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11篇
  28篇
综合类   884篇
农作物   217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优质、高产、高抗育种目标,黑亚17是采用外源总DNA导入技术,从法国品种Ariane为供体、品系81-8-6-3为受体的导入后代选育而成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达到5595.9、873.1、1338.7和594.7kg·hm^-1,分别比对照增产9.0%、16.5%、11.7%和16.2%。长麻率19.5%,比对照高1.7个百分点;全麻率29.9%,比对照高1.1个百分点。于2007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杏鲍菇杂交新菌株。[方法]利用不同菌株间产生的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配对杂交形成双核菌丝的原理,用杏鲍菇11号菌株和13号菌株作亲本,进行单孢杂交育种。[结果]选育出杏鲍菇17号杂交新菌株,其子实体呈保龄球形,产量较高,生物效率达121.02%。[结论]杏鲍菇17号各项指标表现稳定,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3.
在不同养殖温度下注射外源雌激素后对孵化后90日龄的施氏鲟性未分化的仔鱼进行培育,研究早期性腺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变化,以了解温度和外源雌激素对施氏鲟幼鱼性分化和性别比率的影响,探讨施氏鲟的早期性别控制方法和机制。在不同试验温度下,注射外源雌激素-17β-estradiol(E2)30 d后,使施氏鲟幼鱼的卵巢分化提前,但未能改变施氏鲟雌雄1∶1的性别比率。注射24 h后各温度组血浆T含量下降到0 ng.mL-1,显著低于对照组0.46 ng.mL-1的水平(P<0.05)。注射30 d后,血浆T含量有所回升,但以高温组21、24和27℃组的血浆T含量开始回升,27℃组回升幅度最大,与处理前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注射后24 h,各温度组血浆E2含量显著升高(P<0.05),7 d后开始缓慢降低,15 d后降到最低值后开始回升,30 d时血浆E2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注射后血清T含量一样,以温度高组回升快,最快组为21℃组。结果表明,注射17β-E2不能改变施氏鲟的性别比率,但对施氏鲟血浆T和E2含量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为验证水稻浸种剂17%杀螟·乙蒜素WP对"武运粳19"稻种发芽的影响,使用17%杀螟·乙蒜素WP配制了5个不同浓度的药液进行浸种和催芽培养。结果表明,17%杀螟·乙蒜素WP不同浓度处理的"武运粳19"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存在差异,88.9倍液以上浸种对其发芽和成苗均有明显抑制作用,266.7倍液、533.3倍液对其发芽和成苗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5.
超级稻甬优6号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甬优6号(原名E26)具有高秆、大穗、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感光和熟期偏迟等特点.但由于群众盲目施肥,大大影响了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建立示范方,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的土壤养分水平,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这种测土配方施肥法简便易行,产量显著提高,而且在实际生产中有相当大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6.
通过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联用的方法建立了水中微量共存类固醇雌激素(Steriod estrogens,SEs)---雌酮(Estrone,E1)、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 EE2)的同时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准确度和精确度高等优点。对浙江省某市主要供水水源及河道景观用水进行为期一年的检测,水源水中 E1、E2和 EE2均有检出,水源水中 E1和EE2检出率偏低,小于10%,检出最高浓度分别为56、97ng/L,EE2的存在水平较高;E2的检出最为频繁,检出率超过30%,最低浓度为70ng/L,最高浓度133ng/L;景观水中3种 SEs 的含量及检出频率均高于水源水,水环境中存在 SEs痕量污染。  相似文献   
57.
为促进籼改粳新品种示范推广,孝昌县2013年引进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粳杂交品种甬优4949,经过连续两年的多点示范,该品种表现出熟期早、高产稳产、大穗抗倒、米质优等特点.栽培技术要求适期播种,合理稀植,科学肥水管理,病虫综防,完熟收割等.  相似文献   
58.
β-catenin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参与调控性腺发育和分化。本研究首次克隆得到福瑞鲤(Cyprinus carpio)β-catenin2的c DNA全长序列,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β-catenin2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及注射外源性激素对福瑞鲤β-catenin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β-catenin2 c DNA全长3 411 bp,编码78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85. 52 ku;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β-catenin2 mRNA在血液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性腺和脾脏;且β-catenin2 mRNA表达量在福瑞鲤性腺发育早期,随着性腺发育的成熟而升高。睾丸甾酮(T)处理后发现:卵巢中β-catenin2 mRNA表达量在10μg/g 24 h处理组显著升高(P 0. 05),精巢中β-catenin2 mRNA表达量在10μg/g和50μg/g 24 h、48 h处理组显著降低(P 0. 05)。17β-雌二醇(E2)处理后发现:精巢和卵巢中β-catenin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 05);以上结果表明,β-catenin2在福瑞鲤性腺发育早期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59.
为揭示类固醇生成相关基因CYP11A1、CYP17A1、CYP19A1在绵羊多羔繁殖中的作用,以不同繁殖力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YP11A1、CYP17A1、CYP19A1基因在小尾寒羊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输卵管中的表达。结果表明:CYP11A1基因主要在小尾寒羊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表达;CYP11A1基因在单羔小尾寒羊卵巢的表达极显著低于多羔群体(P0.01),在子宫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多羔群体(P0.01);CYP17A1基因主要在小尾寒羊卵巢、输卵管、下丘脑表达;CYP17A1基因在多羔小尾寒羊群体下丘脑、子宫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单羔群体(P0.05)。CYP19A1基因主要在小尾寒羊卵巢、下丘脑表达。本究结果提示CYP11A1、CYP17A1基因可能参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的调控。  相似文献   
60.

为获得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雌性化逆转的最适参数, 建立伪雌鱼性别诱导和全雄苗种创制技术,

采用15 日龄(days post hatching, dph)且体长为(1.00±0.01) cm 的大口黑鲈幼鱼为实验对象, 投喂拌有17β-雌二醇

(17β-estradiol, 17β-E2)或曲洛斯坦(trilostane, TR)的人工配合饲料, 3 个实验组饲料分别含有30 mg/kg 17β-E2、

30 mg/kg TR 和20 mg/kg 17β-E2+10 mg/kg TR (依次命名为E30、TR30 和E20TR10), 对照组饲料不含17β-E2 和TR

(命名为C), 60 d 后停止投喂外源激素, 分析饲喂17β-E2 和TR 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雌性比例、性腺发育的影响;

12 月龄时, 采集各实验组伪雌鱼和对照组雌雄鱼血液和性腺组织, 检测性类固醇类激素含量、dmrt1 和cyp19a1a

基因表达水平及卵巢发育形态。结果表明, 饲喂外源雌性激素60 d 后, E30 和E20TR10 组的体长和体重显著低于C

组(P<0.05), TR30 组的体长和体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 E30、TR30 和E20TR10 组雌性比例分别为

100.00%、0%、100.00%, C 组雌性比例为53.33%; 性腺组织切片结果显示, C 组卵巢有大量初级卵母细胞, E30 和

E20TR10 组遗传雄鱼出现卵巢腔、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 而TR30 组雄鱼未发生性逆转; 12 月龄时, 各实验组伪雌

鱼比例未发生变化, C 组雌性比例为46.67%; E30 和E20TR10 组伪雌鱼的卵巢发育迟滞, 处于II 期; 此外, E30 和

E20TR10 组伪雌鱼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lol, E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雄鱼(P<0.05), TR30 组低于对照组雄鱼, 但无

显著差异(P>0.05), 各实验组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 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雌鱼(P<0.05)。与对照组雄鱼相比,

E30 和E20TR10 组伪雌鱼cyp19a1a 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 dmrt1 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综上所述, 本研究

投喂30 mg/kg TR 未获得伪雌鱼, 而投喂30 mg/kg 17β-E2 和20 mg/kg 17β-E2+10 mg/kg TR 实验组均可获得大口黑

鲈伪雌鱼。12 月龄伪雌鱼卵巢处于II 期, 血清中E2 含量及卵巢中cyp19a1a 表达量均未到达正常雌鱼水平, 导致

卵巢发育迟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