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39篇
  免费   1044篇
  国内免费   1488篇
林业   1528篇
农学   1928篇
基础科学   584篇
  1529篇
综合类   13545篇
农作物   1606篇
水产渔业   965篇
畜牧兽医   6169篇
园艺   1476篇
植物保护   1441篇
  2024年   335篇
  2023年   1073篇
  2022年   1223篇
  2021年   1229篇
  2020年   1034篇
  2019年   1252篇
  2018年   635篇
  2017年   956篇
  2016年   1137篇
  2015年   1072篇
  2014年   1450篇
  2013年   1366篇
  2012年   1876篇
  2011年   1975篇
  2010年   1759篇
  2009年   1766篇
  2008年   1897篇
  2007年   1475篇
  2006年   1346篇
  2005年   1159篇
  2004年   788篇
  2003年   671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481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韩小冰  马玲  马伟  王慧  田军 《森林工程》2008,24(3):13-16
用生长速率法对大籽蒿、黄花蒿、猪毛蒿进行不同提取溶剂的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大籽蒿、黄花蒿最适提取溶剂为乙醇,猪毛蒿最适提取溶剂为丙酮。其中,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和落叶松枯梢病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91.74%;猪毛蒿丙酮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和落叶松枯梢病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用生长速率法,以筛选出的最适提取溶剂对大籽蒿、黄花蒿、猪毛蒿进行不同提取方法的抑菌活性筛选。黄花蒿、猪毛蒿最适提取方法为超声波法,大籽蒿最适提取方法为冷浸法。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分析了川西亚高山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是上层大于下层。在0~1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退耕还林地云杉林地农田;10~2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云杉林地退耕还林地农田。上下层平均值来看灌木林地有机碳含量最高为79.86g.kg-1,是云杉林地的2.85倍,是落叶松林地的1.49倍,是退耕还林地的1.62倍,是农田的3.34倍,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退耕还林地云杉林地农田。上下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退耕还林地云杉林地农田;上下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落叶松林地灌木林地云杉林地退耕还林地农田。  相似文献   
993.
松香与丙烯酸通过Diels-Alder双烯加成反应得到丙烯海松酸,丙烯海松酸经酰氯化和硫脲化合成了6个未见报道的双酰基硫脲衍生物,通过IR、NMR、MS和元素分析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初步的活性结果显示,丙烯海松双酰基硫脲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丙烯海松双-(3,5-二苯基)硫脲(4f...  相似文献   
994.
以香格里拉地区高山松林为对象,对香格里拉地区高山松林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生物量模型以香格里拉地区2009年Landsat-5TM遥感图像数据和2011年野外调查获得的45个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遥感数据提取各波段灰度值、植被指数和地学数据共14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分别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的主成分建立了以样地实测生物量为因变量的生物量估算的回归模型。两个模型经方差分析及相关性检验,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9和0.581,可用于高山松林生物量的估测,但是估测精度都较低。其中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的模型精度高于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生物量模型。  相似文献   
995.
施肥对毛竹笋材两用林土壤养分分布与肥力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明市毛竹笋材两用林施肥前后土壤10项养分指标分布特性及施肥后土壤综合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施肥后土壤养分指标变异系数为3.2%~76.5%,属弱变异至中等变异程度;除pH值、全磷含量偏斜量绝对值小于5%之外,其它养分指标分布发生不同程度偏斜。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取前3个主成分作为土壤养分的综合指标,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钾首先反映出土壤养分状况,其次为有效磷,第3为pH值、交换性镁。14个试验处理的土壤养分水平差异较明显,试验处理N2P2K2、N1P2K1、N2P2K1的养分综合得分值最高,而缺素试验处理(N0P2K2、N2P0K2、N2P2K0)综合得分值分列第11、13、12位,说明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比施肥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19.0软件对福建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沿海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大于内陆地区,但沿海地区内部差异较大,其中,厦漳泉地区以及福州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997.
林业机械化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基础,采运机械化是林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是我国的重点国有林区和主要木材生产地之一,研究黑龙江省的采运机械化发展对于实现我国林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统计资料为基础,对其采运机械化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SPSS软件中定量计算,找出采运机械化发展的5个驱动因素,并认为驱动采运机械化发展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成本等经济因素,而根本原因在于森林资源状况的变化.最后预测,未来几年黑龙江省采运机械化水平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98.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马樱丹Lantana camara、夹竹桃Nerium indicum、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和黄婵Allemanda neriifolia的杀虫活性物质,并测定了这些提取物对红火蚁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5种植物提取物均对红火蚁产生杀虫毒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红火蚁死亡率升高;同一种植物提取物各浓度作用下的红火蚁死亡率间均有显著差异;毒力测定显示5种植物对红火蚁24 h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黄婵、黄花夹竹桃、红背桂、马樱丹、夹竹桃,致死中浓度LD50分别是61.3477,89.9868,95.8682,110.9066,176.7998 mg/m L。  相似文献   
999.
以广西黄冕林场的几个桉树树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树种生长、立木材性以及林分密度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各树种的生长(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树皮厚度)和材性(立木Pilodyn值、应力波波速、基本密度)性状均差异显著。比较3种不同林分密度的邓恩桉发现,林分密度对其生长、材质形成等产生显著影响,适宜的林分密度有利于林木生长和材性形成。对各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树种评价,结果表明:巨桉林木生长量大,大花序桉和本沁桉生长量相对较少,但木材材质相近,表现为坚硬,而粗皮桉、柳桉、邓恩桉均低于对照尾巨桉。从林木生长、立木材性方面看,适合于该地区发展的树种有巨桉、大花序桉和本沁桉,其中巨桉最适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山苍子油提取效率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 GC-MS分析,研究山苍子油成分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内在关联,分析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液液萃取(分别加以超声波与磁化辅助处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DPPH 法比较不同提取方式对山苍子油抗氧化活力的影响,GC-MS分析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并以1,4-二溴苯为内标,采用面积归化法解析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山苍子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液液萃取法的提取效率与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油得率最高,为26.3%,磁化辅助处理抗氧化活性最优,达到31.22 mg·mL -1( IC50),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次之,抗氧化活性为56.95 mg·mL -1( IC50),水蒸气蒸馏法抗氧化活性最弱,为64.95 mg·mL -1( IC50); GC-MS分析检测出122种以上的化合物,包括12种脂肪酸,16种萜烯,18种含氧萜烯以及其他微量化合物包括烯烃、醇、酮类与烷烃等。GC-MS分析结果表明:山苍子干果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月桂酸等)、不饱和脂肪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十八碳烯酸等)以及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萜烯、氧化萜烯类物质。液液萃取法得到的山苍子油脂肪酸含量(53.51%~66.61%)明显高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17.64%)与水蒸气蒸馏法(8.1%),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萜烯、氧化萜烯类含量分别达到29.37%和17.69%,明显高于液液萃取法(6.49%~9.75%)。【结论】磁化辅助处理有利于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且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可以提升油的得率;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更有利于萜烯类化合物的获取;联系到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山苍子油富含萜烯化合物却显示较低的抗氧化活性(64.95 mg·mL -1 ),色谱级的柠檬醛抗氧化活性最低(74.33 mg·mL -1),因此推测脂肪酸成分(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是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