌浆动态相关联,Q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在糜子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之后,AGPP最高活性出现的时间提前或同步于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相关分析表明,Q酶、SS和AGPP活性与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见,水分胁迫使糜子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籽粒灌浆速率和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83.
The grain-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six rice varieties (combin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ir relative biochemistry composition during phytate synthesizing and grain plumpness were studied. Regarding results for ISHR1,ISHR2, R198 and JW21, with good grain plumpness, the two-step-filling in superior spikelets and inferior spikelets was not clear, while for ISHR3 and 559, with poor grain plumpness, it was very clear. From booting stage to flowering stage, the contents of phytate and inositol in varieties with good grain plumpnes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varieties with poor grain plumpness. While at grain filling stage, the content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in varieties with poor grain plumpnes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varieties with good grain plumpness. The contents of phytate and inositol from booting stage to flowering stage was highl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itial filling power (RO), the mean filling rate (RM) and grain filling percentage (PGF), and the content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at grain filling stage was negativel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R0, FM and PGF. Furthermore,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ing grain filling was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84.
对公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及其预探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从管理和施工两个方面对公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及其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5.
Identification of readily measured trait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productivity of field crops is important to breede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out whether pod filling rate or duration of pod filling greatly decide final pod weight in greengram and blackgram. The effective pod filling duration is only 16 days in both the crops. Pod filling rat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duration of pod development. Richards function is found to more closely fit the data on pod development from anthesis to maturity in both the species.  相似文献   
86.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郑单958和丰单3号为材料,于六叶期喷施玉米专用抗冷剂聚糠萘水剂(PKN),研究PKN对黑龙江省3个积温带上花后玉米穗位叶衰老生理及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第I积温带到第III积温带,气温逐渐降低; 两玉米品种穗位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叶绿素(Chl a+Chl b)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同一积温带,两品种不同处理的穗位叶SOD、POD、CAT的活性随生育期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单峰变化趋势,而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PKN处理后3个积温带的两品种穗位叶SOD、POD、CAT的活性及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MDA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呈下降趋势。从第I积温带到第III积温带,两品种籽粒的干重均随籽粒的发育呈“慢—快—慢”的S型变化,而灌浆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且两品种籽粒干物重和灌浆速率呈下降趋势; PKN处理后两品种的籽粒干物重和灌浆速率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10年和2011年PKN处理后3个积温带两品种的产量均增加。2010年第III积温带的ZDTR和FDTR的增产幅度比第I、第II积温带高2.58%、1.17%和2.04%、1.48%。2011年第III积温带的ZDTR和FDTR的增产幅度比第I、第II积温带高8.2%、5.1%和3.4%、0.8%。由此可见,PKN处理后延缓玉米叶片衰老,提高籽粒的灌浆速率,最终增加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87.
试验对9个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以授粉后不同时间采收果穗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进行测定,及对籽粒3个面的果皮厚度采用显微测微法进行测量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籽粒的3个面的果皮厚度在授粉后灌浆期间均出现相对独立的变化趋势,同时不同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在授粉后18~22 d出现了最大值,结合两者分析,春季播种的不同熟期超甜玉米适宜采摘期不同,早熟的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18天左右,中熟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20天左右,迟熟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22天左右。  相似文献   
88.
天津滨海新区盐碱土绿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论述了天津滨海新区自然条件与土壤盐碱化关系,当前滨海新区城市绿化盐碱土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并提出了今后滨海新区盐碱土治理研究重点和方向。当前滨海新区盐碱土治理模式以"抬"为基础,以"排"为核心,并辅助农业措施、物理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土方填垫、暗管排水、翻土晒垡、施肥整地、客土改良、盐生植物改土、绿肥改土、耐盐碱园林植物改土等。  相似文献   
89.
简要介绍了HACCP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将其应用于热灌装绿茶饮料的生产过程当中,从品管的角度分析产品的危害因素,确定了关键控制点。通过HACCP体系在热灌装绿茶饮料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热灌装绿茶饮料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全员素质。  相似文献   
90.
为直观揭示施氮对小麦籽粒灌浆的生理效应,以徐麦30(强筋小麦) 和扬麦13(弱筋小麦)为材料,采用树脂包埋样品进行半薄切片和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从形态学角度研究了孕穗期施氮对小麦颖果腹部和背部胚乳细胞物质充实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后颖果腹部和背部胚乳细胞蛋白体数目增加,花后11、15和19 d最显著,同时蛋白体的聚集方式发生改变,对照组(不施氮)胚乳细胞内以小蛋白体为主,呈散状分布,而施氮组胚乳细胞含有许多大蛋白体或蛋白聚积体,分布较为集中。徐麦30蛋白体发育对氮素的响应程度高于扬麦13。施氮后腹部胚乳细胞淀粉粒排列更为紧密,细胞充实率增加,且扬麦13的响应程度大于徐麦30。施氮也增加了徐麦30背部胚乳细胞充实率,而对扬麦13的影响表现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