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4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754篇
林业   314篇
农学   393篇
基础科学   491篇
  403篇
综合类   2839篇
农作物   298篇
水产渔业   497篇
畜牧兽医   2909篇
园艺   266篇
植物保护   20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研究旨在建立鸭胚成纤维细胞离体培养、传代以及冷冻保存体系,为鸭胚胎或生殖干细胞的离体培养奠定基础。利用胰酶-EDTA消化鸭胚胎组织,10% FBS+DEME营养液培养,获得原代和传代成纤维细胞。分别用DMSO、甘油以及乙二醇作为冷冻保护剂对F1代鸭胚成纤维细胞进行冷冻保存,检测复苏后细胞的生长情况。利用此方法可以获得高活性的鸭胚成纤维细胞,并可成功传至第三代。其中F1代与F2代细胞活力最好,达到90%以上。3种冷冻剂保存的细胞复苏后均与F1代细胞的活力存在明显差异,均小于80%,其中用DMSO冷冻保存的细胞复苏后活力最强,生长密度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992.
枣裂果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浸水模拟降雨、石蜡制片和显微测量技术,以极易裂、中抗和极抗裂品种为材料,测量枣果表皮厚度、梗洼下空腔、果肉空腔和果肉细胞大小及其变化,探讨成熟期枣裂果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表皮厚度差异极显著,且极抗裂品种表皮最厚,极易裂品种最薄,中抗品种居中,表皮越厚越抗裂。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梗洼下空腔与枣果比率差异极显著,极抗裂品种比率最小(0.24%~0.26%),极易裂品种最大(0.62%),梗洼下空腔越小越抗裂。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果肉空腔大小差异极显著,极抗裂品种最小(3 380.82~3 879.12μm2),极易裂品种最大(9 300.49~10 809.86μm2),果肉空腔越小越抗裂。果肉细胞大小没有显著差异,但果肉细胞的吸水速显著不同,极易裂品种果肉细胞吸收最快,极抗裂品种最慢,中抗品种居中,果肉细胞吸水越慢越抗裂。这些研究表明枣果表皮厚度、梗洼下空腔、果肉空腔和果肉细胞的吸水速度共同决定了枣的裂果程度。  相似文献   
993.
旨在探讨枣果实裂果的机理,笔者采用石蜡切片法结合电镜扫描分析法,对壶瓶枣果白熟期后的阴面和阳面的果皮细胞层数、大小及果皮皮孔等微观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枣果的逐渐成熟,体积不断膨大,果皮细胞层数和果皮细胞大小均呈现"少-多-少"的单峰变化,进入完熟期后逐渐稳定。  相似文献   
994.
泾河来水来沙对渠首电站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 《水土保持通报》2010,30(6):166-169
针对泾河河流含沙量高,电站运行工况复杂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泾河干流(电站取水口)1994—2009年水文数据,研究了泾河来水来沙变化特点及对电站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烈的区域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下,泾河近16a来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河道来水来沙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汛期来水来沙分别占全年来水来沙量的64.6%和92.6%,尽管来沙量减少但汛期河水含沙量仍然很高。针对泾河来水来沙变化特点,进一步探讨了泾河来水来沙对电站运行的影响,并初步给出了高含沙条件下几种保证电站正常运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针对GA与BP网络优缺点互补的特点,摒弃以往GANN模型的不足,采用以GA优化BP网络权值与阈值,再用BP网络对GA搜索到的近似最优解进行微调的方法,建立了一种能充分发挥两者优势的混合GANN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大气折光实时改正,建立了基于混合GANN的大气折光实时改正模型.通过与其他模型的分析对比表明,该模型科学、精确、易于实现,是一种实用的大气折光实时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996.
水产动物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技术为水产养殖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转基因技术已迅速应用到培育高产、优质和抗逆的水产养殖新品种的研究中,并在解决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水产动物转基因的方法主要是显微注射和精子介导-电脉冲法。涉及对象包括各种鱼类和贝类等。但转基因的定位整合、稳定表达和稳定遗传以及转基因动物的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仍是转基因研究有待攻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97.
双向泵站装置效率换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  张仁田 《排灌机械》1996,14(3):23-27
根据水力计算原理,分析了双流道双向泵站效率和流道效率对泵站装置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原,模型装置效率换算时仅需考虑沿程损失的比尺效应,并据此推导了新的装置效率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减少泵站进水结构内的不良流态,提高泵组运行效率,该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以及BPNN-GA(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Genetic Algorithm)算法对泵站前池内底坎的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为便于计算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在轴向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基础上提出了前池水流流态的综合评价指标F。以综合评价指标F为目标参量,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训练好的BPNN模型,得出最优底坎结构设计参数,并同正交试验设计的最优方案的数值模拟结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2、4号水泵机组运行情况下,相比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最优方案泵站前池水流流态, 1号水泵进水流道的轴向流速分布均匀度提高了16.58个百分点,速度加权平均角增加了4.66°;2号水泵进水流道的轴向流速分布均匀度提高了0.49个百分点,速度加权平均角下降了2.81°;4号水泵进水流道的轴向流速分布均匀度提高了8个百分点,速度加权平均角增加了7.81°,综合评价指标F为1.16,表明前池流态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基于BPNN-GA算法对泵站前池整流底坎参数进行优化,克服传统方法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范围内选出当轴向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最优时的底坎设计参数,为计算智能在泵站优化水力设计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 and Faccoli)是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et)的主要害虫之一[1],该虫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在滇中地区大面积危害,以后蔓延至云南省15个州(市)65个县,迄今已导致6万多公顷云南松林死亡[2-5].2008年以前,该虫曾经长期被认为是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1].与大多数小蠹相似,云南切梢小蠹钻蛀在树皮与边材之间,终生潜伏生活,只有新成虫羽化后的短暂时间飞离树身,在林中活动、觅食、交配,另筑坑道入侵新寄主[6-7].  相似文献   
1000.
以海宁西站站前广场为研究对象,从项目背景、功能布局和交通流线方面进行了论述,探讨景观设计如何处理好与城市交通联结、展示地域文化、塑造门户形象的具体策略,以期能为相关项目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