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135篇
基础科学   35篇
  244篇
综合类   558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9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概述有关木纤维、管状分子与薄壁细胞等木质部细胞凋亡和心材形成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木质部细胞凋亡与心材形成之间的信号通路及调控机理,并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2.
[目的]寻求钵苗机插水稻的适宜施氮量,以期为当地钵苗机插水稻的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法]在统一钵苗机插条件下,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4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氮肥水平N0(0)、N1(187.5kg/hm~2)、N2(225.0 kg/hm~2)、N3(262.5 kg/hm~2)、N4(300.0 kg/hm~2)、N5(337.5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2个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产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N4水平下最高;移栽至拔节与拔节至抽穗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N4处理最大;2个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常规稻品种在N4水平下吸收利用率最高,杂交稻品种在N3水平下最高。[结论]在氮肥用量为300.0 kg/hm~2时,2种钵苗机插水稻各项群体指标较优,干物质积累多,有效穗数足,产量较高,氮素吸收利用率较大。  相似文献   
53.
从植物生理学入手,以新疆某加工番茄种植地的种植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背景,通过广泛收集生产管理资料,结合田间试验,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应用数学建模技术和控制算法构造加工番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模型,并通过细化影响因素的作用来提高模型的精准性,实现加工番茄的单株产量预测。  相似文献   
54.
亚种间杂交稻不同冠层叶形组合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明确稻麦两熟制地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不同冠层叶形组合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方法】2011-2012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江苏常熟、扬州)选用甬优系列冠叶适中型组合A26/F9250、A16/F9250、甬优12、甬优13与冠叶过长型组合A43/F8585、A41/F8585、甬优15、甬优11为试验材料,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二者产量构成因素特征、茎鞘物质积累与转运机制、叶片光合特性和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两年、两点的试验均表明,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冠叶适中型产量明显高于冠叶过长型组合,2011年常熟、2011年扬州、2012年常熟和2012年扬州冠叶适中型组合实际产量分别达11.62、11.98、12.51、和12.30 t•hm-2,较冠叶过长型组合分别增产8.85%、9.75%、9.60%和10.26%。与冠叶过长型组合相比,冠叶适中型组合有效穗数略多,每穗粒数明显多,群体颖花量大、饱粒千粒重小,最大库容重与冠叶过长型组合相当,但籽粒充实度明显高,说明冠叶适中型组合较冠叶过长型组合增产的主要原因为籽粒充实度的提高。(2)冠叶适中型组合抽穗期单茎茎鞘重、乳熟期单茎茎鞘重、抽穗至成熟期的茎鞘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运率低于冠叶过长型组合,但成熟期单茎茎鞘重、抽穗至乳熟期的最大输出量、最大输出率、最大转运率均高于冠叶过长型组合。说明冠叶适中型组合在结实期具有合理的茎鞘物质转运机制。(3)与冠叶特长型组合相比,冠叶适中型组合叶面积指数抽穗期稍低,乳熟期相当,成熟期明显高;净光合速率在抽穗期和乳熟期相当,在成熟期明显高;光合势在抽穗期至乳熟期相当,乳熟至成熟期明显高;叶面积衰减率和净光合速率衰减率在抽穗至乳熟期以及乳熟至成熟期均明显高。说明冠叶适中型组合结实后期光合生产具有优势。(4)与冠叶过长型组合相比,冠叶适中型组合强势粒起始生长势(R0)高、达到相对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推迟、活跃灌浆期(D)和有效灌浆时间(T99)延长,相对最大灌浆速率(RGRmax)和相对平均灌浆速率(RGRmean)略低,终极充实度(A)高;冠叶适中型组合弱势粒R0低,Tmax推迟,D和T99延长,RGRmax和RGRmean略高,A也明显高。【结论】在稻麦两熟制稻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冠叶适中型组合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结实期合理的茎鞘物质转运机制、较强的光合生产性能和平缓持久的灌浆特性是该类组合产量优势形成的主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5.
黄土高原旱地小麦覆膜增产与氮肥增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覆膜栽培条件下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产量形成规律和氮肥吸收运移特征,为旱地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2016年在晋南黄土旱塬冬小麦种植区,通过农户模式(FP)、农户施肥+垄膜沟播模式(RFSF1)、监控施肥+垄膜沟播处理(RFSF2)和监控施肥+全膜覆土穴播处理(WFFHS)4种不同栽培模式,具体分析不同施肥和覆膜措施互作对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形成、地上部氮素积累转移、土壤硝态氮残留以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试验期间,农户模式冬小麦平均产量为3 367 kg·hm-2,通过监控施肥覆膜种植,平均产量可提升至4 491 kg·hm-2,监控施肥对籽粒产量形成的贡献率为14.8%,监控施肥和覆膜协同贡献率达24.7%-42.1%。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形成主要取决于公顷穗数,其次是千粒重。WFFHS处理因其合理的群体构建和良好水肥条件具有最高公顷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平均分别为581×104穗/hm2、44.3 g和4 785 kg·hm-2。从地上部氮素转运看,冬小麦地上部吸收氮素的花后转运量与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9**和0.960**。农户模式小麦籽粒中3/4氮素来源于花前营养器官的转移,1/4氮素来源于花后根系土壤吸收。通过监控施肥覆膜种植可显著提高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其转运贡献率在81.4%-88.8%。从土壤氮素残留看,长期过量施氮已导致黄土旱塬麦田土壤硝态氮在1 m 土层的累积,累积量在100 kg·hm-2 以上,20-60 cm土层为累积峰值。经过连续4年种植,农户模式2 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达277 kg·hm-2,较2012年播前增加了87.7%,其中75%的硝态氮集中在0-120 cm 土层,监控施肥覆膜种植处理2 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2012年播前仅增加15.7%-24.2%。试验期间土壤残留硝态氮有随降水向下淋移的趋势,表现为2016年收获期各处理在120-200 cm土层较2012年播前有10.2%-133.7%的增幅。从4年土壤氮平衡角度总体评价,土壤残留氮素具有一定后效作用,各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在28.8%-56.7%,氮肥表观残留率在12.1%-28.9%,氮肥表观损失率在31.2%-49.6%。监控施肥覆膜种植可减少土壤氮表观损失量和土壤残留量,增加氮表观矿化量。其中WFFHS处理更大程度上利用了历年土壤残留硝态氮和有机质的矿化氮,具有相对低的氮素表观残留率(12.1%)和氮素表观损失率(31.2%)以及相对高的氮素表观利用率(56.7%)。【结论】全膜覆土穴播监控施肥种植可更好地改善土壤水肥供应条件,更大程度利用历年土壤残留硝态氮,增加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积累氮素向籽粒的转移贡献率,构建合理群体,最终获得显著的增产效应和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是黄土高原冬小麦区有效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多粘类芽孢杆菌DN-1固体发酵条件。[方法]以活菌数和芽孢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对DN-1菌株的最适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菌株DN-1最适培养基配比为:15%稻壳,40%玉米粉,20%马铃薯,10%茶渣饼,15%水,0.1%磷酸氢二钾和0.2%硫酸锰。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7℃,初始pH 6.5~7.0,接种量10%。优化后菌株DN-1活菌数、芽孢率分别达26.3亿/g、92%。[结论]试验结果为DN-1菌株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索广西农业区位优势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为广西农业区划与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区位商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农业区位优势进行测算,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不同优势层次地区区位商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总体上,广西各地区的农业区位优势横向空间异质性强烈,且不同层次地区的形成机制各异.率先实现农业生产与技术服务规模化是加快现代规模化农业进程的关键点,财政支农力度不足、教育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可能成为制约广西现代化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建议]应强化总体规划布局,推进产业聚集,提高产业溢出效应;因地制宜,完善交通与基础生产设施;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突破规模化生产限制;提高财政支农效率,提升农民科技素养,实现广西农业合理布局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青霉素、甘氨酸、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菌龄、再生培养基对生防芽孢杆菌Snb2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培养液中青霉素和甘氨酸的终含量分别为0.3%和1.0%时,菌株Snb2的生长量最佳;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是,溶菌酶浓度为2.0mg·mL-1,酶解温度为35℃,生产原生质体的最佳菌龄为对数生长中期;在最佳再生培养基HCNB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再生率为66.0%。  相似文献   
59.
研究蛛网萼种子萌发的生物学特性,以了解该种在自然条件下更新困难的原因和使其致濒的机制。在对其种子种皮解剖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不同赤霉素质量浓度、不同浸泡温度以及贮藏时间对蛛网萼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较高浓度赤霉素(1 000 mg/L)处理下萌发最早且发芽率最高;浸泡水温为25℃,发芽情况最好;随着冷藏时间延长,种子萌发率越低。综合来看,种子萌发特性导致蛛网萼在自然条件下更新困难的原因可能是:蛛网萼种子小虽然能够占有更多的安全位,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萌发速度慢,发芽率低,萌发不整齐;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要求高,适应范围狭窄;种皮对种子萌发的阻碍。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分别在菜蛾绒茧蜂处于卵期、早期幼虫和中期幼虫时,饲喂小菜蛾2龄幼虫亚致死剂量甲胺磷,研究甲胺磷处理对寄主体内菜蛾绒茧蜂结茧率和羽化率的影响.试验表明,经亚致死剂量甲胺磷处理后,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在菜蛾绒茧蜂处于卵期时饲喂寄主幼虫,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分别下降59.1%和32.5%;在菜蛾绒茧蜂处于早期幼虫时饲喂寄主幼虫,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分别下降40.5%和32.8%;而在菜蛾绒茧蜂处于中期幼虫时饲喂寄主幼虫,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分别下降18.2%和37.2%.结果表明,在绒茧蜂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时,饲喂小菜蛾幼虫甲胺磷对菜蛾绒茧蜂结茧率的影响较大,但对羽化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