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87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两个水稻DH群体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两个不同的加倍单倍体群体,在0.15%Na2CO3胁迫下,以发芽期和幼苗前期的发芽势(GE)等10个性状碱害相对值作为耐碱指标,进行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碱害相对值相关分析表明,多个性状的碱害相对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采用QTLMapper1.6统计软件对碱害相对值进行QTL分析。DH-1群体定位到10个主效QTL和15个上位性QTL,DH-2群体定位到14个主效QTL和15个上位性QTL。两群体定位列线比对发现:1个控制相对根长的QTL,qRRL3-1,两群体定位在第3染色体对应的区域(CT339-G62和RM7-RM3280)。其他性状两群体没有定位在相同的区域,但存在多个重要的数量基因座位,如CT158-CT550、RM3755-RM418和RM1349-RM1061等区域。在这些相同基因座位上两群体都检测到控制不同性状的主效QTL或上位性QTL,耐碱性QTL可能存在多效性、连锁性,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可以相互转化。多个QTL不仅与水稻耐碱性有关,还与多种抗逆性有关。这些结果将有利于耐碱性分子机制的剖析和强耐碱性水稻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02.
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单倍体育种逐步得到发展,游离小孢子培养是产生单倍体的较好途径,本文综述广为种植的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培养概况。材料的选取,小孢子的分离、培养以及提高产胚率等培养技术,并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甘蓝类蔬菜小孢子培养的优势、潜力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3.
水稻剑叶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本研究以水稻籼粳杂交(窄叶青8号×京系17)F1经花药培养, 产生的双单倍体(DH)群体和应用该群体已构建的分子图谱为基础。 采用QTL区间作图法对5个剑叶性状进行定位分析, 结果表明, 在DH群体中, 剑叶长、 宽、 长宽比和叶面积呈连续分布, 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并且各性状均存在一定数量的超亲遗传类型。 4个性状共检测出13  相似文献   
104.
Maize haploid breeding technology is able to identify haploid seeds non‐destructively, rapidly and at low cost with the help of Near‐infrared (NIR) spectral analysis. However, due to the hybridization of numerous parents and the low production rate of haploid, the haploid data collection becomes a burden for engineering this technology. Biologically, there are considerabl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progeny of the same female parent and different male parents. Based on this advantage, similar spectral data can be transferred when the NIR technology is employed. A revised method of Transfer adaptive boost (TrAdaBoost) is proposed to improve identifying for the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 classifier. To avoid the negative transfer, a screening thresh is used to select out similar data, and the amount of these data are limited to join current train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dentification performances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data amount is small. This method shows a high ability to make the seed identification more convenient for engineering maize haploid breeding.  相似文献   
105.
诸葛菜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观赏、蔬菜、饲料和油料作物种质资源。为建立诸葛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再生植株技术,并为诸葛菜染色体组的起源与进化研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本研究通过对诸葛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研究了热激培养时间和活性炭浓度对胚状体产量的影响,并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诸葛菜单倍体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炭和热激培养对胚状体诱导是必需的。在直径6 cm培养皿中培养4 mL密度为1花蕾花粉mL^-1的小孢子NLN悬液时,每皿添加1 mg活性炭和32℃热激3 d的培养条件下子叶形胚状体和总胚状体产量最高,分别为每花蕾0.92±0.18个和1.32±0.25个。子叶形胚状体在1/2 MS培养基上萌发率为27.73%。花粉植株中自然加倍率为25%,加倍植株染色体数为24,单倍体植株染色体数为12。诸葛菜单倍体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平均配对构型为n=12=6.352Ⅰ+2.008Ⅱ+0.384Ⅲ+0.12Ⅳ,具有二价体及三价体和四价体的细胞比例高达96%,少量细胞的12条染色体联会形成3个四价体,说明诸葛菜很可能是起源于染色体基数x=3的同源八倍体。本试验结果对于诸葛菜新材料新品种选育和基础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以单倍体材料为转化受体的植物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单倍体为受体进行转基因的优势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在单倍体基因转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前景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7.
标记性状单倍体快速玉米育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常规育种不仅周期长,而且浪费资源,而采用一些先进的标记性状单倍体来育种,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育成品种商品性佳。介绍标记性状单倍体快速玉米育种方法的关键技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为玉米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A low percentage of normal-looking embryos (20%) is still a problem in an efficient shed-microspore culture of hot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and it is more a serious problem in other androgenesic culture systems of pepper. Therefore, several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to refine the protocol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ercentage of normal-looking embryo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improved the protocol and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centage of normal-looking embryos produces (>50%), were delayed enrichment of the liquid upper layer medium with 2.5 μM Zeatin and 5 μM IAA, and reduced incubation temperature from 28 °C to 21 °C, both after 3 weeks of culture. Addition of 1% activated charcoal in the solid lower layer of the medium enhanced the total embryo yield only, while an application of abscisic acid and increased osmolality medium had a detrimental effect on embryo production. The use of doubled haploid lines as anther donor plants has clearly decreased the variability and improve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reatment effects. A higher percentage of normal embryos are produced with this refined protocol, and is therefore more suitable for implementation in the breeding programs of hot pepper.  相似文献   
109.
大白菜回交导入系群体构建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汪骞  和江明  林良斌  庄木  王艳  王晓武  武剑 《园艺学报》2009,36(9):1305-1310
 利用大白菜栽培品种的DH系Z16和白菜型油菜自交系L144杂交的F1获得包括119个株系的DH群体。用相同亲本的F1与Z16进行独立回交, 利用25个独立回交的BC2分别得到这些株系的DH系,选择每个BC2的4~6个DH系构建121个株系的BIL群体。进一步利用SSR和SRAP标记构建了DH群体遗传图谱, 由10个连锁群组成, 包括245个分子标记, 总长度714 cM, 平均遗传图距2.9 cM。再以此图谱为参照, 用锚定在染色体上的97个SSR标记研究供体亲本L144的染色体片段在B IL群体中覆盖基因组比率。在BIL群体中来源于L144的基因组片段占0.84% ~35.00% , 平均为11.31% , 接近理论遗传预期值12.50%。在25个BC2的BIL株系中供体亲本L144等位位点占1.69% ~27.36% , 平均为11.03%。  相似文献   
110.
小麦单倍体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 γ射线诱变处理杂交当代干种子,以 MW14 和改良 MS 为基本培养基;从MF1 或MF2 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为供体进行花药培养。针对辐射诱变剂量、低温预处理供体幼穗、变温诱导培养和低温预处理愈伤组织与花培出愈率、绿苗分化率的关系以及越夏控苗和花粉植株移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提高获得遗传稳定的可育性加倍单体—纯合二倍体花粉植株的频率,通过大田系谱法可快速选育出新的小麦突变体品种( 系) 及育种材料。这种小麦单倍体辐射诱变育种途径不仅保留了辐射诱变育种固有的特点,同时可将育种周期缩短3 ~4 个世代,提高了小麦辐射诱变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