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低蛋白日粮条件下选育对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研究培育低蛋白质日粮中发挥高产蛋性能的日本鹌鹑新品系。试验选用6~20周龄日本鹌鹑N、B(Normal、Brown)2个品系和杂种群(BN),共进行8个世代的选育试验,各品系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低蛋白CP为18%日粮条件下分选育组、非选育组以及对照组(CP24%),N、B基础群中选留15种家系,以产蛋率为主选性状,以繁殖性状为辅选性状作为选育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世代数的增加选育组和对照组的适应力均有显著上升(P<0.05),N品系的各世代遗传改进量为0.26;另外,世代间产蛋率有增高的倾向,选育组平均累积产蛋率与非选育组较显著升高(P<0.05),特别是选育组各世代遗传改良极为显著(P<0.01)。通过选育N、B新品系,能够改善产蛋性能,在BN杂种群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2.
摘 要 : 利用人工合成大豆食心虫性诱剂进行大豆食心虫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哈尔滨地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期大约为1个月,高峰期为8月7日至8月14日左右,与传统的目测惊蛾法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4种不同田间诱蛾方式研究表明:水盆的诱蛾效果好于诱捕器,加入少量杀虫剂后诱捕器防治效果达到43.82%,而水盆加入少量杀虫剂后效果没有提高。2007年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开展大面积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为45.9%。2008年单用性诱剂+诱捕器防效为50.0%,在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防治效果达62.7%。  相似文献   
73.
柑桔白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白粉虱已成为危害柑桔生产的主要害虫。文章简述柑桔白粉虱的为害表现,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分析柑桔白粉虱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究杨柳田头菇YAAS711菌株的单孢菌株及其自交个体的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为其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杨柳田头菇YAAS711的18个单核体与22个自交双核体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3, 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福林法、愈创木酚法等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漆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9种胞外酶活性,并对这9种胞外酶与子代生长速度、极性和交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单核体和双核体绝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淀粉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及蛋白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漆酶活性却较低。9种胞外酶平均活力与单核体和双核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除部分类型Ⅱ单核体外,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单核体具有较高的胞外酶活性;反之,胞外酶活性较低。相比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快-快”的组合,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快-慢”的组合除半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外,其他胞外酶活性都较高。具有类型Ⅱ单核体参与形成的双合体胞外酶活性却各不相同且无规律。多酚氧化酶对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间接影响大于漆酶,但漆酶对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综合作用最大;胞外酶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影响较小,其中漆酶对其菌丝生长速度直接作用最大。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显著水平为0.05上,极性对胞外酶平均活力的影响大于交配因子。【结论】 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与本极性异常和杨柳田头菇YAAS711子代个体胞外酶活性差异存在显著相关性,除部分类型Ⅱ单核体和双核体外,类型Ⅰ菌株胞外酶活性具有相同的规律。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极性、胞外酶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交配因子与胞外酶没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75.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method to optimize the selection and mating decisions based on genotypic information with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by applying mate selection algorithm. In this study,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was used to optimize numbers of mating between genotypes and the optimal numbers of males and females selected from each genotype over planning horizon. This method assumed a single biallelic QTL ( Q and q ) and was applied to a simple situation in a herd of pigs as an example. Four dominance degrees of gene: recessive, additive, complete-dominance and over-dominance were considered. For all dominance degrees, the frequency of the favourable allele in males selected for replacement increased rapidly. In contrast, the frequency of favourable allele in females selected for replacement increased more gradually. The superiorities in cumulative discounted performance (CDP) when the initial allele frequency was 0.5 over a case when the frequency was 0.05 over the planning horizon were greatly affected by dominance degrees. The CDP superiorities ranged from 24% for an over-dominant QTL to 91% for a recessive QTL.  相似文献   
76.
在挖掘原始儒家道德理想内涵的基础上,认为原始儒家道德至少可以为新时期的道德建设提供如下启示:(1)必须给道德之于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以客观的定位;(2)必须把社会道德理想的设置与人民的幸福安康结合起来;(3)必须将道德理想的超越性与实现的逻辑可能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7.
稻瘟病菌继代培养中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苗圃鉴定和RAPD分析,研究了稻瘟病菌继代培养过程中遗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强致病菌DNA水平上变化较大,其致病性的变异也相当大,而弱致病菌DNA水平上的变化较小,其致病性也无明显变异,说明强致病菌较弱致病菌更不稳定,其毒力在继代过程中有逐渐弱化的趋势,DNA水平上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变异。  相似文献   
78.
近十年我国棉花虫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10年我国棉花生态区域发生了变化。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棉田主要虫害发生特点、抗性发展趋势、绿色农药应用及生物生态调控技术、害虫防治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等,指出了目前我国棉田主要害虫防治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展望未来我国棉花害虫研究的方向,为我国棉花害虫的进一步研究和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9.
为了对正邦核心群与红星核心群种猪进行雌激素受体(ESR)和卵泡刺激素(FSH)β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以及各世代繁殖性能的测定,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并结合开放式群体继代选育法与多点核心群选育法开展高产仔大白猪新母系的选育。结果表明:通过5个世代的选种,使高产仔大白猪新母系的繁殖性能指标达到第1胎窝总产仔数为(10.94±0.11)头,进展为9.73%;窝产活仔数为(10.66±0.12)头,进展为13.23%;初生窝重为(12.98±0.13)kg,进展为28.13%;21日龄窝重为(54.31±0.89)kg,进展为18.04%。说明提高了有利于产仔基因的频率。  相似文献   
80.
采用方瓶存放BHK21细胞悬液,在2℃~8℃冰箱存放不同时间后,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复苏和传代。对比存放不同时间后细胞复苏时的驯化次数、细胞数量和细胞活力,寻求最佳存放时间和复苏代次以指导生产。同时将2℃~8℃冷藏保存方法与液氮冻存细胞方法在细胞复苏周期和达到所需扩繁细胞数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方瓶冷藏保存BHK21细胞悬液最长可存放60d,经2—5代驯化后,细胞形态和活力恢复正常,细胞数量与收悬液前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并能稳定传20代以上。与液氮冻存细胞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快速恢复细胞产量时有较大优势,在生产周期紧张的情况下可作为辅助方法保障细胞传代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