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29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9篇
  18篇
综合类   435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17篇
畜牧兽医   181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鱼类人工雌核发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随后的50年里发展迅速。雌核发育可以为纯系建立、性别控制、基因定位等研究提供一种有效途径,乃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活跃领域之一[1-3]。丁(Tincatinca)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属,是一种广温性鱼类(0~37℃)。主要分布于欧洲,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4]。由于丁雌鱼生长比雄鱼快,Linhart等[5]对其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和雌核发育子代性逆转进行了研究。但到目前为止,与其他大多数鱼类雌核发育研究工作一样,尚未获得功能性雄鱼。本研究旨在对丁人工雌核发育条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2.
由于南美白对虾的生产季节在4~8月,剩下的9月至次年3月约半年多的时间池塘处于闲置状态。我地农户根据这一段时间气温较低的特点,因时制宜引进冷水性鱼类进行双茬养殖,取得了可观的效益。现向大家介绍南美白对虾、丁鱥双茬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63.
丁(鱼岁)系欧洲淡水经济鱼类,于2004年4月引进,经过一年的鱼种培育,2005年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2006年一年两次人工繁殖又获成功,本文作扼要的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64.
我们于2004年3月12日至11月16日在安阳市彰武水库进行了丁鱥网箱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5.
丁鱥(Tinca tinca)又名欧洲丁鱥鱼,地方名黑鱼,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鱥属,是原产于欧洲大陆的一种古老鱼种,在我国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有一定分布,适温范围0-37℃,是淡水底栖鱼类,喜在静水泥底区生活。该鱼具有体型好、耐低氧、食性杂、抗病力强、耐寒力强、生长快、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自然环境中以植物残渣及水生昆虫幼虫为食,也可通过驯化进行人工池塘饲养。  相似文献   
66.
丁鱥(Tincatmca)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鱥属,广泛分布于欧洲内陆河流、湖泊,在我国分布于新疆。丁鱥是近年来新兴的名优养殖鱼类,因其肉质好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看好。近两年,黑龙江省也开始丁鱥养殖试验,养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7.
以野生大丁草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大丁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20 mmol/L)促进种子的萌发,而高浓度的NaCl(>20 mmol/L)对大丁草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丁草种子萌发期耐盐适宜浓度为26.99 mmol/L;耐盐半致死浓度为46.11 mmol/L;耐盐极限浓度为76.69 mmol/L。  相似文献   
68.
丁鱥(TincatincaL.)引种驯养和人工繁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新疆引入丁Gui(Tinca tincaL.)鱼种进行驯养,并于次年春季选成熟亲鱼作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丁Gu移养在浙江地区,能较好地生存,生长速度较快;配制的人工饲料能满足其生长需要;丁Gu在平均体重达200-250g时性成熟,催化产激素的LHRH-A2及HCG与DOM的混合制剂,在水温19-23℃下,效应时间为16-19h,催产率分别为100%和76%,两次人工催产均获成功,共产卵20万粒和45万粒,受精率分别为86%和665,胚胎发育时间在水温19.8-22.5℃下约47h左右,孵化率分别为53%和42%;采用江浙的“豆浆法”培育丁Gu鱼苗,经25d左右的饲喂,平均规格达3-4cm,平均成活率为38%和35%。  相似文献   
69.
丁鱥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温度(26.1±0.5)℃,试验鱼平均体长10.60 cm,平均体质量13.09 g。丁鱥耗氧率为0.0849mg/(kg.h),窒息点为0.7598 mg/L。丁鱥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白天平均耗氧率为0.0585 mg/(kg.h),夜间平均耗氧率为1.1161 mg/(kg.h)。丁鱥的耗氧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耗氧率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减小。在一定水温范围内,耗氧率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大。  相似文献   
70.
丁鱥不同群体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新疆朱家湖、73水库2个地方丁鱥群体和引进的捷克丁鱥群体线粒体DNA的COⅡ基因3种单倍型碱基组成中,A T含量分别为59.67%、59.84%和59.33%。单倍型Ⅰ在3群体中均有分布,单倍型Ⅱ只在2个新疆地方性丁鱥群体中有分布,单倍型Ⅲ仅为捷克群体独有。单倍型Ⅰ与单倍型Ⅱ所编码的蛋白质相比较,一级结构发生了1个碱基替换,由赖氨酸替换为谷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