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6篇
  免费   779篇
  国内免费   1882篇
林业   975篇
农学   1977篇
基础科学   865篇
  2232篇
综合类   5731篇
农作物   980篇
水产渔业   1315篇
畜牧兽医   1069篇
园艺   667篇
植物保护   1106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452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536篇
  2019年   650篇
  2018年   498篇
  2017年   704篇
  2016年   858篇
  2015年   723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978篇
  2012年   1095篇
  2011年   1175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845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765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549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9SJP-20型秸秆揉切挤压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秸秆中粗纤维难以消化吸收的问题,研制了9SJP-20型秸秆揉切挤压机,在分析其结构、工作原理和计算主要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完成了样机的设计工作。样机性能试验表明:该机工作性能稳定,揉切效果良好,并有一定的膨化作用,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提高了反刍动物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52.
分析了造成471QE发动机排气温度高的原因,提出对471QE发动机气缸盖改进设计的技术措施,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得出了燃烧室容积、点火提前角、燃烧室结构和气缸盖冷却水道内表面粗糙度对发动机排气温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3.
神经网络模糊PID算法在温室温度控制中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温室温度的控制,提出了温室温度控制的一种新的控制方法;通过仿真比较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其动静态特性、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模糊PID算法的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动静态特性、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4.
温度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55.
以原产温带的日本晴三粳稻品种和原产热带的IR8两籼稻品种为材料,观察了16—30℃恒温对其生长和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个品种的植株均随温度升高而增高;但两类品种的株高感温指数有差异,IR8两品种的较低,日本晴三品种的较高。IR8两品种在30℃下分蘖数最大,日本晴三品种则是在25℃下,较有利于它们的分蘖。IR8两品种的CGR和NAR,以30℃下最大,日本晴三品种则以25℃下的最大,干物质生产量亦呈此趋势。所有供试品种都是在25℃下出叶最少,出叶间隔天数则以在20℃下为最快。  相似文献   
156.
用Delphi实现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elphi嵌入式汇编的扩展功能实现基于I/O的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并用二次样条插值法研究电压和温度特性非线性化的S曲线,减少非线性误差。  相似文献   
157.
早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M103S的选育与光温反应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温敏核不育水稻安农S—1为母本,以常规高产早籼稻品系92153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低温选择和人工气候箱鉴定,育成了育性转换临界温度23—24℃的早籼型温敏核不育系M103S。光周期长于12.5h,日平均温度高于24℃,可以用于制种,日平均温度低于23℃,可以用于繁殖。光周期长于13.5h,日平均温度高于23℃,可以用于制种。自然条件下不育起点温度为日均温23—24℃,耐低温期为3—4d。敏感期为抽穗前的7—14d。播始历期为53—79d,主茎叶片数10.0—12.6片。从播种到始穗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93.8—1766.3℃和733.4—1058.3℃。不育期的株高63.6—77.5cm,平均72.0cm,单株有效穗6.4—12.0个,平均9.3个,穗长20.9—22.7cm,平均21.2cm,每穗颖花数112.1—137.3朵,平均122.3朵。可育期株高65.7cm,单株有效穗7.2个,穗长17.2cm,每穗总粒数114.1粒,结实率47.23%,千粒重31.34g。以M103S为母本,与100多个早籼品种进行测配,杂种表现生育期早、穗大、粒多、千粒重高。  相似文献   
158.
为对不同品种甜樱桃耐热性进行比较,以6个品种甜樱桃幼苗为试材,通过模拟高温,探究高温胁迫下其叶片生理、叶绿素荧光指标变化,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对其耐热性综合评价,并通过逐步回归模型的建立筛选出甜樱桃耐热生理评价指标。结果表明,6个品种甜樱桃幼苗在高温胁迫后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变化有所不同,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 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3个参数值均显著下降,除4号甜樱桃品种NPQ值显著升高外,其余品种NPQ 值均呈下降趋势。6个品种甜樱桃幼苗的耐热综合性排名为 ‘红蜜’>‘桑提娜’>‘早大果’>‘雷尼’>‘拉宾斯’>‘布鲁克斯’,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建立筛选出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Fv/Fo 4个指标可高效、准确地对甜樱桃耐热性进行评价。本研究为甜樱桃耐热性评价体系建立及耐热性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为今后南方地区甜樱桃耐高温品种(系)进一步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9.
为了缓解水蜜桃果实采后冷藏保鲜对果实品质的负面影响,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凤凰水蜜桃(Prunus persica)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0.5kJ/m2、1kJ/m2、1.5kJ/m2)UV-C对低温(3℃?℃)条件下水蜜桃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剂量的UV-C处理对水蜜桃均能有效减少果实的褐变,保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并明显延缓了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酶)的上升趋势;处理之间没有明显的效果差异,但1.5 kJ/m2处理的硬度值在5-20d之间均显著大于CK组(P<0.05),表现出更好的抗软化能力;另外,UV-C处理易使果实相对电导率加速升高,该趋势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60.
银杏是一种重要经济树种,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高温适应性问题已经影响了其在低纬度区域的栽培。为了探明高温胁迫对银杏叶片光合过程的影响,本研究中离体银杏枝条被置于不同温度(25 ℃、30 ℃、35 ℃、40 ℃、45 ℃)下处理,随即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监测。 结果显示:40 ℃以上高温胁迫下,银杏叶片的光系统II(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下降;最大荧光(Fm)、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显著下降;而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在40℃以上高温胁迫下显著上升。本研究表明,银杏离体枝条叶片光合作用对温度变化较敏感,推测高温可能伤害了光合机构,从而对光能的吸收、转换与光合电子传递都有显著的影响。银杏离体枝条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高温的敏感性,可能有助于快速筛选和培育耐高温的银杏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