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89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篇
  24篇
综合类   28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小菊新品种‘枫林黄星’是以‘Branice Sunny’为母本,‘183’株系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舌状花亮黄色,头状花序直径3.7 cm,冠幅63.8 cm,单株着花1 007朵。‘枫林红晕’是以‘388’株系为母本,从德国引进的多个品种为父本混合授粉选育而成,舌状花中上部粉色,下部白色,头状花序直径3.6 cm,冠幅60.2 cm,单株着花847朵。两个新品种冠幅大,株形紧凑丰满,呈半圆形,群体效果良好,适于北京地区秋季绿化。  相似文献   
102.
  多花蔷薇无刺4号(Rosa multiflora'Inermis 4')对根癌病有较强抗性。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接种多花蔷薇无刺4号为目的材料,刺伤处理为对照,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方法,构建了富集多花蔷薇根癌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差减cDNA文库。差异筛选差减cDNA文库后,随机选取增强表达的92个克隆进行测序,去除冗余的cDNA和病菌的基因片段,共得到53个单一序列。利用GenBank数据库进行核酸和蛋白质同源性比较,获得的cDNA片段功能涉及:细胞分裂、生长(22个克隆),逆境防御、信号转导及激素调节(11个克隆)以及初生与次生代谢(10个克隆)。另有10个基因片段功能未知,可能为新的EST。根据测序及比对分析结果,对多花蔷薇无刺4号抗根癌病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3.
为探讨60Co-γ射线对不同庭院月季品种扦插苗的辐射诱变效应,以粉扇、金凤凰、梅朗口红、紫袍玉带、安吉拉、粉色达芬奇、你的眼睛、香槟和九重香9个庭院月季品种的扦插苗为研究对象,60Co-γ射线为辐照源,设置不同剂量(0、25、45、60、80 Gy)进行辐射处理,测定了死亡率、萌芽率、变异率和主要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增加,月季扦插苗平均死亡率逐渐增加,从33.61%(0 Gy)上升至79.71%(80 Gy);植株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植株变异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辐射剂量为45 Gy时,植株变异率达到最高,占总体变异率(4.20‰)的64.70%。此外,不同品种月季对60Co-γ射线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半致死辐射剂量也存在差异,其有效值介于26~55 Gy之间。综合60Co-γ射线对月季扦插苗死亡率、生长势和变异率的影响,推荐庭院月季扦插苗的最适辐射剂量为45 Gy,这为月季辐射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4.
野蔷薇种子休眠深,发芽极不整齐,给育苗带来很大麻烦。以野蔷薇的3个无刺品系No.3、No.4、No.11和野蔷薇变种荷花蔷薇为试材,研究在无菌条件下,冷藏时间、GA3浓度和不同基质对野蔷薇种子发芽的影响,探索快速得到无菌实生苗的条件。结果表明:(1)影响野蔷薇种子萌发最主要的因素是冷藏时间;(2)3个无刺品系种子在冷藏10~15d、GA30.05~0.1mg/L处理时发芽率均在90%~100%,而荷花蔷薇种子在冷藏15d、GA30.05mg/L处理时最高发芽率为73%;(3)选用沙子作基质比蛭石更适合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05.
影响月季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因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温室中的月季植株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3种激素不同浓度配合使用对月季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Ms 2,4-192.0mg/L 6-BA0.2mg/L 活性炭0.3g/L,其最高诱导率达100%,同时还比较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6.
蒋昌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44-12346
[目的]研究RcLEA基因在月季品种中热诱导表达模式及RcLEA基因对多种非生物胁迫耐性。[方法]将耐热和不耐热月季品种进行38℃/3h热激处理,研究RcLEA基因在月季品种的热诱导表达模式;为验证月季RcLEA基因功能,将其转化E.coliBL21,将重组菌株BL21分别置于4、50℃及LiCl、NaCl、Na2CO3、CdCl2、H2O2胁迫下,研究重组菌株对高温、低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结果]38℃/3h热激处理后,该基因在耐热月季品种‘曼海姆宫殿’(Schloss mannieim,SM)、‘赌城’(Lasvegas,LV)中强表达,而在不耐热品种‘新十全’(Kordes Perfecta,KP)弱表达或不表达,表明该基因与月季耐热性关系密切。重组菌株提高了对高温、低温、重金属、高盐、高pH值、氧化等非生物胁迫的耐性,表明RcLEA参与了上述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结论]该研究为后续该基因导入不耐热月季品种提高月季耐热品质及其机理研究提供了思路,也为月季等园林观赏植物的耐热品种筛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7.
利用RT-PCR技术,从切花月季品种"Samantha"中克隆丝氨酸蛋白酶基因RhSep1。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所得到的丝氨酸蛋白酶RhSep1序列进行结构与功能预测。结果表明:RhSep1基因全长2 442 bp,开放阅读框编码769个氨基酸,推定该丝氨酸蛋白酶分子质量为80.48 kD。通过NCBI和MEROPS肽酶数据库等对Rh-Sep1进行Protein Blast,发现RhSep1具有肽酶S83家族SA的典型结构域PetidaseS83(序列为Tyr-108-Leu-341)和PAsubtilisinlike的结构域(序列为Tyr-348-Ile-474)。预测RhSep1可能具有信号肽、明显疏水区和典型跨膜区,同时RhSep1氨基酸序列中存在较多蛋白激酶C和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豆蔻酰化位点。这些活性位点往往与蛋白的磷酸化、G蛋白相互作用等信号转导事件有关,RhSep1可能存在复杂的蛋白水平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揭示多花木兰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模拟干旱条件,测定多花木兰光合、生理指标。[结果]多花木兰的净光合速率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变化不明显,而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使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61.04%、86.27%、87.77%和42.63%;多花木兰叶片丙二醛含量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增加不显著,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丙二醛含量是对照组的1.63倍;多花木兰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其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8.06和3.16倍。[结论]多花木兰耐旱性较强,适宜于偏干旱环境生长,可作为水电边坡植被修复物种。  相似文献   
109.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刺梨微波消解条件,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刺梨中Fe、Mg、Mn、Zn、Cu、Pb、Cd等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优化的刺梨消解程序为:采用HNO3-H2SO4(4∶1)混合酸体系,固液比1∶20,微波功率600 W,消化温度140℃保持4 min。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7种元素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为0.003~0.080μg/m L,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6.25%~104.2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4%,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结果显示,刺梨中Fe、Mg、Zn等含量丰富,Mn和Cu含量中等,而有毒金属元素Cd、Pb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10.
刺梨种质及改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是中国特有的药食两用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刺梨品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该文就刺梨的种质资源及其育种改良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