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154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2篇
  35篇
综合类   664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刺梨微波消解条件,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刺梨中Fe、Mg、Mn、Zn、Cu、Pb、Cd等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优化的刺梨消解程序为:采用HNO3-H2SO4(4∶1)混合酸体系,固液比1∶20,微波功率600 W,消化温度140℃保持4 min。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7种元素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为0.003~0.080μg/m L,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6.25%~104.2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4%,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结果显示,刺梨中Fe、Mg、Zn等含量丰富,Mn和Cu含量中等,而有毒金属元素Cd、Pb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卷丹的安全性,为其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南通军山卷丹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及可能的中毒症状,并测定小鼠的最大耐受量。通过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对其进行系统安全性评价。[结果]卷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于80 g/kg,并且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卷丹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无遗传毒性,是一种安全无毒的中药,可开发成中药新药。  相似文献   
53.
刺梨种质及改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是中国特有的药食两用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刺梨品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该文就刺梨的种质资源及其育种改良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54.
刘焱  高智席  李丽  邓婷  骆礼军  汪华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521-4522,4525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果实芦丁和槲皮素提取的影响,为金樱子(FRUCTUS ROSAE LAEVI-GATAE)药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热水浸提、乙醇回流和乙醇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金樱子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用HPLC法测定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HPLC法测定中芦丁和槲皮素能较好地分离,分别在0.03~15μg/ml(r=0.999 0)和0.04~20μg/ml(r=0.999 4)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12.6和15.2 ng/ml。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芦丁和槲皮素趋势为乙醇超声波辅助法﹥乙醇回流﹥热水浸提,分别为芦丁0.62、1.04和1.52μg/ml;槲皮素0.78、1.18和2.24μg/ml。[结论]乙醇-超声波提取法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5.
以金樱子组培苗的划伤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组合、暗培养时间、添加物L-脯氨酸、叶片不同部位对不定芽直接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DZ浓度为1.5 mg·L^-1、NAA浓度为0.000 5 mg·L^-1时,不定芽直接发生率最高,为9.5%;不同暗培养时间对不定芽直接诱导具有一定影响,暗培养时间为10 d时不定芽的直接发生率最高,为10.5%;添加了不同浓度的L-脯氨酸后不定芽的诱导率不增反降,所以以不添加L-脯氨酸为宜;叶片不同部位的再生率比较中,仅带叶叶柄可直接诱导出不定芽。综上所述,叶片直接再生不定芽的诱导方法是,以金樱子带叶叶柄为外植体,在直接诱导培养基上1/2MS+TDA 1.5 mg·L^-1+NAA 0.000 5 mg·L^-1+CH 100 mg·L^-1+AgNO3 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7.5 g·L^-1,暗培养10 d后,转至正常光周期下培养3周左右,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10.5%。所得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MS+NAA 0.1 mg·L^-1+6-BA 1.0 mg·L^-1生长3周后,增殖系数可达到3.5左右;将丛生芽切割成单芽后转入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壮苗3周,幼苗可长高至3~5 cm;再转入MS+NAA 0.1 mg·L^-1培养基中生根,1个月后生根率达95%。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选出亲和力强、易繁殖、适应北方寒冷地区应用的月季砧木。【方法】研究3种蔷薇砧木和10个月季品种的嫁接成活率。【结果】月季品种间和蔷薇砧木间差异都显著,月季品种和蔷薇砧木是影响月季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月季×蔷薇间的互作差异不显著,月季×蔷薇间没有最优组合.Natebelay蔷薇扦插成活率较高,嫁接亲和性最强,无刺野蔷薇具有抗寒、抗病强等优点。【结论】Natebelay蔷薇应作为月季砧木首选,无刺野蔷薇可作为北方寒冷地区月季砧木  相似文献   
57.
山姜对益生芽孢杆菌体外抑菌活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草药山姜粗提液对益生芽孢杆菌体外抑菌效果,特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山姜煎煮液和乙醇提取液在体外对蜡样芽孢杆菌PAS38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Pab04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直径,并以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4μg/mL硫酸庆大霉素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结果表明,山姜煎煮液和乙醇提取液对两株益生芽孢杆菌和ETEC无抑菌作用,硫酸庆大霉素对蜡样芽孢杆菌PAS38和枯草芽孢杆菌Pab04菌株MIC均为1.25μg/mL,对ETEC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25μg/mL。山姜煎煮液和乙醇提取液对受试菌株抑菌直径与生理盐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硫酸庆大霉素与其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山姜粗提液对两株益生芽孢杆菌无明显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8.
月季‘卡罗拉’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卡罗拉’月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月季组培快繁影响,以期建立月季‘卡罗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适宜月季‘卡罗拉’茎段表面灭菌的最佳组合是75%酒精灭菌30 s结合0.1%升汞处理10 min,污染率为0,芽诱导率为100.00%。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以WPM为基本培养基有利于各阶段的培养,最适宜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是WPM+3.00 mg/L 6-BA+0.10 mg/L NAA,增殖系数为4.48,小苗长势好,植株健壮;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WPM+0.30 mg/L IBA,生根率96.00%,小苗长势好,主根平均长度3~4 cm。  相似文献   
59.
自2007年4月建立月季种质资源圃以来,共收集、引进各类型月季2300余种,其中从荷兰、日本等国外引进品种1700余种。这些月季品种主要分为大花类、丰花类、藤本类、地被类、微型类、原始玫瑰类等六大类。该资源圃为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集品种资源保存、园林观赏、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月季种质资源圃。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60Co-γ射线对不同庭院月季品种扦插苗的辐射诱变效应,以粉扇、金凤凰、梅朗口红、紫袍玉带、安吉拉、粉色达芬奇、你的眼睛、香槟和九重香9个庭院月季品种的扦插苗为研究对象,60Co-γ射线为辐照源,设置不同剂量(0、25、45、60、80 Gy)进行辐射处理,测定了死亡率、萌芽率、变异率和主要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增加,月季扦插苗平均死亡率逐渐增加,从33.61%(0 Gy)上升至79.71%(80 Gy);植株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植株变异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辐射剂量为45 Gy时,植株变异率达到最高,占总体变异率(4.20‰)的64.70%。此外,不同品种月季对60Co-γ射线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半致死辐射剂量也存在差异,其有效值介于26~55 Gy之间。综合60Co-γ射线对月季扦插苗死亡率、生长势和变异率的影响,推荐庭院月季扦插苗的最适辐射剂量为45 Gy,这为月季辐射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