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84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21篇
  76篇
综合类   399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首先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地面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环境因素的保护等谈及了如何做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  相似文献   
72.
利用微透析技术研究植物汁液成分时,所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其透析液来自质外体还是共质体。以冬季水培的吴屯杨和荷兰杨幼苗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制作微透析探针插入杨树嫩茎后,对嫩茎受损部分横切面组织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并加以探讨。结果表明,微透析探针的粗度约为杨树细胞直径20倍,探针对周围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探针插入杨树嫩茎后开始一段时间内收集的透析液将受到破损细胞液的污染,随着微透析时间的推移,逐渐地趋近于质外体汁液。对微透析技术可以获得植物质外体汁液从细胞显微结构变化方面予以解释,为微透析技术在植物质外体研究中的应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73.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周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33-34,36
气象探测环境承担着为科研工作和气象工作提供资料的重要任务,是气象测报的前提和基础,其质量影响测报数据的准确性。加大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力度,有助于提高气象探测结果的准确性与代表性,对保证气象探测工作数据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平阳县气象探测环境的现状出发,分析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以供广大气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活血消银片对血瘀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口服活血消银片,对照组20例口服消银片,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中微血管密度的改变,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活血消银片与消银片对血瘀型银屑病人皮损中微血管密度改善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患者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银片可明显改善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但仍未完全恢复正常,这可能与银屑病的复发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针刺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8例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根据患者辨证分型的不同,分别施以相应的针刺方案治疗;对照组则不辨证统一采用单纯针刺方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疗效指数、SF-36评分、尼群消化不良指数(NDI)以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脱失1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脱失2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和1月后随访时,两组相对治疗前症状指数(NDSI)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指数(NDLQ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显著增加(P<0.05);与同期比较治疗组NDSI明显低于对照组,NDLQI、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FD患者进行辨证针刺和不辨证针刺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辨证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及近远期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6.
一日雅安某鸡场送检10只病鸡,笔者采集病鸡的心、肝、脾、肺、肾、皮肤等器官作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镜检。结果在病鸡皮肤棘皮层细胞质内观察到大量的嗜酸性包涵体。此外还对病鸡作了禽流感和鸡瘟的血清学鉴别诊断,均呈阴性反应。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初步诊断该病例为鸡痘感染。  相似文献   
77.
尾巨桉引种新区连续年龄序列生长量及土壤理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尾巨桉引种新区林木生长量及土壤理化特性,在桂西北乐里林区设置尾巨桉连续年龄序列观测样地,对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1)1~4a生尾巨桉胸径平均总生长依次为5.0,8.0,9.7和10.7cm;树高平均总生长依次5.1,8.8,11.2和12.1m;林分平均总蓄积依次为8.29,31.76,51.45和71.89m3/hm2。2)林地(0~100cm)土壤容重为1.188~1.498g/cm3,总孔隙度为46.79%~59.90%,其中非毛管孔隙度为10.34%~28.50%。3)土壤pH值为5.44~5.60;有机质含量为0.78%~2.51%;全N和全P含量分别为0.04%~0.11%;全K含量为0.40%~0.50%;速效K(42.7~63.5mg/kg)>有效Mn(5.91~22.59mg/kg)>速效P(1.4~6.8mg/kg)>有效Zn(0.61~1.72mg/kg)>有效B(0.07~0.35mg/kg)。研究结果表明,桂西北乐里林区尾巨桉引种新区林地土壤容重较大,土壤主要养分含量普遍缺乏,林木生长量较低。  相似文献   
78.
J亚群白血病病理学观察及抗原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 术对1日龄感染鸡定期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及gp85病毒糖蛋白检测,确定病理变化和J 亚群白血病的组织学嗜性及二者的关系。结 果在3周龄时出现第1只发病鸡,以后所有 鸡发病且病变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加重,主要 在骨髓、肝脏、脾脏、肾脏、卵巢、心肌等组织 中出现瘤细胞增生,并有炎性反应;免疫组在 3周龄时,肝脏、心脏、肺脏、小肠、肾脏、卵巢、 骨骼肌开始出现阳性反应,抗原主要在胞浆 中出现,呈深蓝色颗粒。在10周龄~14周龄 时,骨髓呈中度的阳性反应,而其它组织的阳 性信号出现的程度未见大的变化;在23周龄 时,肝内肿瘤呈较强阳性反应,信号主要集中 在细胞核;整个实验过程中,法氏囊、脑始终 呈阴性反应。研究发现,骨髓及肿瘤的抗原 性较强,并且肿瘤的抗原性要强于骨髓;另外 还发现,在阳性反应强的组织中,病变较明 显,肿瘤细胞增生明显,即阳性反应的组织器 官易形成肿瘤转移灶。  相似文献   
79.
兴隆山保护区在1987年至2007年21年间,采取定点定人定时观测,得出:年平均日照时数是1747.9 h,低于全国该线的日照时数852.1 h;月日照时数是平均145.7 h,范围在181.9 h至116.5 h之间,最多出现在7月,最低出现在10月;日照时数变化很大,平均4.8 h,最长7月,达9h,最短10月,只有1.7 h,形成很大差异.其因是兴隆山林区周边有高山、森林、云、降水、雾霾和水蒸气较多遮挡所致.  相似文献   
80.
许丽景  李海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52-7254
利用2009年1月~2010年12月河间自动气象站和人工观测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资料,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探讨两者差值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观测值月平均气压差值为-0.2~0.3 hPa,月平均最高气压差值为0~0.5 hPa,月平均最低气压差值为-0.4~0.3 hPa,月极端最高气压差值为-0.2~0.9 hPa,月极端最低气压差值为-0.6~0.6 hPa;月平均气温差值为0~0.2℃,月平均最高气温差值为0~0.2℃,月平均最低气温差值为-0.1~0.4℃,月极端最高气温差值为-0.2~0.6℃,月极端最低气温差值为-0.3~0.6℃;月平均相对湿度差值为-3%~3%,月最小相对湿度差值为-9%~3%。气象要素对比观测差值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观测仪器和观测原理的差异、数据采集时间与方法不同、感应器安装位置及所处环境不同以及人工干预与观测误差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