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26篇
  49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茉莉酸甲酯调控防御酶活性诱导猕猴桃果实抗采后软腐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魁’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调控防御酶活性抗猕猴桃采后软腐病的效应。测定了MeJA对猕猴桃软腐病病斑直径、软腐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抑菌作用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多酚氧化酶(PPO)等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1~10 mmol/L浓度范围内,MeJA对猕猴桃软腐病菌B.dothidea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MeJA对猕猴桃果实最佳诱导浓度和熏蒸时间分别为0.1 mmol/L和24 h,其诱导效果分别为26.01%和26.85%;猕猴桃果实经0.1 mmol/L MeJA熏蒸处理24 h后,SOD、POD、CAT、APX和PPO活性提高,其中SOD和POD活性分别较对照增加33.85%和61.61%,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果暗示MeJA诱导猕猴桃果实抗采后软腐病可能与其提高防御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2.
灌溉和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灌溉和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质量的影响,于2016—2017年在陕西省眉县猕猴桃园试验地分别布设地面灌溉+除草(Ⅰ)、地面灌溉+自然生草(Ⅱ)、滴灌+除草(Ⅲ)和滴灌+自然生草(Ⅳ)4种处理,对试验地0~50 cm土层的土壤机械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利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Ⅲ处理使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砂粒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0.02~0.24g·cm~(-3)和0.36%~5.25%,使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黏粒质量分数和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分别增大了0.17%~7.17%、0.59%~2.53%、0.99%~7.15%和0.01~0.13;Ⅳ处理在0~30 cm土层中的速效磷和碱解氮与Ⅰ、Ⅱ处理无差异,显著高于Ⅲ处理10.75~109.55 mg·kg~(-1)和20.74~78.91 mg·kg~(-1)(P0.05),可使0~50 cm土层的速效钾、速效磷和碱解氮分别达到猕猴桃施肥标准的丰富、中等及中等水平;与其他处理相比,Ⅳ处理可使0~50 cm土层土壤黏粒质量分数增加了1.21%~2.66%,土壤粉粒质量分数减少了0.81%~1.41%,使土壤分形维数显著增加(P0.05),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最大,达0.619。因此,滴灌+自然生草(Ⅳ)的管理方式是猕猴桃园土地可持续性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3.
Jamun (Syzygium cumini) is a tropical, underutilized fruit which is highly perishable in nature. It is a good source of vitamin C, tannins, gallic acid and anthocyanins and its beneficial effects are most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bioactive compounds (pigments and phenolic compounds) in it. Due to astringent and fibrous nature, preparation of jam from jamun pulp is quite difficult, but other fruits (apple and kiwifruit) can be incorporated in it to improve its quality.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jam from blends of jamun with other fruits and analyse various physico-chemical, nutritional, textural and sensory properties. It was found tha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jams were not found to vary greatly, but the jamun–kiwifruit jam was found to have fairly high amount of antioxidants(46.75 ± 0.67%), tartaric acid (26.24 ± 0.02 mg/100g sample), ascorbic acid (0.08 ± 0.01 mg/100 g sample) and lactic acid (23.95 ± 0.01 mg/100g sample) and lowest amount of 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 (0.38 ± 0.04 mg/100 g sample). Jamun jam and jamun–kiwifruit jam possessed the texture required for jam while jamun–apple jam was found to be a relatively harder gel. Jam made with jamun and kiwifruit pulp was found to have highest acceptability on the basis of sensory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84.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猕猴桃后熟质地品质作用效果的差异,寻找适宜的1-MCP临界使用浓度,研究通过应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测试法,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比较不同处理果肉质地品质差异和好果率,分析各质地参数之间相关性,并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75μL/L和0.50μL/L 1-MCP处理均能够更好地保持猕猴桃货架期的好果率;果实的咀嚼性、弹性、硬度、回复性和凝聚性相互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但黏着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差,所以用咀嚼性、弹性、硬度、回复性和凝聚性作为评价猕猴桃果实质购性能的主要参数。与对照比较,6种浓度1-MCP处理中,0.75μL/L 1-MCP的处理对维持猕猴桃后熟质地品质效果最好,其次是0.50μL/L1-MCP处理,两组处理均能够延缓果实硬度并且使果实正常后熟。而高浓度(1.50μL/L和1.25μL/L)的1-MCP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质地的保持效果较差,出现"僵尸果"现象。另外综合主成分分析显示,货架末期(9 d)时,不同处理猕猴桃质地品质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0.75μL/L0.50μL/L1.00μL/L0.25μL/L1.25μL/L1.50μL/L0μL/L。因此,从经济和后熟质地品质考虑,采后用0.50~0.75μL/L1-MCP来处理猕猴桃对保持果实质地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5.
以云南曲江栽培的“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同期从市场上购买“黄金果”“楚红”“徐香”“亚特”4个品种作为对照,对存放过程中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黄酮、还原糖、总糖、总酚等指标进行测定,以研究“红阳”猕猴桃存放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存放期间,与口感相关的硬度、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与功能相关的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且中华系列品种“红阳”“楚红”“黄金果”的下降幅度较美味系列品种“徐香”“亚特”高,表明在中华猕猴桃系列品种的采后、销售过程中,冷链的采用非常必要,即使是在食用阶段,冰箱冷藏是避免有效组分降解的有效手段。结果同时表明,从营养、口感综合角度讲,当猕猴桃果实达到熟化食用阶段时,应尽快食用,否则会影响其营养价值。在未来的猕猴桃品质选育中除注重风味、口感指标外,培育高含量功能物质降解缓慢品质将是一个重点。此外,应加强储藏过程中避免有效保存功能物质的降解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86.
红肉猕猴桃中果皮和内果皮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色泽变化模式有显著差异,但目前对于其内在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中,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肉猕猴桃(‘红实2号’)中果皮与内果皮4个不同发育时期(开花后0 d, 28 d, 75 d, 157 d,分别标注为T1时期, T2时期, T3时期, T4时期)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经去除低质量数据后,得到Clean reads数目为2 192~4 331万,检测到的基因数目为24 607~29 170个。在(log2 Ratio)≥1和FDR<0.05阈值下,中果皮和内果皮在T2、T3、T4时期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数目分别为1 880个、4 799个、7 346个和4 31个、1 493个、7 700个。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68个代谢途径,包括DNA复制、RNA转运、蛋白质输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类黄酮生物合成、花青素合成、淀粉与蔗糖的代谢等。此外我们还鉴定到13个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大部分基因的表达量随果实的发育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结果与花青素含量变化模式相吻合。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猕猴桃果实成色差异机理的认识,还对今后的彩色猕猴桃选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7.
 ‘磨山雄3号’是从野生美味猕猴桃资源中选育而成的晚花雄性新品种。树势强旺,萌芽率57%,成花容易,花枝率95%。花白色,花量大,花冠直径41 mm,花瓣8 ~ 10片,花丝168枚,花药纵径、横径分别为1.9和1.0 mm,花粉萌发率为73% ~ 82%。在武汉地区4月底至5月初开花,花期12 ~ 13 d,能与目前主栽品种‘金魁’、‘海沃德’、‘米良1号’等20余个晚花雌性品种的花期相遇。  相似文献   
88.
为探究低温对果实采后成熟软化与淀粉降解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低温贮藏期间,猕猴桃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乙烯、淀粉含量以及淀粉酶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能显著抑制猕猴桃果实采后成熟软化,延缓果实淀粉的降解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维持贮藏期间果实较高的硬度。低温贮藏抑制乙烯合成关键基因AcACO1和AcACS1的表达,抑制乙烯合成。同时,低温贮藏显著抑制淀粉降解相关基因AcAMY1、AcBAM1/3、AcISA3、AcLDA1和AcDPE1的表达。在低温贮藏后期,淀粉酶相关基因AcAMY1、AcBAM1/3、AcLDA1和AcDPE1的表达与乙烯释放速率有关。综上,低温贮藏延缓猕猴桃采后成熟软化进程与淀粉降解密切相关,可能主要通过抑制乙烯合成,从而影响贮藏后期淀粉降解速率,最终延缓果实软化进程。本研究结果为猕猴桃采后低温贮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对中华猕猴桃矮型种质“赣猕5号”进行了离体培养与快繁研究。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在MS 6-BA1,0 mg/L NAA0.1 mg/L培养基上进行诱导。诱导出的不定芽分别在MS ZT1.0 mg/L 6-BA 1.0mg/L NAA0.2 mg/L IBA0.1 mg/L和W h ite IBA0.5 mg/L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增殖系数可达4.6,生根率可达94%。完整小植株经炼苗、移栽后的最终成活率为95%左右。  相似文献   
90.
草酸对猕猴桃果锈清洗与贮藏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0 g/L草酸浸泡猕猴桃果实5,10和15 m in以清洗猕猴桃果锈,然后测定其在(0±0.5)℃冷藏条件下硬度、呼吸强度及乙烯、可溶性固形物(TSS)、有机酸、V c和淀粉等含量的变化,研究草酸对猕猴桃果锈的清除作用与果实贮藏品质及相关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 g/L草酸浸泡猕猴桃果实15 m in,对猕猴桃果实的去锈效果最好,去锈率可达83.3%;与对照相比,各草酸处理猕猴桃果肉硬度下降稍缓,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明显受到抑制,有机酸和V c降解速度均受到抑制,但TSS和淀粉含量变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